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拍賣的房子價格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真的是很好的抄底機會啊!”在美國舊金山市做導游的黃小姐近來多次發出這樣的感嘆。
黃小姐在舊金山生活了十年,一直租房住。今年以來,已掉到“地板價”的房子讓她頗為心動。黃小姐看中的一套位于舊金山海灣地區的獨棟房只要25萬美元,而去年同期這套房子還要70萬美元以上。
然而,考慮到當前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黃小姐斟酌再三,還是打消了買房子的念頭。“現在人們買房有兩個最大擔憂:一是擔心經濟繼續惡化,失去工作,不能按時還貸;二是擔心房價還會繼續下跌,現在不是買房的最佳時機。”黃小姐說。
十年前,黃小姐舉家移民到這座美國西部城市時,她清楚地記得,想要找到一套房子是多么不容易。
那時正是硅谷經濟最繁榮之時,許多高科技公司相繼落戶,各路人才不斷涌入,移民城市的經濟迅速發展壯大。人們發現,舊金山最大的“金礦”就是房地產,空屋率不及1%。對黃小姐這批新“淘金者”來說,那時真是“一房難求”,舊金山一躍成為全美房價最高的城市。
現在,走在舊金山街頭,在許多獨棟房屋門前的草坪上,都插著一個小木牌,上面醒目地寫著“出租”或“出售”。“大家的收入下降了,為了多賺些零花錢,就把自己住的房子租出去或者干脆賣掉。”黃小姐說,“這樣的房子越來越多了。”
“新千年網絡泡沫”破滅之后,舊金山的經濟活力一落千丈,到2008年再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打擊。許多舊金山人在經濟蕭條中失去了工作,無法按時還貸,銀行處置的房屋資產大量增加。當地數據顯示,7月舊金山空置住宅的總存貨量為7060套,繼續呈快速上升態勢,其中“法拍房”的增量非常明顯,共計5509套,占空置住宅總存貨量的78%。
由于拍賣和出租使房源供應大大增加,舊金山房價下降明顯。據彭博社報道,3月,舊金山海灣地區房價中值近十年來首次跌破30萬美元,同比下降46%。
盡管房價跌得厲害,但購買行為卻并沒有增加。最新公布的7月美國房屋銷售數據顯示,二手房銷售量同比降低27%,降幅為近5年最大。
現在人們擔心經濟繼續惡化導致失業,從而不敢買房,投資房地產實際上是一座已逝去的“金山”。
要買下銀行拍賣的房屋,必須要一次性付款,同時擁有良好的信用證明。對很少存錢的美國普通中產階層來說,一下子拿出那么一大筆錢難度不小,最終只能望“房”興嘆;而對于那些善于理財、努力存錢的華裔或亞裔來說,拿出這樣一筆錢不是難事,難的卻是買房之后的事。
在美國,買房的費用除了固定資產投入之外,還要每年產生一筆固定的花費,即按年繳納房屋稅款,約占房屋評估市值的1%左右。盡管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為鼓勵購房,規定用于自住的房屋購買行為可以減稅,但是消費者還要考慮到另外一筆開銷,那就是房屋維修費用。
“修建草坪、刷漆、冬季掃雪、清除結冰……這些工作如果要請人做,人工費用的支出相當可觀;而如果自己做,許多人又會覺得麻煩,這些工作交給房東做就OK了,所以索性只租房,不買房。”黃小姐說。
各州政府對房屋保養都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如果草坪、房屋外表等出現問題而房主沒有及時維修、甚至被鄰居投訴的話,將要遭到巨額罰款。在經濟衰退時期,這筆開支就顯得非常大。因此,許多人在面對“低價房”心動的同時,也算清了這筆賬,最終忍痛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