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我院于2008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宮腔鏡與腹腔鏡治療不孕癥80例,觀察宮腔鏡和腹腔鏡的檢查結果及輸卵管再通率及宮內妊娠率情況。結果 腹腔鏡檢查中以盆腔粘連比較多見,占42.50%;宮腔鏡下檢查中以黏膜下肌瘤比較多見,占35.00%;輸卵管再通率及宮內妊娠率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組分別為82.5%、45.0%,腹腔鏡組為70.0%、2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組的術后自主排尿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短于腹腔鏡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手術時間短、損傷小、在診斷同時進行治療,手術安全,患者更容易并且樂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宮腔鏡; 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 輸卵管再通率; 宮內妊娠率
[中圖分類號] R71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3-43-02
宮腔鏡與腹腔鏡治療不孕癥(輸卵管性不孕)在診斷的同時進行治療,拓寬了治療不孕癥的范圍,提高了妊娠率和優生率。我院于2008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宮腔鏡與腹腔鏡治療不孕癥80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于2008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治療不孕癥80例,年齡21~42歲,平均29.5歲,不孕時間2~12年,平均3.85年;原發不孕29例,繼發不孕51例,有流產史18例(流產次數1~5次)。80例輸卵管性不孕患者隨機分為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治療組及腹腔鏡組各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宮腔鏡檢查和治療所用的膨宮液為5%葡萄糖液,宮腔息肉需行息肉摘除。
腹腔鏡操作通過氣腹機用二氧化碳(CO2)形成氣腹,盆腔粘連需行粘連松解術,子宮肌瘤或卵巢腫瘤需行腫物剝除術。有宮腔或盆腔異常先行手術校正,術后行輸卵管美藍通液,了解輸卵管的通暢性,如果輸卵管阻塞需根據輸卵管阻塞的部位采取相應的疏通方法。傘端阻塞用單極電凝器自傘端開始向壺腹部方向行鈍性分離,阻塞重者行宮腔鏡引導下輸卵管導絲介入插管術,必要時行傘端造口術。峽部和或壺腹部及間質部阻塞于宮腔鏡引導下行輸卵管導絲介入術,輸卵管復通后再行輸卵管美藍通液術,檢查輸卵管復通效果,復通后用0.9%氯化鈉液反復沖洗盆腔,最后盆腔涂防粘連的生物蛋白膠,并再以慶大霉素8萬U加0.9%氯化鈉液至10mL,地塞米松10mg及透明質酸酶1支行輸卵管通液以防復通的輸卵管再次阻塞。術后按上述方法每日通液1次,共3d。術后1個月即可同房。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輸卵管再通率及宮內妊娠率。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腹腔鏡下檢查結果
腹腔鏡檢查中以盆腔粘連比較多見,占42.50%,其余見表1。
2.2 宮腔鏡下檢查結果
宮腔鏡下檢查中以黏膜下肌瘤比較多見,占35.00%,見表2。
2.3 兩組輸卵管再通率及宮內妊娠率比較
輸卵管再通率及宮內妊娠率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組分別為82.5%、45.0%,腹腔鏡組為70.0%、2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術后效果比較
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組的術后自主排尿時間、肛門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短于腹腔鏡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宮腔鏡技術在婦科臨床診斷過程中已被廣泛應用,一些過去無法確診的疾病現在通過宮腔鏡均可“眼見為實”,很容易診斷清楚。通過宮腔鏡能夠觀察全宮腔,將宮腔內組織放大10~30倍,了解是否存在導致不孕不育的宮腔粘連、輸卵管阻塞、子宮縱隔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腔內因素,并可及時對異常情況做有效的微創手術矯治。腹腔鏡將腹腔的器官放大1~6倍,清晰可見腹腔器官,醫生可在直視下進行輸卵管傘部造口或成形術,消除傘部積水、粘連;進行盆腔粘連分離術、子宮肌瘤摘除等導致不孕的疾病[1]。
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宮、腹腔鏡微創技術具有明顯的優勢,例如切口小,一般為2~3個小切口且切口僅有10mm和5mm;術中的損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痛苦小,恢復快。傳統開腹手術腹部的切口一般為8~10cm,術后第一天只能喝湯,第3天才能正常飲食和下床活動,一般第5天才能拆線出院,術后腹壁瘢痕較長,影響美觀,同時影響患者心理。而微創手術后6個小時患者即可吃稀飯和下床活動,第2天便能進行正常的活動,第3天即可出院,并且手術瘢痕較小,患者心理易接受。另外,開腹手術易出現盆腔再度明顯粘連,術后療效相對較差,而宮腔鏡與腹腔鏡微創技術則因為創傷小,術后再形成盆腔粘連幾率明顯降低,即使少量出現粘連,程度也較輕,對手術療效影響相對不大。
隨著宮、腹腔鏡設備以及技術不斷發展,宮、腹腔鏡聯合檢查和治療能使更多不孕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療[2]。單純的宮腔鏡或者腹腔鏡診療可能會出現漏診,而同時進行宮腔鏡和腹腔鏡的聯合檢查與手術,將兩者的優勢進行互補,治療更加有針對性,效果更加顯著,例如使用腹腔鏡進行盆腔粘連分離術時,如果同時行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可以直接觀察治療效果,而在用宮腔鏡進行子宮縱隔等治療時如果有腹腔鏡進行監視,就能大大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可有效防止手術并發癥的發生,如子宮穿孔等,并能及時進行并發癥的處理,如實施子宮穿孔的修補等。
目前,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診療技術已經成為治療輸卵管遠端不通、子宮縱隔、子宮肌瘤、盆腔粘連、宮腔粘連等因素所導致的不孕的有效手段。其最大的優點在于醫生能一目了然、清楚直觀地發現女性不孕原因,并對癥施治[3]。
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技術可進行以下不孕癥的檢查與治療:一是不明原因的不孕癥。二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不孕,此癥輕度者往往沒有癥狀,但腹腔鏡可以發現其細小癥狀。三是輸卵管造影正常者超過半年仍未受孕者。四是有產后感染史、盆腔炎史、盆腔手術史、闌尾手術史的不孕患者。五是結核性盆腔炎與慢性盆腔炎或其他臨床難以診斷的疾病。另通過宮腔鏡與腹腔鏡聯合技術還可進行子宮內膜息肉摘除、子宮黏膜下肌瘤切除等手術[5]。
宮腔鏡和腹腔鏡聯合使用可全面地仔細檢查及治療盆腹腔內多種疾病,宮、腹腔鏡聯合手術能夠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臨床上經常遇到宮腔內和腹腔內的疾病須同時治療者,也有較復雜的宮腔內操作需用腹腔鏡監護者。與單一內鏡治療相比,聯合手術實現了兩種微創手術的優勢互補,拓寬了內鏡手術診治疾病的范圍和種類,患者只需經歷一次麻醉,可完成不同部位的手術,降低了手術風險,不增加患者的創傷和痛苦,體現了微創手術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宮、腹腔鏡聯合手術,手術時間短、損傷小、在診斷的同時進行治療,手術安全,患者更容易并且樂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樂杰. 婦產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81.
[2] 王永樂. 內鏡技術在女性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1):666-668.
[3] 夏恩蘭. 宮腔鏡臨床應用沿革與發展前景[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1):644-646.
[4] 胡小良,徐宏里,李延河,等. 宮腔鏡下輸卵管口插管疏通術在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2):741.
[5] 王永來. 內鏡技術在女性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1):668.
(收稿日期:201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