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近期來房地產市場逆市“回暖”跡象,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幾家重量級中央媒體連續接力炮轟高房價、高地價以及追問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發出“絕不能放松調控”的聲音。在一個時間段內,作為政府喉舌的央央級媒體如此集中炮轟某一個行業是破天荒的事。這不得不引起人們對二次調控的猜想。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近日在天津達沃斯論壇上關于房地產調控對中國經濟影響不大的觀點更是引發坊間對新調控政策出臺的猜測。
據了解,受命于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和中國銀監會已對8月以來的樓市回暖進行調研。兩份匯報材料中既反映了8月以來內地主要城市樓市成交量的迅速回暖現象,但也提出,在成交量回升的同時,房價并未出現伴隨性的大幅躍升,樓市投機、投資資本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也正因如此,兩部門提出強化落實現有調控政策,嚴密監測市場動態的建議。
住建部和銀監會已經組成聯合檢查組將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南京、杭州和廈門等8個城市二套房貸政策的落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國慶長假后,這次對于二套房貸的專項檢查結果將向國務院匯報。
與此同時,接受檢查的八城市銀監局也已經向銀行發出兩部委將聯合檢查的通知。通知要求銀行要在限定時間內向當地銀監局上報二套房政策落實情況,各銀監局再逐級向上匯報給銀監會。
按照檢查組要求,各商業銀行需提供二套及以上住房認定情況、二套及以上住房貸款權限設置情況、二套及以上住房貸款發放情況、不能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的住房貸款政策執行情況。
事實上,從今年5月開始,北京市就出臺了關于二套房的認定標準,既認房又認貸。今年7月底,各銀行可以通過北京市住建委登錄相關系統查詢購房者及其家庭成員的房屋情況。目前京城各大銀行都嚴格執行二套房認房又認貸的標準。
有業內人士指出,樓市調控急需加碼,如果繼續堅持現有調控政策,恐怕央行4季度居民調查結果是,預期房價上漲的人數還要進一步增多。
不出所料,9月26日晚,國土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用地和建設管理調控的通知》,明確企業違約開發土地、因自身原因土地閑置一年的,在結案和問題查處整改到位前將禁止競買資格。“力推保障房建設落實、嚴格土地出讓管理”成為通知的亮點,官方繼續抑制房價上漲、促進房價地價合理調整的目的更加明確。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兩個關鍵性管理部門,國土資源部和住建部此次將原“國十條”中的諸多方面,細化成可執行的措施。
國土部原計劃今年9月底將問責閑置用地企業,但由于各地開發商借口規劃調整等原因,清理問責行動僅依靠國土部門一家難以快速推進。地產業內人士認為,閑置土地清理風暴或近翻牌之時,若此“新招”成行,可讓不少開發商“斷炊”。
專家分析認為,從剛剛過去的中秋假日各地樓市傳出的成交數據看來,樓市出現了加速回暖跡象,在即將到來的國慶黃金周假日之前,兩部委聯合發文整頓土地市場,是明顯的有意向市場釋放“繼續嚴厲調控樓市”的信號。透露出本輪樓市調控并未結束,并且有可能隨時加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