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深處,一口廢棄多年的陷阱。
長年累月,阱底積聚了厚重的肥力,閑花野草隨意點綴,生機盎然。一粒芭茅種借助風力,如愿扎進肥沃的阱底。春天,一叢綠色可餐鮮嫩甘甜的芭茅草在阱底蓬勃生長茂茂盛盛,阱里的小草在它面前黯然失色。芭茅草常常陶醉于自己的聰明抉擇,沉溺于自己的青翠蔥綠,于是更加可著勁兒長高長大。
一只山羊沿著斜坡津津有味地吃著小草。陷阱里那叢鮮嫩的芭茅草微微點頭頻頻招手,逗惹得山羊駐足觀望,饞涎欲滴。羚羊幾欲轉身離去又幾次折回身子。山羊終究抵擋不住芭茅草的誘惑,它后退三步,然后向前一個俯沖躍入阱底。看到芭茅草在眼前一點點消失,山羊開始意識到自己身陷絕地,它企圖借助雜樹野草攀援而上,但脆弱的小草小樹根本無法助他一臂之力,陡峭的四壁更是讓它多次帶著土塊灰塵跌落阱底,在歷經數次的跳躍撲騰過后,山羊無可奈何地發出幾聲悲涼失望的叫聲。
一只野狼循聲而來,看著肥嫩誘人的山羊,它吐著腥紅的舌頭在阱邊來回走動,它似乎有所顧慮和害怕,但又極不情愿放棄到口的肥肉,猶豫再三最后還是縱身跳入陷阱。野狼殺死山羊飲血食肉美美享受了一頓。肚子填飽了,腦袋清醒了,野狼為自己的輕狂舉動深深自責,恐懼在全身蔓延開來。空腹跳出陷阱都非常困難,何況圓鼓鼓的肚子已經裝下一只肥胖的山羊。無論野狼如何掙扎,高深森嚴的阱壁每次都把它無情地擋落阱底。無助的野狼傷痕累累氣喘吁吁,眼里滿是懊惱和悔恨。
一只大老虎威風凜凜地朝陷阱走來,顯然它嗅到了野狼的肉香。發現阱底綿軟無力的野狼,餓得心慌的老虎咆哮一聲飛身而下。可憐野狼來不及掙扎便喉斷血噴一命嗚呼。強烈的肉食欲望滿足后,面對一堆殘毛污血碎肉剩骨,老虎抖落掉身上的草屑塵土,開始思量如何阱底脫險。讓老虎始料不及的是,一向縱橫騰挪靈活自如的身子,在小小的陷阱里竟然變得如此笨拙無奈??粗蹇谏成炒捣鞯男〔?,看著藍天上悠悠漂浮的白云,看著從阱口邊沿走過的羊群,老虎為自己的魯莽行為追悔莫及。三番五次地掙扎撲騰過后,老虎發出幾聲絕望的哀鳴。
一位獵人唱著山歌向陷阱走來……
才智心:面對引誘,如果我們能夠清醒認知,那么引誘就只是單方面的“引”誘,而不能成為一種困惑;但如果我們明知對方在“引”,還是不能對其“豁”免,那這就會成為一種難以擺脫的“誘惑”,而這種“誘惑”也會隨著引誘的升級而不斷加劇,最終發展成誘“禍”。(摘自《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