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9日,蘋果發布首款智能手機,在當年9月10日的銷售就突破了100萬臺,這標志著iPhone奇跡的開始,同時也揭開了移動大時代的序幕。整個移動互聯網用戶將超過桌面互聯網用戶,智能手機銷售量將超過筆記本銷售量。據悉,中國有3億電腦用戶,8億手機用戶。根據推算,中國電腦用戶,每天人均使用時間為3個小時,而手機用戶則達到16小時。這14倍意味著移動互聯網正處在蘊蓄而出的時代,其巨大的潛力與機會為各種奇跡的變現提供了可能性。
移動互聯網,就是將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體。相較于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具有高便攜性、強隱私性,應用輕便,觸控技術可帶來更全新的體驗等特點。因此,對于個人用戶、公司用戶,集團用戶及政府用戶都將有莫大的幫助。未來移動互聯網,將在以下幾個方面有較高的發展潛力。
終端基礎
首先,移動互聯網要發展,終端設備商為它提供了設備支持。從智能機開創者蘋果公司到諾基亞、黑莓,三星等,終端設備市場已呈現出多樣化又互存共生的發展路徑。智能終端設備與操作系統是天生一對。而目前市場上除了蘋果、諾基亞、黑莓,三星等移動終端設備商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之外,移動操作系統市場的主要勁敵則來自于互聯網企業,如今年業務呈現直線上升并超越了蘋果,市場份額占第二位的谷歌Android系統。而如HTC等終端設備商則安心于設備的生產,不過最近有消息稱,HTC有意嘗試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比之于PC的操作系統,我們就會明白在未來新一波移動互聯浪潮中,占得其操作系統市場將意味著手握移動互聯網上下相關企業的生殺大權。智能終端目前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相對于中國8億手機用戶來說,其價格過高。若想抓住中國最大群體的智能終端的用戶市場,手機價格必須降價。這也是為什么國產品牌智能移動終端能夠占據中國大半壁江山的原因。
平臺化發展
設備之上需要做軟性平臺,如何成就有價值的平臺,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布局成敗將決定手機終端廠商,傳統互聯網公司等企業在未來世界的地位。產品是浮云,將平臺抓在手中才是致勝千里的利器,運營商,手機終端廠商。傳統互聯網公司、第三方瀏覽器、操作系統都在做平臺之夢。
移動互聯網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莫過于平臺的開放與封閉之爭,根據依思閱咨詢的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排名依次是諾基亞Symbian,Blackberry、谷歌Android、蘋果操作系統,Microsoft。Gartner指出,Android智能型手機有通訊服務業者(CSP)的營銷和手機制造商的支持,將帶動Android在2010年底成為僅次于Symbian的第二大手機平臺。我們可以看到google開放Android之后所取得的飛躍式發展。從手機制造商與消費者的認可角度來說,開放的谷歌都將擁有更多的機會。與此同時,這也是中小創業者的機會。比如,創新工廠近期推出的點心系統就是基于Android系統進行的二次開發。
在傳統互聯網領域的移動平臺布局,也是暗潮涌動,從最近新浪微博炒得火熱的互聯網公司向移動互聯網企業挖角事件即可管中窺豹。騰訊的有線無線一體化、百度身邊等互聯網公司發揮其原有的用戶使用慣性優勢,直接將桌面業務搬上手機等移動終端;新浪則依靠打造中國的twitter,大舉切入移動互聯網領域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而阿里巴巴的移動互聯網戰略日前也將浮出水面,具備優勢的電子商務資源,強大的網絡支付平臺,以及背后若隱若現的云計算基礎設施,令其無線互聯網業務充滿想象。在這里引人關注的依然是平臺的開放與封閉這個話題。為產品運營者,內容運營者,本地化運營者打造更便利更開放的收益環境,將是平臺角力勝負的關鍵。
運營致勝
當大型終端設備制造商,通信運營商,傳統互聯網企業紛紛在提供大平臺的服務時,中小創業者的機會將爆發在這些開放的平臺之上。如果發揮自身的優勢聚合到一定數量的用戶,也將會運營一個有優秀商業價值的屬于自己的小平臺。
2008年3月6日,蘋果首開應用軟件商店。至今,蘋果手機商店的應用軟件已達到30萬個,APP STOFIE培養了眾多千萬富翁。除此之外,知名的應用商店還有諾基亞的Ovi Store、微軟的windows Marketplace、谷歌的Android Market、黑莓的Blackberry App World。國內國外,都有專門的團隊在做手機商店的軟件應用。至于軟件的熱門排行,主要以游戲為主,而對中國市場而言,電子閱讀,音樂下載也具備發展潛力。
