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流式細胞檢測結合核酸熒光染色技術在網織紅細胞(Ret)及其熒光強度分析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應用Sysmex XT——20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分析不同類型貧血患者的網織紅細胞和熒光強度的變化。結果 130例貧血患者與30例正常人群比較,其Ret 絕對值及其Ret百分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輕度降低或顯著降低;熒光強度的變化差異較大,表現為低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比率(IFR)降低,幼稚網織紅細胞比率(IRF)、中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比率(MFR)和高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比率(HFR)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結論 網織紅細胞熒光強度分析是骨髓造血系統抑制和恢復較敏感的指標,可作為某些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的初篩指標及 對判斷和監測骨髓的損傷程度和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貧血; 網織紅細胞計數; 熒光強度; 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46.1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9-66-02
網織紅細胞(Ret)是介于晚幼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之間尚未成熟的紅細胞,其胞質內存留多少不等的嗜堿物質RNA,其RNA含量越多,Ret越不成熟,反之亦然。通過使用核酸熒光染料多聚亞甲基可對細胞胞漿中的核酸物質(RNA)進行染色,越不成熟的Ret其熒光越強,反之,成熟Ret熒光極少或最弱,故將Ret分成高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HFR)、中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MFR)、低熒光強度網織紅細胞(LFR)三部分。IRF定義為中、高熒光強度區域內Ret百分數之和(MFR+HFR),為不成熟Ret比例,可更靈敏的反映骨髓造血系統的狀況。
我院使用的具有全自動網織紅細胞計數、熒光強度自動化分析及成熟度分類功能的Sysmex X T-2000i 血細胞分析儀,廣泛用于臨床血液常規標本的檢測,為臨床提供了大量的分析參數和研究參數,現將網織紅細胞及其光強度分析的臨床應用情況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9年 1~11月本院住院患者均為首診并未做過輸血及抗貧血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共20例,男11例,女 9例,年齡45~79歲;失血性貧血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23~68歲;缺鐵性貧血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32~73歲;腫瘤性貧血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42~86歲;再生障礙性貧血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齡10~70歲;對照組30例為我院健康體檢合格者,其中男 15例,女15例,年齡 20~55歲。
1.2 儀器與試劑
Sysmex XT-20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及Sysmex XT-2000i全部配套試劑。
1.3 檢測方法
所有標本均為空腹靜脈血2mL,采用專業真空采血管(EDT A-K2)抗凝并充分混勻,于4h內完成分析。
1.4 質量控制
Sysmex XT-2000i專用配套的低值、中值、高值全血質控物作為室內質控品,各檢測數據均在規定的靶值范圍內。
1.5 統計學處理
分組統計各項檢測指標的均值和標準差(χ±s),并作t檢驗(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見表1。
3 討論
Sysmex XT——2000i血液分析儀采用流式細胞術加核酸熒光染色方法測量網織紅細胞內的RNA含量,其中前向散射光(FSC)測量細胞體積,側向散射光(SSC)測量細胞內含物,側向熒光測細胞內RNA含量[1]。根據網織紅細胞內RNA與試劑中的熒光染料(多聚亞甲基)結合后發出的熒光強度將網織紅細胞分為低熒光Ret(LFR)、中熒光Ret(MFR)、高熒光 Ret(HFR),同時計算出未成熟Ret的比率(IRF),以顯示Ret的成熟程度。越是幼稚的Ret其細胞內RNA含量越多,故儀器所測得的熒光越強,HFR其胞漿中殘留的RNA最多,顯示最強的熒光,為較幼稚的Ret;LFR其胞漿中殘留的RNA最少,其熒光強度最弱,為接近成熟的Ret;MFR為介于兩者之間的Ret。
