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正在變得無夢。無痛、無趣。中國城市的性格、發展速度、文化生態改變的不僅是GDP與CPI,還在改變小職員的幸福指數。先有《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70%的被調查者出現工作倦怠;再有《中國翰德就業報告》,57%的被調查公司表示職業枯竭情況加重,以前一個中國人工作十多年才枯竭,現在經常一兩年就枯竭了。
中國的企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完成未竟的工業化進程,即使那些聲名遠播的領先企業,仍然時常因為消極到極致的員工的自戕行為而成為人們熱罵的焦點。“富士康12連跳”事件,華為“自殺門”等等,以及目前非常盛行的職場“橡皮人”現象(源自于王朔的小說,指的是“沒有神經,沒有痛感,沒有效率,沒有反應。整個人猶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見,對批評表揚無所謂、沒有恥辱和榮譽感……”),迫使企業不得不正視、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當前整體職場高壓氛圍下,如何引導員工釋放壓力、以及由其而導致的不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