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坊間曾流傳過這樣一個笑話:為鼓舞士氣,某國軍方決定為士兵們買保險,但要由士兵自愿參加。士兵甲不屑一顧:萬一我“掛”了,多少錢也不能讓我復活呀,買它干嘛?保險員問了一句話“反正軍隊出錢,你想軍隊是讓他們已花過錢的兵上戰場,還是讓沒花過錢的兵上戰場呢?”一時眾兵踴躍參保。
雖是笑話卻折射出很多人對保險的誤解:保險是保命的。其實,購買保險并不會保證風險不會發生,我們依然每天面臨生老病死、意外非難等等各種各樣的風險。保險的真正意義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由風險造成的負面經濟影響。簡單的說,保險主要解決的是受益人可能面臨的經濟困境。
不同的家庭結構會面臨不同的風險,也就需要不同的應對方案。下面就以李先生、王先生、張先生三位先生的案例具體說明:
丁克家庭:重疾、養老不可少
李先生前年結婚,婚后一直無子,是一對“丁克”,由于沒有孩子,雙方父母也暫時不需要過多的資助,因此日常開銷較少,于是李先生一家的資產儲備逐漸增高。
之前,李先生和愛人已經由公司統一辦理了意外傷害險,面對突入而然的意外有了一定的資產準備,基本上有一定的抗拒風險的能力。但是在抵御疾病方面,該客戶并沒有足夠的應對方式。這個時候建議李先生購買一定金額的重大疾病保險(20萬元左右),當出現重大疾病后,保險公司將一次性對李先生進行相應的補償和賠付,在家庭面臨風險時,不必手足無措的提前支取定期存款和相應的投資,從而在最大限度上盡可能保存了客戶的相應收益,還滿足了客戶的健康疾病上的需求。基本而言,每家公司的保險費用不等,兩人的保費支出在3000元上下,比較劃算。
同時,李先生還需要一定的養老規劃理財保險需求,這里可以建議客戶購買定期返還型的年金保險或者長期萬能保險。年金保險最大的特點可以讓客戶的資金在客戶一定年齡后按照固定的金額和時間返還給客戶,彌補客戶的養老金不足,而萬能保險可以滿足客戶長期儲蓄的需要,通過復利計息滿足客戶的長期儲蓄需求,可以隨心所遇安排客戶的退休后的生活支出和不確定性支出,為丁克家族的養老解決了無子女供養的難題。
對于丁克家庭而言,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他們需要自己供給養老金和自身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增加的醫療保養支出,以及退休后銳減的理財收入,因此,提前儲備養老金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年青收入較高時為客戶制定一份完善的養老金制度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建議客戶需要將自身資金20%-50%的資金用于長期儲蓄,從而滿足退休后的生活支出。
同時,如果客戶在面對臨時資金的周轉情況,可以建議客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保單貸款,基本而言,保單貸款額度是在80%左右,從而能夠很好的滿足客戶的流動性需求。
三口之家:在保障中做投資
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營銷主管,基本而言,月收入能夠穩定在1萬元,孩子剛剛一歲多。婚后隨著孩子的出生和購買房子和車子,客戶的保險需求將突然加大。為此,首先要給小孩存儲一份教育儲蓄保險,為孩子強制性積累一定的教育儲蓄資金,滿足孩子的教育儲蓄規劃。
而對于王先生和王太太而言,醫療保險中的重大疾病保險是必不可少的,在面對疾病風險時,可以滿足家庭資金的應急支出,從而不會因為一方收入能力的喪失而增加了家庭的生活負擔。因此,建議該家庭購買金額在20-50萬元左右的重大疾病保險。
由于王先生的當前的財務支出較大,生活狀況較為拮據,因此不建議客戶購買萬能類保險。但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建議客戶購買年金型保險以供今后養老之需。同時,若資金還有一定富裕的情況下,建議客戶購買一定比例的投連險,通過風險資產提升整體收益率,從而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長期風險投資需求。在這里建議客戶可以選擇躉交投資和期交投資兩種方式,若資金比較充裕,進行躉交投資。
而對于存款較少的工薪階層,可以將客戶扣除房貸和生活用資金后,按照定期投資的方式購買投連險,從而滿足客戶的風險投資的需求。
單身貴族:醫療保障尤為重要
張先生,29歲,是某民營企業的營銷總監,月薪2萬元左右,是一個典型的成功男士,現在依然單身,沒有任何投保。張先生看似表面風光,但是他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大,疾病、意外、企業的變動都很可能會接踵而至,只有“未雨綢繆”,提前儲蓄,才能夠從制度上解決各種有可能出現的風險。
針對這類客戶,醫療疾病上的風險控制尤為重要。作為營銷總監,出差外派在所難免,生病的幾率比一般客戶明顯更大。因此,建議客戶購買一份保額較高的醫療保險,當客戶一旦出現疾病時,能夠及時的滿足客戶因疾病所帶來的各類風險,能夠讓客戶真正享受到“自己的病自己來醫”。
接下來,張先生應該盡早購買一款年金保險,通過退休后的年金返還,滿足客戶的退休金的需求。特別是對于張先生而言,由于日常生活支出較高,更需要一份足額的年金保險滿足客戶的退休后的生活支出。
作為一名收入較高的、風險抵抗能力較高的客戶,建議客戶購買一定比例的投連險,通過風險資產提升整體收益率,從而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長期風險投資需求。這樣既能夠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客戶的意外保險的需要,從而實現自身的理財規劃。
三位先生從不同的保險方案解決了養老、醫療、子女教育,以及萬一自己“不幸”后家人生活等問題。保險到底保什么?借用胡適先生的一句話:保險的意義只是今日做明日的準備,生時做死時的準備,父母做兒女的準備,兒女小時做兒女長大的準備,如此而已!因此,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家庭的保險規劃便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