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我的一個學生來找我,想和我聊聊他的大學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我很高興。
只要是學生主動來找我,我都很高興,因為學生主動找我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說明他克服了自己的怯懦,有勇氣面對自己的老師。并且,他一定是帶著問題或者困惑來的,此時的他可能很迷茫、很苦惱、很郁悶、很痛苦,所以一定要和我談談,希望獲得我的幫助和建議。
這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的小伙子,很有理想和激情,對自己的未來發(fā)展也很有想法。但是,他的內心卻有著深深的自卑感,因為曾經的高考“失敗”,因為現在他只是一個專科生。
我問他的職業(yè)目標是什么。他告訴我,他想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我問他是怎么規(guī)劃的呢。他說,他首先要自考本科,或者專升本,然后讀研究生;如果自考本科或專升本不成功,就先工作兩年,兩年后再考研究生。我又問他打算讀什么專業(yè)的研究生。他告訴我,他的目標是考暨南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yè)的研究生。聽到這里,我好奇地問他為什么要讀研究生,還要讀歷史專業(yè)呢。他的回答卻很讓我驚訝——“第一,讀研究生會讓我更自信,因為我是專科生;第二,歷史是我喜歡的;第三,讀歷史能使人更聰明。”他躊躇滿志地回答。
聽了這名同學的規(guī)劃,我首先肯定了他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但同時又對他規(guī)劃中的不足之處提出質疑。我問他算過時間賬和經濟賬嗎,如果決定考研,那他這些年的經濟來源靠什么。他的回答卻讓我感到心情沉重。他說:“父母是不指望了,就靠兄弟吧!”
聽完他的規(guī)劃之后,我感到自己有責任幫他做一個科學的規(guī)劃,使他改變不切實際的想法。其實,這名同學的想法也反映出了大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大學生就會陷入困惑、迷茫、痛苦、郁悶之中,總走不出大學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誤區(qū)。
這名同學的大學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誤區(qū)有兩點。第一,總想給自己留后路,似乎是進可攻、退可守,實則是舍近求遠、舍本逐末。創(chuàng)業(yè)是他的最終目的,而創(chuàng)業(yè)最需要的不是學歷,而是能力、人脈和資本,而這些是不太可能通過讀研積累起來的。第二,患得患失,既想得到這個,又怕失去那個。大學規(guī)劃主要有三條路:一是就業(yè),二是升學,三是創(chuàng)業(yè)。許多大學生往往太貪婪,三樣都想要。所以做規(guī)劃的時候,三個目標一起規(guī)劃,導致顧此失彼,實施規(guī)劃的過程中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每件事都不能順利完成。最終結果就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所以,讀大學,我們要學會選擇。
學會選擇,就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樣的未來。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確定自己的目標,然后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方向。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只有自己的內心最清楚,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那就問問你內心對未來的真正期望吧。這一步,是確定你要“去哪里”。
學會選擇,就要清楚實現目標的途徑。要在確定目標之后,懂得將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然后一步步實現小目標。既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妄自菲薄。目標要體現個性化,針對自身及家庭條件來確定,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這一步,是確定“怎么走”。
學會選擇,就要懂得放棄。要懂得放棄一些看似美好但與你的目標沒有直接關系,甚至完全不相關的選擇。有時候放棄很難,甚至很痛苦,因為有些選擇是你很看重的東西。但是沒有辦法,因為我們的時間、精力、金錢有限,不可能同時做好很多事情,只能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最有價值的地方,這就是切合你的目標、與你的目標直接相關的方向。這一步,是讓你不會“偏離航線”。
學會選擇,還要有舍得的精神和勇氣。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與其說是一種智慧,不如說是一種勇氣。因為世界有太多的誘惑,我們有太多的目標,都很重要,放棄哪一個都會很痛苦。所以,懂得舍棄的人是智慧的,而真正敢于舍得的人是勇敢的。因為,舍棄就意味著失去,主動失去是需要勇氣的。
面對大千世界,面對精彩人生,面對種種誘惑,我們要學會選擇。
選擇,抑或放棄,既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勇氣!
(http://blog.sina.com.cn/ameby2008)
責編:朝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