移動終端的應用是一個比PC互聯網更大的市場,而游戲與娛樂類應用,只是這個廣闊市場的一個開端。相比PC互聯網,2009年網絡游戲市場規模在幾百億元,而僅僅阿里巴巴旗下淘寶網的交易額就超過2000億元,這個數字仍只占中國整個零售總額的2%。
游戲與娛樂應用只是培養移動終端使用習慣的基礎應用,放眼未來,移動支付與位置服務將是移動互聯網的兩大藍海。移動支付就是允許用戶使用移動終端對所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進行賬務支付的一種服務方式。繼卡類支付,網絡支付后,手機支付儼然成為新寵,2009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規模達到了19.74億元,此外手機支付用戶規模也在2009年內增長到8250萬人,2010年以來國內的三家運營商都加大了在手機支付上的投入力度。而基于位置服務的LBS則是通過電信運營商的無線電通訊網絡或外部定位方式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統GIS平臺的支持下,為用戶提供相應服務的一種增值業務。目前,該領域的領頭羊是Foursquare,國內則有街旁、網易八方和玩轉四方等。移動位置服務被認為是繼短信之后的殺手級業務之一,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和良好的盈利前景。
面對這樣一個風起云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阿里巴巴從一開始就不曾放慢腳步。集團總參謀長曾鳴透露,阿里無線布局包括三方面:淘寶、口碑的無線業務發展,推動安全支付解決方案,在線云計算服務。曾鳴還表示,支付與云計算是移動互聯網生態圈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沒有二者的支撐,包括手機購物、手機應用商店在內的移動互聯網新商業模式很難取得規模化發展。目前,阿里巴巴已推出手機支付寶,手機旺旺、手機淘寶,并投資了手機瀏覽器龍頭企業UCWEB,且于今年10月19日開放手機支付寶平臺,由此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向移動互聯網生態鏈一步步邁進。據業內人士預測,不久手機淘寶就會開放平臺,因淘寶涵蓋了網購的整個流程,因此此舉將使第三方移動開發者獲得更多機會。比如:開發者可將淘寶網開放平臺上現有的熱門程序整體搬到手機上,也可自行開發出適合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各種相關應用。而支付寶平臺的開放則為手機應用開發者進行應用的銷售收費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一部智能手機,開發者就可實現自己所開發產品的推廣和銷售。
另外在Location Based Service的運營上,我們推測阿里云旗下phpwind將作為阿里移動互聯網戰略鏈接地方與行業網站的橋梁。作為聚合了特定垂直領域用戶的行業網站,聚合了本地網絡用戶與商家的地方網站,尤其是后者,擁有相對精準的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信賴關系,同時也擁有運營這些用戶,商家,關系的資本和優勢,這將會有更大的機會。我們舉個例子想象一下,有一天,一位普通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生活會是這樣的:中午,他想吃飯了,掏出手機,系統會自動定位他所在的位置,然后顯示出離他最近500米范圍內,都有哪些飯店在做促銷i然后他通過手機預定甚至用支付寶預付款,在飯店吃完飯后,他憑借手機預定享受打折,并且他獲得某個網站的積分。地理位置可以是他在家、逛街、或者出差,飯店也可以替換為咖啡廳、KTV、某個專賣店等等。
這些飯店與商鋪信息的呈現、分析,存儲、調用將落在大的云計算技術平臺上,而這些飯店和商鋪的信息來自哪里?大型互聯網企業,終端運營商是無法深入的,甚至如google這樣巨大的公司都無法完成如此豐富的場景建設。將來必定是類似于幾個提供基礎地圖、支付服務的平臺,加上無數的中小服務供應商,這些內容供應商可能是每一個地方網站、B2C網站、甚至傳統企業。
由此,在這個充滿了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無論對于運營商,手機終端的制造商、操作系統互聯網平臺廠商,各行業平臺廠商還是中小創業者而言,只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打造良性的生態鏈,制作更多高質量應用和服務,就能在移動時代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