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險的疲軟正進一步加劇,其賴以成名的高結算利率已經完全回到“4.0時代”。
有消息稱,2009年依靠高結算利率錄得巨額保費的平安將淡出萬能險。對此,平安相關人士表示,6月初平安確實在全國停售了“世紀贏家”少兒萬能險,但關于主力險種“智盈人生”,目前尚未接到要停售的通知。
根據以往經驗,保險產品的停售往往會制造出一個銷售高潮,不過理財師提示消費者不要盲目跟風,是否要購買某種保險產品,關鍵還是看自身需求。
進入“4.0時代”
記者統計,除了中國平安,其他主要壽險公司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同樣維持低迷。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勉強徘徊在4%的邊緣。新華人壽、太平洋安泰、太平人壽、太平洋保險等公司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則已經降至4%以下。
事實上,從年初開始,萬能險結算利率下滑之勢不可逆轉。平安人壽年初一度保持在4.5%的高位,之后一路下調到4月份的4.125%,記者從其官方網站查看最新公布的5月份結算利率,平安個人萬能保險日結算利率為萬分之一點零九五九,折合為年利率約等于4%。
關于一路下跌的萬能險結算利率,中金公司保險業分析師周光認為,下調萬能險結算利率的舉措顯示出今年保險資金投資壓力較大,在固定收益類投資難以提供豐厚利差、股市投資收益前景并不明朗的情況下,保險公司不愿意以過高的資金成本為代價換取業務規模的大幅提升。
“一般情況下,小公司產品類型緊跟大公司,分紅險的強勢更映襯了投連、萬能的低落。”一家保險代理公司的李經理介紹,目前來看,國壽、平安、太保等壽險公司全面向分紅險傾斜,中小公司順勢推出同類產品,能夠縮短渠道和客戶的接受周期,盡快達成公司的預期目標。
取代萬能險登上“當家險種”的是分紅險。在保監會一季度監管工作會議上,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指出,今年以來,分紅險快速發展,普通壽險產品占比下降較大,分紅險較同期增長了53%,占壽險全部保費收入的75.5%,較去年年底增長了6個百分點。同時,投連險和萬能險業務分別同比下降83.4%和25%。
新會計準則顯威力
除了投資方面面臨的壓力,新實施的會計準則對保費的拆分亦被視為分紅險當道、萬能險落寞的原因之一。保監會6月份公布了新會計準則下保費的拆分情況。按照新的會計準則,要求將保費劃分為保費收入和保費存款兩部分。其中保費存款主要是指萬能險和投連險投資賬戶的收入,這一會計準則的變化將使整個行業的保費收入規模相應降低。
“通俗地講,分紅險大部分保費可計入當期,而萬能險和投連險所獲得的保費則在當期保險收入中大打折扣。”一家中小保險公司人士介紹,事實上新會計準則下保費分拆只是一種新的計算方式,不會影響到保險公司的收入、資產、利潤等財務數據,但涉及到市場份額,公司也不敢掉以輕心。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外保險公司推出的保險新品約50個,其中85%是分紅型險種。5月份多家保險公司再推新品種,其中中航三星人壽推出“家鑫”兩全理財計劃,中德安聯人壽推出“超級隨心”分紅險升級版,恒安標準人壽推出“恒愛相傳”分紅險,泰康人壽推出財富人生兩全年金保險(分紅型),中意人壽也新推一款養老年金保險產品——中意福瑞來分紅型年金保險。
“停賣效應”不可信
根據經驗,在保險公司某款產品停售前大多會出現“停賣效應”,代理人會利用諸如新產品即將提價、收益也會降低等理由向消費者推銷即將停售的產品,部分消費者聽信代理人一面之詞,不進行考察就盲目購買。
“產品的新舊更替是正常現象,消費者對于保險代理人的促銷,要學會辨別真偽。”資深理財師閻濤說,搶買即將停售的險種,對于消費者來說,并不都是有利可圖。實際上很多險種都是屬于正常的停售。
業內人士介紹,險種停售一般由于兩種原因,一是保險公司主動叫停,這類產品大多收益較高,保險公司會付出較大支出:二是保險監管部門認為某險種設計有問題,經營風險過高,從而強制叫停。因此,許多消費者有這樣錯誤的觀念,認為購買即使停售的保險產品,對個人是有利的,從而熱衷于此。
閻濤認為,其實停售不應該成為購買一種保險產品的理由,作為理性的保險消費者,到底購買哪些產品,關鍵還是看自身需求,以及對各類產品的了解程度,這樣才能善用產品,為自己和家人做好保險規劃。一般來說,購買保險產品前,要請專業的保險人士協助,仔細去分析自身的情況,發現自己在財務上的漏洞以及保障上的不足,明確自己的真正需求后再理性選擇。如果這個保險產品正好能夠滿足自己的保障需求或者是理財需求,那就可以投保,如果不能,就要放棄而不必惋惜。
更適合長期投資
萬能險是一種長期、穩定的投資工具,其最大的優勢是打破了保險金額、危險保額、儲蓄保費之間的固定比率關系,對于同一金額的保險費,不但可以選擇不同的保額,而且可以選擇不同額度的危險保額和儲蓄保費。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加息的預期比較強烈。該險種對利率比較敏感,能夠抵御一定的加息風險。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更應該堅守萬能險。
相比分紅險和投連險來說,萬能險主要有三方面優勢。首先收益相對穩定。第二是繳費靈活。萬能險可以隨時追加保費,也就是說,除了支付某一個最低金額的第一期保險費以外,投保人可以在任何時間追加保費,并且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死亡給付金額。第三就是流動性較好,至少每年會有一次領取的機會。
有業內人士指出,萬能險適合手里有閑錢、收入不算穩定的年輕人做長期投資。但不適合老年人和短期投資。
因為萬能險中有一項費率叫風險保險費,這一費用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例如一位投保人購買了萬能險,每年要繳保費1萬元,保額為20萬元。如果他是32歲,那么,每年要從他所交的1萬元保費中扣除風險保險費252元;如果他是54歲,則每年要被扣2494元。
此外,大多數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產品合同規定,保單生效10年內,投保人都要向保險公司支付相當金額的初始費。第一年交得最多,初始費往往占所交保費的50%以上,前三年比例相對較大,第五年后才相對較小。由此可見,萬能險不適合五年以下的短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