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一種獨具非洲風情的樂器——嗚嗚祖拉,所發(fā)出的震耳欲聾的“嗡嗡”聲給全球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嗓門”比噴氣式戰(zhàn)斗機起降時的音量還高,成為世界杯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球迷助威器,南非人甚至把吹響它上升到了愛國主義高度。誰能想到,這種神奇“魔笛”竟產(chǎn)自中國浙江寧波一位殘疾人之手。
德國世界杯淘到第一桶金
瘦高個,小平頭,穿著時尚的T恤,眼睛里透著精明。2010年7月中旬,筆者來到浙江寧海見到鄔亦君時,他正歪著頭,用耳朵和肩膀夾著手機,一邊向客戶確認訂單,一邊用手指在電腦鍵盤上飛快敲擊。從對方急促的語氣里可以聽出,那些排隊等待進貨的老板個個焦急異常。不久前他生產(chǎn)的嗚嗚祖拉在南非遭到瘋狂搶購,一下賣出160多萬只,受到國外媒體關(guān)注。
1970年,鄔亦君出生在浙江寧海縣大路村一個農(nóng)民家庭,因為家里窮,他16歲就不得不外出打工賺錢。最初,他在寧波一家鑄件廠當翻砂工。
“沒當過翻砂工的人,絕對想不出干這種活的艱辛。”鄔亦君說,當時他的藍色工作服卻總是很難看出本色來;揮汗如雨時,用塞在褲腰上的毛巾擦把臉,臉上就綻開了一幅潑墨畫,下班后洗個澡,水變得又濃又黑。
一年后鄔亦君離開那里,到一家生產(chǎn)塑料玩具的塑料廠打工。由于腦子聰明又十分勤奮,他很快就被老板安排到車間操作吹塑的模具,這是個技術(shù)含量很高的活,當然薪水也比普通工人多。可是在他19歲那年,厄運卻從天而降。因操作時不小心,鄔亦君竟被機器生生夾斷左手,成了一名殘疾人。
熟悉了全部工序,后來鄔亦君就辦起一個小廠自己做老板,專門生產(chǎn)塑料盤、茶杯及塑料壺,因這些產(chǎn)品缺少市場競爭力,忙活幾年,他卻沒賺到什么錢。他開始反思:并不是自己的技術(shù)不行,而是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缺少創(chuàng)意,沒有特色是很難出奇制勝的。
鄔亦君是個球迷,平時愛看各種足球比賽。一天坐在電視前看球賽時,他突發(fā)奇想:與其做那些乏人問津的塑料水壺,還不如轉(zhuǎn)行“專攻”球迷喇叭。如果能把這一行做深做精、做出自己的特色,肯定要比生產(chǎn)那些大路貨強!
2006年世界杯在德國舉辦,其間鄔亦君試著生產(chǎn)了一批“三音喇叭”碰運氣,沒想到這種不起眼的小玩意兒還挺受球迷歡迎,一下就賣出20多萬個。鄔亦君十分意外地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鄔氏Vuvuzela征服南非
一天,鄔亦君在一幅外國漫畫上看到一個非洲原始部落的生活場景:一群十分彪悍、赤裸著上身的土著人一邊跳舞,一邊把一個長長的喇叭橫在胸前。下面的文字介紹說,這是一種用竹子做的樂器,能發(fā)出很大的聲音,是當?shù)厝擞脕眚?qū)趕狒狒的。因為這種性格粗暴的動物,經(jīng)常向人發(fā)起攻擊。
通過上網(wǎng)查閱相關(guān)資料,鄔亦君發(fā)現(xiàn)這種l米多長的“喇叭”,最早用羚羊角制成,在古老的非洲用于召集部族成員集會。其名字Vuvuzela(嗚嗚祖拉),在祖魯語中就是“制造噪音”的意思。
“20 10年南非不是要承辦世界杯足球賽嗎?也許可以把這種具有濃郁非洲風情的古老樂器做成球迷喇叭,名字仍叫嗚嗚祖拉。”鄔亦君為自己這個有趣的創(chuàng)意激動不已。
為此,這個“對所有能發(fā)出聲響的東西都特別感興趣”的浙江男人,開始參照著漫畫中的嗚嗚祖拉繪制圖紙,進行精心設(shè)計,他又花一周多時間做好了生產(chǎn)模具。不久,一批十分有趣的作品就問世了:有的是圓筒形,需要從側(cè)面吹響,有的是由三個大小不一的喇叭并在一起,吹起來像和弦一樣,還有的從外形看起來就像一個啤酒瓶,但聲音格外嘹亮。
