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護理專業的迅速發展,護理在進一步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轉化,而高職院校的教學理念是要求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并與護理臨床實踐相結合。基于此種情況,本文現探討護士人文修養課程的重要性,介紹教學實施過程及方法,旨在培養學生真正成為適應護理事業發展的新型護理人才。
[關鍵詞] 護士; 人文修養; 教學方法; 實踐
[中圖分類號] R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9-79-02
為了加強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適應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加之臨床護理在護理實踐中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人文護理服務領域在不斷擴展和延伸,在護理管理科學化和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護理是科技和人文完美結合與統一的專業[1],所以人文修養課程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本文現針對護士人文修養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情況進行探討,并進一步研究適合教學發展和改革的思路。
1 以合作性學習為主,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在合作性學習的過程中主要為把班級44人分成8個學習小組,強調學習以小組形式進行,強調通過小組成員的分工、協作來完成,小組成員需要積極協作,通過小組、組際、師生間的合作討論,各抒己見,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共同完成個人和小組任務,以小組成績為評價依據[2]。同時結合案例引導教學法、討論法、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以實踐教學為主,真正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成為主體。在分組中強調隨機性,把成績不同、生活環境不同的學生分在一起,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人際接觸,組長輪流更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角色扮演的機會。例如:在社會舞臺上演繹人生——護士的社會學修養一章中,結合角色的學習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其目標為使學生養成團隊的協作精神,學生通過一個幾分鐘的團隊合作游戲“如何說出一段合理的故事”,發現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學生互相評價并得出結論:團隊合作成功的基本要素,而且與每個成員的努力分不開;在人生因你而多彩——護士的文化修養中,學生課后以小組的形式搜集關于不同醫院的文化,以討論的形式各抒己見,共有9位評論員進行評價,并選出完成較好的小組給予鼓勵,學生在此活動中既獲得了鼓勵與榮譽,又明確了學習的內容、文化素養對醫院和護理的重要性;在美的職業與人生——護士的美學修養及“不學禮,無以立”——護士的交往禮儀中,真正訓練學生自我介紹、鞠躬禮、行姿、坐姿、蹲姿、端治療盤、持病歷夾、握手禮、饋贈禮、介紹禮等,逐一練習,并對實踐中表現優秀及進步較大的學生給予鼓勵,通過考核標準及學生互評進行一一評價;在生命在溝通中璀璨——護士的人際關系修養中,鼓勵學生在隨機抽取的情景下進行對話,觀察學生的語言與非語言的運用能力,提問是否符合主題、是否恰當、傾聽是否認真、表情是否真實自然等,并通過演講來檢驗學生駕馭語言、感情、表情、肢體的能力;在給生命插上翅膀——護士的科學思維修養中,運用案例進行討論,突破思維定式,進行分析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運用聯想、發散、逆向、創新等思維模式進行學習、探討。
通過以合作性學習為主的以上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首先對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課上課下積極進行資料的收集及討論,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以實踐為主的教學達到了教學的目標,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學生完全參與到教學中來,用學生的話說,從第一次課戰戰兢兢的自我介紹到最后充滿信心的進行表演,覺得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2 以實踐考核為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由于護士人文修養課程的特殊性,在實踐中鍛煉學生,從實踐中達到目標,所以在考核中,本著對于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以實踐作為考核的主要方面,主要以護士的職業形象美、演講考核、人際溝通考核、社交禮儀考核為主,讓學生從儀表、語言、表情目光、手勢姿態、情境下的思維能力等方面達到合格和滿意。
結果顯示:①學生對此門課程有濃厚的興趣,態度認真,表現能力較強,成績較高。②從各項來看,職業形象美中學生著裝規范,但表情和精神狀態較差,個別學生不能熟練掌握各種形象美的表現要求;演講考核中整體缺乏感情真摯的表現,說服力、感染力不強;人際溝通時語言溝通稍差,不能適當地進行提問和闡述;社交禮儀中能熟練掌握禮儀的要點,整體表現和諧自然,內容詳實。③從整體上看,理論結合實踐、以實踐為主的教學,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積極性較高,但學生綜合表達和適應問題的能力稍弱。今后要更加注重學生對人文修養課程內涵的了解,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還應加強對于理論的重視程度。
3 以過程評價為重點,終身學習和提高
在人文修養的課程中,學生從多種方面得到了提高,但是正如人文修養本身的內涵所說,人文修養的提高是一個終身的過程,我們能做的是過程的評價而非結果。我們護理教育工作者要把人文修養的教育貫穿到教學、生活的各個環節中,護理專業的學生也必須主動融入到人文培養的過程中去。在護士人文修養的教學過程中,最大的體會是師生相長,寓教于樂。護生在積累人文知識的同時學習人文研究的方法,培養自己的人文精神,努力成為真正適合護理事業發展的新型護理人才[3]。
[參考文獻]
[1] 史瑞芬. 護士人文修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 胡昕,徐靜娟,蔣玉宇,等. 合作學習的實施方法與評價[J]. 中華護理教育,2008,5(2):141-143.
[3] 史瑞芬. 護士人文修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收稿日期:2010-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