正常生理情況下,MFR、HFR水平較低,在造血受到刺激時,大量較為幼稚的Ret從骨髓釋放到外周血中,使MFR、HFR含量顯著增高,因此MFR、HFR更能真實的反應紅細胞生成的開始。IRF為MFR與HFR之和可總體反應骨髓紅系造血狀況,研究表明,紅系增生是粒系多核細胞恢復的早期和敏感指標,首先出現增加的是網織紅細胞內MFR群,而后是HFR群,其變化的順序基本是MFR+HFR,多核細胞,Ret絕對值。骨髓移植后8~9d,HFR增高是最早出現的骨髓造血功能恢復的敏感指標,其后網織紅細胞上升(約20d)、分葉核粒細胞上升(約46d)[2]。
本組結果表明,除再生障礙性貧血Ret絕對值和百分比顯著低于健康對照組(P<0.05)外,各組貧血患者Ret絕對值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Ret百分比有不同程度升高。失血性貧血LFR明顯降低(P<0.01),MFR顯著增高(P<0.05),HFR也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再生障礙性貧血、腎性貧血、腫瘤性貧血、缺鐵性貧血LFR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MFR、HFR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失血性貧血IRF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1),再生障礙性貧血IRF輕度升高(P<0.05),腎性貧血、腫瘤性貧血、缺鐵性貧血IRF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以上說明貧血患者的血液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幼稚Ret,其不成熟的Ret即中熒光Ret、高熒光Ret比例之和IRF高于正常人。
本統計結果顯示,各貧血組Ret絕對值與對照組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Ret百分比、MFR%、HFR%、IRF%增高,LFR%降低,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1)。MFR、HFR、IRF是反映骨髓抑制和恢復的一項非常敏感的指標。在數據收集中筆者還發現有部分患者Ret%正常,而IRF及HFR和(或)MFR已升高,說明IRF、HFR、MFR三參數的敏感性比Ret更高,這種幼稚Ret水平的改變一般比患者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和臨床癥狀的變化出現更早[3]。由于IRF水平變化只與骨髓狀態有關,不受外周血紅細胞數量的影響,所以當骨髓增生狀態發生時,IRF水平的改變更為敏感。故而IRF能真實的反映骨髓紅系的造血水平,對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以及貧血藥物治療有一定的意義。例如缺鐵性貧血患者鐵劑治療前,Ret無明顯改變、HFR輕度增高,鐵劑治療1周后,Ret及MFR、HFR、IRF可呈中度增高,因此IRF可作為IDA患者鐵劑治療后的療效觀察指標。缺鐵性貧血與許多慢性病貧血(ACD)在紅細胞形態、血清鐵、轉鐵蛋白等指標上不易鑒別。有文獻報道ACD患者Ret可以正常或降低,而IRF未發生明顯改變[4],這點可與缺鐵性貧血鑒別。IRF亦是評價貧血藥物治療的一個重要和敏感指標,尤其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治療時,IRF不但能反映療效,還能幫助調整劑量和治療方案;在癌癥化療過程中,IRF是反映骨髓抑制和恢復的一項非常敏感的指標[5]。一般情況下,在骨髓完全受抑階段,IRF可降至零,而外周血仍可測得LFR。在化療后,骨髓受抑早期恢復時,IRF首先升高,并明顯高于正常,而網織紅絕對值升高較晚。
綜上所述,網織紅細胞熒光強度分析是骨髓造血系統抑制和恢復較敏感的指標,可作為某些貧血診斷和鑒別診斷的初篩指標,特別是MFR、HFR、IRF參數比網織紅細胞更敏感,這些幼稚的網織紅細胞參數的變化是反應骨髓紅系造血水平的關鍵參數,對判斷和監測骨髓的損傷程度和預后以及貧血療效觀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時民,李曉京. 網織紅細胞檢測技術的進展和臨床應用[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07,13(6):17.
[2] 李曉京,張時民. 網織紅細胞的測定和臨床應用[J]. 中國醫刊,2007,42(3):65.
[3] 張素芬,李鑒峰. 網織紅細胞計數、絕對值、網織細胞指數的臨床意義[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22(1):13.
[4] 門劍龍. 網織紅細胞鑒別慢性病貧血與缺鐵性貧血的價值[J]. 天津醫藥,2003,31(12):794.
[5] 從玉隆,樂家新. 現代血細胞分析技術與臨床[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101.
(收稿日期:201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