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翔的核心能力是比跑得快的人跳得高、比跳得高的人跑得快,所以成了一百米欄的冠軍。
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他一個支點,他就能撬起整個地球。企業的核心能力恰好就是這個支點,它能撐起整個企業的發展。
核心能力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知識積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術的、管理的等)、以及相關的資源(如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品牌資源、企業文化等)組合成的一個綜合體系,是企業獨具的,與他人不同的一種能力。
那些國外成功的企業,大多數只投資一個行業,在這個行業里逐步培養自身的核心能力,再以此為基礎考慮多元化經營。但這樣的成功模式企業不一定可以復制,因為在確定開拓其他領域之前,經營者們必須回答的問題是:企業目前是否真正具備核心能力?既有的核心能力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有哪些核心能力是可以自我復制或平移到其他領域的?
例如,日本著名的女性內衣品牌華歌爾(wacoal),作為一家女性內衣廠商可以算是非常成功,但做女性時裝是不是就有核心能力呢?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女性時裝的款式風格變換迅速,市場劃分極其細致,雖然都屬于服裝類,但是由于內衣與時裝之間各自所要求的風格和設計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彼此所需的核心能力并不能平移。果然,后來,華歌爾推出了睡衣類的居家服裝,但到現在仍然效果不佳。
對于已經具備某種核心能力的企業而言,從戰略的角度不斷發展和規劃企業核心能力,已成為企業現今乃至未來追求的戰略核心和制勝之本。但是,如何對核心能力進行規劃,才能使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得以保持優勢、增強能力及可持續發展呢?
企業核心能力的規劃必須考慮到企業現有的核心能力與將要涉足的行業或者產品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否具有一致性。如果說企業核心能力是一顆種子,只有把它種在適合的土壤才能生根發芽、枝繁葉茂,否則只能落個水土不服,顆粒無收。這有點兒像當年的劉翔,本來是上海市的少年組跳高冠軍和百米冠軍,孫海平教練卻讓他改練一百米欄,為啥呢?因為劉翔的核心能力并不是跑得快和跳得高,而是比跑的快的人跳得高同時又比跳得高的人跑得快,所以劉翔就成了一百米蘭的冠軍并成為奧運冠軍。
比亞迪自進軍汽車產業以來,就開始利用自身在IT和電池領域的核心能力,布局和規劃新能源產業。電動車、鐵電池和儲能電站、太陽能電站是比亞迪的“三大綠色夢想”。太陽能電池板把能量傳遞給鐵電池儲能電站,儲能電站再給電動汽車等用電設備充電。這種對于上、中、下游產業鏈的深度把握,無疑將創造良好的綜合效益。
有些企業自恃具備核心能力,在選擇核心能力規劃和發展領域的時候不加思慮盲目跟風,什么賺錢干什么,企業更多思考的是“什么產業能賺錢”,而不是“能賺到什么行業的錢”和“應該賺什么行業的錢”,使得企業選擇的經營領域過多過濫,并不適合企業核心能力的鞏固和平移。那些為了企業將來的發展積極規劃核心能力的經營者們,應該對企業的核心能力有準確和客觀的認識,并在規劃領域上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