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宮腔鏡下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妊娠治愈率及血β-HCG的變化。方法 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月64例輸卵管妊娠患者隨機分為聯(lián)合治療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單純采用宮腔鏡下插管及注射甲氨蝶呤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結果 聯(lián)合治療組32例中一次治愈29例,治愈率為90.63%,對照組32例中一次治愈20例,治愈率62.40%。兩組治愈率比較,聯(lián)合治療組的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治愈率,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前兩組血β-HCG表達無明顯差異性(P>0.05);治療1周后,兩組血β-HCG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兩組血β-HCG表達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 宮腔鏡下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妊娠療效優(yōu)于單純采用宮腔鏡下插管及注射甲氨蝶呤治療,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宮腔鏡;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輸卵管妊娠
[中圖分類號] R711.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9-107-02
隨著有生育要求的輸卵管妊娠患者的增加,如何采取較好的治療方案是目前婦科醫(yī)生關注的問題[1]。本文選擇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月64例輸卵管妊娠患者,隨機分為聯(lián)合治療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單純采用宮腔鏡下插管及注射甲氨蝶呤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2年9月~2009年1月64例輸卵管妊娠患者,年齡18~34歲,平均25.5歲。其中峽部妊娠17例,壺腹部妊娠43例,傘部妊娠4例。停經時間<40d的20例,40~50d的23例,>50d的21例。未破裂型38例(其中流產型19例),破裂型26例。隨機分為聯(lián)合治療組及對照組。對照組單純采用宮腔鏡下插管及注射甲氨蝶呤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進行治療。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AR-T10E型電視宮腔鏡及輸卵管導管。膨宮液應用5%葡萄糖2000~15000mL,液面落差為100mL。常規(guī)消毒,在電視屏幕上觀察宮腔全貌及病變情況,鏡下找到患側輸卵管開口,緩慢將導管插入1~2cm,注入少許美藍液,證實在輸卵管內,然后根據(jù)患者體重及包塊大小(MTX1mg/kg)緩慢注入溶于2mL注射用水的MTX40~50mg,推注時間5min,停留5min后拔出。聯(lián)合治療組手術當日開始服用米非司酮,50mg/次,一日兩次,連服3d。對照組只用宮腔鏡下插管注射MTX(1mg/kg)一次。每4~7天復查血β-HCG及盆腔超聲檢查,同時復查肝、腎功能,記錄用藥的副反應。若用藥后7~14d血β-HCG下降并連續(xù)3次陰性(血β-HCC<15Miu/mL),腹痛緩解或消失,盆腔包塊縮小或消失,陰道流血減少或停止者為治愈;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以(χ±s)表示,采用χ2及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愈率比較
聯(lián)合治療組32例中一次治愈29例,治愈率為90.63%,對照組32例中一次治愈20例,治愈率62.40%。兩組治愈率比較,聯(lián)合治療組的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治愈率,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性(χ2=4.522,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β-HCG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β-HCG表達無明顯差異性(P>0.05);治療1周后,兩組血β-HCG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兩組血β-HCG表達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3 討論
異位妊娠(ectopic gregnancy)指受精卵種植在子宮體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也稱宮外孕,是婦科最常見的急腹癥。根據(jù)病變發(fā)生部位的不同,異位妊娠又分為輸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宮頸妊娠、卵巢妊娠等,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多見[1]。近年來輸卵管妊娠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發(fā)病年齡日趨年輕化,并且未婚先孕的比例逐年升高。隨著有生育要求的輸卵管妊娠患者的增加,如何采取較好的治療方案是目前婦科醫(yī)生關注的問題[1-2]。
影響藥物保守治療效果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表明,血β-HCG及包塊最大徑線是影響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效果的危險因素,對于血β-HCG>2000Miu/mL及病灶包塊最大徑線>4cm的異位妊娠患者應慎行藥物保守治療(P<0.01)。
MTX為抗代謝類藥物,與二氫葉酸還原酶結合,干擾DNA的合成,滋養(yǎng)細胞生長受阻,異位妊娠胚胎停止發(fā)育,最后可被吸收。米非司酮為受體水平拮抗孕激素類藥物,可取代體內孕酮,與孕酮受體結合從而抑制孕酮的活性,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引起蛻膜和絨毛組織的變化,使蛻膜組織變性、壞死,導致失去血管血液供應而變性壞死,并使內源性前列腺素釋放導致子宮收縮,胎盤胎膜與宮壁剝離,同時還作用于宮頸,使之軟化和擴張,利于宮內組織排出[3]。
宮腔鏡電切術是近年來婦科領域開展的新技術,是當前診斷治療異常子宮出血的首選方式[4]。宮腔鏡的熟練技術、手術的適應范圍和手術方式的選擇是提高療效的首要條件。在宮腔鏡的引導下,MTX直接注入異位妊娠病灶,最大限度地殺死胚胎,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5]。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32例中一次治愈29例,治愈率為90.63%,對照組32例中一次治愈20例,治愈率62.40%。兩組治愈率比較,聯(lián)合治療組的治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前兩組血β-HCG表達無明顯差異性(P>0.05);治療1周后,兩組血β-HCG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兩組血β-HCG表達差異有顯著性(P<0.05)。
綜上所述,宮腔鏡下注射甲氨蝶呤聯(lián)合米非司酮治療輸卵管妊娠療效優(yōu)于單純采用宮腔鏡下插管及注射甲氨蝶呤治療,不良反應輕,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保障育齡婦女的自身健康,經臨床觀察療效確切、安全、可靠、實用、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10-115.
[2] Serden SP. Diagnostic bysteroscopy to evaluate the cause of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J]. 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2000,27(5):235-244.
[3] 歐俊,吳效科. 異位妊娠的治療現(xiàn)狀[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1):59-60.
[4] Baggish Ms,Sze EHM. Enodometrial ablation:a series of 568 patients treated ocer an 11-year period[J]. Am I Obstet Gynecol,1996,174:908.
[5] 夏恩蘭,段華,梁延杰. 宮腔鏡子宮內膜去除中電熱效應對組織的影響[J]. 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4(8):479.
(收稿日期:20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