金秋已至,北京市順義區木林鎮一眼望不到頭的蘋果園里,散發著紅富士、嘎拉等蘋果的陣陣香氣。今年木林鎮的蘋果又迎來了大豐收,總產量達到900萬千克。
近年來,木林鎮大力發展蘋果產業,蘋果種植已經成為安辛莊、茶棚、賈山、唐指山四個村的主導產業。為了讓果業成為農民致富的優勢產業,各村積極采取各項措施,確保農民增收。村里成立果業合作社,為果農提供便捷優質的全程服務,并定期組織懂技術、會管理的果農介紹經驗、傳授技術,邀請果樹專家前來講課,指導農戶規模栽植,嚴格管理。在此基礎上,合作社還采取措施保障蘋果銷售信息渠道的暢通,提升了果品增值空間。使優質果品能夠在成熟之際銷往各大市場,保證果農利益,從而形成較為完善的“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木林鎮利用果樹種植優勢,發展復合型農業。在為果樹施用農家肥時,選擇適合的土雞或雜雞品種放養在果園中,從而達到生態治蟲。放養產生的糞便還能肥沃土壤,使果樹和家禽都能夠在綠色的環境中成長。目前全鎮蘋果種植面積達到200公頃。其中,安辛莊村的優質蘋果已經注冊商標,取得鮮果自營權。
據了解,在未來蘋果產業發展中,木林鎮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促進蘋果優勢產業的發展:一是加大投入,改善生產條件。主要是對蘋果生產基地進行統一規劃,開展路、水、土綜合治理與改造,使其成為高標準的種植基地。二是大力發展觀光采摘果園的建設。觀光果園的建設將充分結合淺山旅游開發,使景觀旅游和觀光采摘有機結合,以觀光采摘帶動周邊農家樂的旅游發展。三是建立技術示范體系。建好新技術新品種展示中心,開展新技術應用示范,加快新技術應用速度。四是開展技術培訓與服務。持續開展技術承包與服務,培訓廣大果農,爭取使每個果樹種植戶都有一個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明白人。五是推廣應用新技術,提高生產管理水平。進行新品種引進示范推廣,引導果農根據市場需求組織生產。重點推廣果園管理新技術,提高種植效率。加強采后處理技術,進行商業化包裝與處理,提高蘋果商品價值。六是開展名牌專營,擴大營銷渠道。營造品牌效應,并適時建立網絡銷售平臺,使銷售渠道多元化。七是擴大和規范安辛莊、賈山兩個村現有發展模式,引導兩個村發展有機果品66.67公頃。增強果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提高果農收入。
技術先進 方法環保——崔村蘋果香飄山野
北京的金秋是最美最宜人的。日前,筆者驅車來到昌平區崔村鎮,看到的是漫山遍野、掛滿枝頭的紅通通的富士蘋果。
近年來。崔村鎮在“生態旅游休閑”功能發展區定位以及“精一優二興三”鎮域產業發展格局指導下,第一產業向綠色產業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優化前進。得天獨厚的林果業是崔村鎮的優勢產業,現有400公頃標準化紅富士果園,每年果品產量在1000萬千克左右。在果品生產上,近年來崔村鎮推廣蘋果套袋、鋪反光膜、秋施有機肥等一系列新技術,推廣先進果樹修剪技術,使富士蘋果的質量及產量達到了最優生產。在果品的綠色、安全生產上,崔村鎮果樹全部施用有機肥,病蟲害防治采用了以蟲治蟲、以菌制菌,以生物制劑代替農藥的方法,崔村鎮生產的紅富士蘋果均達到了“安全、綠色”果品標準。
優質的果品使崔村鎮獲得了眾多榮譽,眾多的榮譽又為崔村鎮果品產業化發展向著更高的標準提供了強大動力,1998年在廣州農產品博覽會上,崔村鎮的新風牌宮騰富士蘋果被評為“中華名果”;2000年崔村鎮被命名為“京郊蘋果專業鎮”;2002年12月,該鎮真順村的“果樹種植”由英國國家質量保證有限公司認證并頒發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004年,崔村鎮生產的紅富士蘋果出口歐盟地區,開創了國家標準化蘋果示范區與國際接軌的先河:2003年9月18日,崔村鎮果業協會正式成立,標志著崔村鎮果品產業化建設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果業協會這一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既解決了農民在果品經營中的管理技術、銷售、運輸、加工等環節上勢單力薄的劣勢,又促進了農民增加收入2005年,昌平區第二屆蘋果節在崔村鎮順利舉辦。
今年10月23日,為期一個月的昌平區第七屆蘋果文化節在崔村鎮真順村成功舉辦。開幕式上,昌平蘋果“果王”、“樹王”相繼揭曉。經過評委對昌平境內100余萬株蘋果樹、一億多個蘋果的綜合評比,崔村鎮真順果園趙寶玲選送的紅富士蘋果以果形正、色彩圓潤、單果重532克的絕對優勢搶得“果王”稱號。崔村鎮八家果園谷天順種植的一株蘋果樹榮獲“樹王”頭銜,
昌平區第七屆蘋果文化節以“享蘋果盛宴、游生態美景、創科技未來”為主題,圍繞“詩詞書畫藝術展”、“蘋果產業發展論壇”、“精品蘋果展示”、“萬人長走活動”、“觀光采摘”、“政企互動”等八大特色活動展開。在蘋果節開幕式主會場、崔村鎮真順村果園內,一條綿延百米的精品蘋果展示大道蔚為壯觀。果面全紅的“富士”、果香馥郁的“王林”在這里爭奇斗艷。來自崔村、興壽等昌平主要蘋果產區的200多名果農現場推銷自家的果品。精品蘋果雖然價格不菲,但游客還是紛紛購買。來自北京市西城區的游客張燕明高興地說:“崔村鎮的蘋果太好吃了,又脆又甜,我們已經連續7年來崔村買蘋果了。”
昌平區第七屆蘋果文化節在崔村鎮的順利舉辦,給崔村鎮聚焦了不少的人氣,并擴大了蘋果產業的發展。崔村鎮真順村果農張廣春說起自己的買賣,笑得合不攏嘴。開幕式當天,他家的蘋果就賣出了5000多千克。崔村鎮真順村趙寶玲家重達532克的“果王”則拍出了8.88萬元的身價,打破了去年800多克“果王”8.8萬元拍賣的紀錄。果農們紛紛表示,崔村鎮的蘋果本身就是一個“金招牌”,這與他們在蘋果品質上求發展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