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匯改重啟一個多月以來,人民幣匯率顯示出“雙向波動,變化甚微”的態勢。對于近年來出口一直旺盛的中國建材業而言,出口企業不僅僅需要時刻關注動態的變化,更要考慮好人民幣可能升值后的應對策略,做到未雨綢繆。
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表示,“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人民幣二次匯改的大幕由此拉開。此次匯改重啟強調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此舉將進一步增加出口企業經營中的不確定性。但對建材出口行業來說,從長期來看,二次匯改對減少國際貿易摩擦、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有著積極作用。
建材出口受影響不大
據中新網報道,“匯改5年來,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累計升值達22.05%,同時并沒有過多地影響出口行業和就業。”許多人不禁產生了疑問,對于整體利潤率較低的國內出口制造業而言,人民幣升值意味著利潤的減少,但5年來為何出口依然旺盛?
建材出口行業是比較典型的“中國制造”行業。長期以來,我國建材行業出口旺盛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外生產成本差距太大,國內勞動力及其他生產要素成本低。但建材出口行業內競爭充分、價格透明導致行業平均利潤率低下,大部分利潤空間被國外采購商占據。
匯改重啟后,人民幣可能會緩慢升值,意味著出口貿易利潤空間將由于匯率變化而縮小。有一個流行的觀點認為,利潤低的出口行業將由此遭受災難,但其實不然,國外采購商的訂單并不完全取決于價格,而主要取決于國外市場需求。實際上,匯率變化帶來的利潤減少相對于國外采購商獲得利潤而言只是九牛一毛,只要國外市場需求旺盛,只要產品的國內外生產成本差距依然懸殊,國外采購商都將選擇在中國采購產品。但有一點應該注意,人民幣升值確實會使得出口總利潤空間減少,造成國內外生產成本的差距縮小,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將給其他生產要素成本低的國家帶來出口機會。就目前的情形來看,人民幣小幅上升帶來的匯率損失將由國外建材采購商全部承擔。
同理,退稅政策調整造成的產品出口成本增加,也將由國外采購商以提高采購價格來吸收,但值得注意的是,退稅政策調整是結構性調整,目的是配合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相比匯改二次啟動,退稅政策調整預見性更低,調整幅度更大,對出口企業的沖擊更嚴重。
而在國內,隨著國家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的不斷深入,采用落后生產方式、低端高能耗建材產品生產企業將逐步被政策擠壓至退出。對于出口企業而言,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時期。
應對匯率變化獨到有方
即使人民幣匯率上升產生的利潤損失將最終由國外采購商承擔,但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仍應該做出積極應對措施。學術界對此的看法多數強調使用人民幣結算、利用套期保值等規避匯率風險。可實際情況是,國外客戶并不持有人民幣,使用人民幣結算很難實現;建材出口行業整體利潤水平較低,利用套期保值產生的費用將利潤壓縮趨于零,因此使用意義不大。而對于建材出口企業來說,還是應結合自身行業特點,采取一些獨到有方的應對措施:
避免簽訂出口長期訂單,控制單個訂單金額。在國家的調控下,人民幣匯率變化是緩慢的過程,且升值預期明顯。若訂單時間太長,單個訂單金額過大,匯率變化產生的影響將隨之擴大,金額過大、時間長的訂單面臨的更大風險。
積極與國外采購商協調,將匯率調整造成的損失事先約定。雖然不易實現,但是在雙方有著良好合作基礎的情況下,事先約定匯率損失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應對辦法。
與國外采購商協調提高采購價。其實這樣做并不會丟掉客戶,人民幣匯率變化將影響所有出口企業,只要在華采購利潤空間大于其他采購渠道,采購商最終將會接受提高價格的請求。
瞄準未來尋求良策
有兩方面問題應該引起我們思考。一方面,國外采購商占據大部分出口利潤空間,而國內生產企業僅能從中分到小杯羹,很多企業甚至只能維持經營;另一方面,國內建材企業缺乏市場駕馭能力,在國外采購商前十分被動。雖然此次匯率調整對建材出口行業影響有限,但未來的路怎么走?
對于國外采購商利潤空間大的問題,解決的關鍵是提高建材出口企業的議價能力。雖寥寥幾字,卻學問巨大。企業要在競爭中取得主動權,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保證過硬的產品質量,并設法增加產品附加值。在我國建材出口行業中,國外客戶多為價格敏感型。建材出口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技術門檻低的傳統建材產品,市場競爭充分,價格透明度高,行業抗風險能力低。面對目前的形勢,若不改變經營思路,一味追求低成本,加之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的夾擊,企業將在后期競爭中逐漸喪失動力。因此,企業應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設法提高產品的科技屬性和綠色屬性,加強換代產品開發升級,只有這樣,才能順應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避免被淘汰的最終選擇。在此過程中,加強了企業議價能力,使企業擁有了核心競爭力。其次,提高企業行業影響力。行業影響力并不是只有大企業獨有,對于廣大中小建材企業而說,加強產品領域的專業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對于市場駕馭能力弱的國內建材企業來說,應該瞄準時機,主動出擊,將銷售的前端延伸至海外,繞開國外采購商直接參與國外市場競爭。這樣一來,出口利潤水平將大幅躍升,抗風險能力隨之大大增強。對此,中建材國際摸索出一條扭轉在國外采購商面前被動局面的適合道路。中建材國際阿聯酋物流中心是中建材國際響應國家“走出去”號召,將銷售前端延伸至海外、建立海外庫存、海外屬地化經營的一次成功嘗試。國內廠商在海外直接銷售,能夠帶給國外客戶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更好的售后服務,得到國外客戶的廣泛認可。與此同時,以往出口貿易中國外采購商和國內生產商之間的利潤分配失衡問題也將不復存在。但是,海外庫存銷售模式的嘗試,應結合企業自身經營能力和產品特點有計劃地進行,企業應該具備一定海外經營基礎,同時經營產品應選擇規格統一、細枝末節少的產品。
在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制度下,一國貨幣的匯率水平與該國的經濟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可以預見到,我國GDP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人民幣價格也將伴隨著經濟發展緩慢上升。隨著我國基礎建設、投資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果初現,雖然國內外生產要素成本差距逐漸減少,但中國依然擁有世界最優的投資環境,國內建材出口行業前景將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