這種古典而又時尚的嗚嗚祖拉,盡管外形漂亮,音質(zhì)也很棒,但它是否能得到非洲球迷的認可呢?對此鄔亦君心里一點底都沒有。2009年6月,南非舉辦“聯(lián)合會杯”足球賽時,他決定生產(chǎn)一批運過去先試銷一下,看效果到底如何。
從義烏經(jīng)過地中海到南非的東倫港,原以為貨物的運費一定貴得驚人,后來鄔亦君卻笑了,因為每個嗚嗚祖拉的運輸費用才0.15元人民幣。更令他興奮的是,南非人對這種個性十足的喇叭很感興趣。
考慮到人們對噪音的承受程序不同,去南非時鄔亦君帶了多種型號的嗚嗚祖拉,其中既有1米多長的“巨無霸”、五六十厘米長的“美女”型,也有七八厘米長的“迷你”型,連小孩子都能吹。有一種超大號的,最高音量可達131分貝,它的音量比戰(zhàn)斗機起落時的聲音還要大。沒想到這種“大炮”最受當?shù)厍蛎郧嗖A。后來他才知道,南非人很喜歡用聲音造勢,這不僅僅體現(xiàn)在球場上,每逢重大賽事前,球迷們都會在街上不停地按汽車喇叭,制造狂熱氣氛,這就像中國人在喜慶日子敲鑼打鼓一樣。好玩的是,按喇叭在南非沒有任何限制。
更讓鄔亦君驚喜的是,他設(shè)計的嗚嗚祖拉還得到國際足聯(lián)的認可,他們認為這種球迷助威器,符合“讓南非辦出有非洲特色世界杯”的理念。
讓“中國魔笛”紅遍世界
轉(zhuǎn)眼到了2010年,隨著世界杯的臨近,鄔亦君開始不斷接到非洲客戶的訂單。一位南非經(jīng)銷商訂了5萬只嗚嗚祖拉,鄔亦君很快就交了貨,價格是每只3元人民幣。從表面看他賣得很便宜,其實每只嗚嗚祖拉的生產(chǎn)成本不足1.8元,凈賺1.2元,利潤相當可觀。這位南非老板見鄔亦君的產(chǎn)品質(zhì)量不錯,交貨又快,接著馬上又下了一個15萬只的大訂單,而且一次性將現(xiàn)金足額匯到他賬戶上。
接著,來自巴西、尼日利亞和喀麥隆等國的訂單接踵而至,一時弄得鄔亦君手忙腳亂。因為他的吉盈塑料制品廠規(guī)模很小,平時也就幾十名工人。由于訂單太多,盡管工廠經(jīng)常加班還是難以完成。后來鄔亦君不得不新添幾臺注塑機,又開了一個車間。
最讓鄔亦君難忘的是2010年大年初二那天,他接到電話,一家來自比利時的經(jīng)銷商希望他能夠發(fā)幾個樣品,并且點名要“荷蘭國旗”的橙黃色。樣品寄出后沒多久,他就收到回復(fù),對方下了訂單,購買數(shù)量是150萬只!這個小老板當時被嚇了一跳:“即使每天不睡覺也做不完啊!”鄔亦君最終接下了80萬只的訂單,兩個月全部完成。
世界杯重要贊助商美國可口可樂最有趣,不僅要求鄔亦君給這些嗚嗚祖拉披上漂亮的“外衣”——印上可口可樂的標志及32強的旗幟,另外還加了一條背帶,不吹時可以把嗚嗚祖拉背在身上。它的聲音也由“嗡嗡”變成了嬰兒的啼笑聲,而且有點尖叫的味道。這20萬只特別定制的紅色“魔笛”,放在開幕式和閉幕式的觀眾席上,被人們譽為“最有個性的世界杯紀念品”。
鄔亦君生產(chǎn)的嗚嗚祖拉,在南非有著強大的銷售網(wǎng)絡(luò)。從高級商場、世界杯紀念品專賣店到超市、便利店乃至地攤,幾乎無處不在。據(jù)估算,世界杯期間,嗚嗚祖拉在以每兩秒鐘一個的速度售出,而官方定價折合人民幣高達120元。中國隊雖然沒進世界杯,國產(chǎn)的嗚嗚祖拉卻以160多萬只的銷售量紅遍世界,也讓作為其中主要的生產(chǎn)商,鄔亦君自豪不已。西方媒體更是稱贊鄔亦君創(chuàng)造了“草根小老板掘金世界杯的商業(yè)傳奇!”
如今世界杯雖已結(jié)束,但鄔亦君的嗚嗚祖拉仍然十分搶手。在上海世博會現(xiàn)場,它是非洲展館送給各國參觀者的紀念品;在接到亞運會贊助商王老吉150萬只的大訂單后,鄔亦君還計劃把產(chǎn)品打入美國曲棍球賽事。近日,已經(jīng)有美國貿(mào)易商就雙方合作一事與他展開了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