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耐藥性肺結核病人在抗結核治療過程中的耐藥情況及其變化趨勢。方法 對確診的185例耐藥性肺結核病人的耐藥菌株,進行治療前、后藥敏結果的比較和分析,并統計質量前后耐藥菌譜變化情況。結果 本組185例中初始耐藥率為23.78%,獲得性耐藥率為76.22%;初始耐多藥率14.05%,獲得性耐多藥率61.08%。結論 對耐藥性肺結核患者的耐藥菌株進行適時檢測其耐藥譜、獲取全面的藥敏資料具有較大的意義。
[關鍵詞] 結核; 抗多種藥物性/治療; 耐藥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3-122-02
MDR-TB Drug Resistance Analysis of 185 Cases
ZHOU Fe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guan in Northern Guangdong,Shaoguan 51202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drug resistance of rnultidrug-resistanc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uring treatment. MethodsThe drug res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and last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compared in 185 multidrug-resistanc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In this group of 185 patients with initial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23.78%,acquired drug resistance rate was 76.22%; the initial multi-drug resistant rate of 14.05%,acquired multi-drug resistant rate of 61.08%. ConclusionFor the multidrug-resistance pulmonary tuberculosia patients,the supervision of drug resistance can play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 before and during the treatment.
[Key words]Tuberculosis; Anti-multi-drug/therapy; Resistance
耐藥肺結核是當前結核病控制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是影響結核病控制規程實施效果的重要因素[1]。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已有約5000萬人感染一種以上抗結核藥物的結核菌,特別是耐多藥結核病(MDR-TB)呈逐年增加趨勢[2]。我國2007~2008年耐藥結核病調查在抽樣的4700萬人中,痰涂片陽性者4734人,其中MDR-TB者達到8.32%、XDR-TB者占0.68%[3]。這成為我國結核病疫情控制不利的最主要原因,故而加強耐藥監測、提高臨床醫師對耐藥結核病的診治水平尤為必要。為進一步了解肺結核患者耐藥相關情況,筆者對2003年2月~2009年3月診療的耐藥肺結核患者185例的耐藥情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3年2月~2009年3月住院的耐藥結核患者185例,其中男性122例(65.95%),女性63例(34.05%)。年齡最小18歲,最大74歲,平均(53.36±16.51)歲。40歲以下73例(39.46%),男性44例,女性29例;41~60歲68例(36.76%),男性42例,女性26例;61歲以上44例(23.78%),男性36例,女性8例。
1.2 診斷標準
①耐藥性結核:痰菌持續陽性,其致病菌對某種或某幾種抗結核藥物產生耐藥性;②耐多藥結核:痰菌持續陽性,其致病菌至少同時對異煙肼和福利平兩種主要的一線抗結核藥物產生耐藥[4]。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結核病耐藥監測指南》中的分類方法[5]:①原發耐藥:既往從未用過抗結核藥物或用藥1個月以內;②獲得性耐藥:抗結核藥物治療在1個月以上。
1.3 藥敏試驗
采用改良羅氏培養基、間接藥敏試驗比例法。按照《結核病診斷細菌素檢驗規程》規定標準執行。耐藥判定:異煙肼1μg/L濃度中有菌生長為耐藥;利福平50μg/L濃度中有菌生長為耐藥;鏈霉素(S)10μg/L濃度中有菌生長為耐藥;對氨基水楊酸鈉(P)2μg/L濃度中有菌生長為耐藥;鹽酸乙胺丁醇(E)5μg/L濃度中有菌生長為耐藥;卡那霉素10μg/L濃度中有菌生長為耐藥。
2 結果
185例耐藥肺結核耐藥情況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耐藥性肺結核病特別是耐多藥病例逐年增加,已成為結核病控制的重大障礙,在全球耐藥監測報告中受到廣泛關注,使其成為難治甚至有可能成為不能治愈的患者,更為嚴重的是持續地傳播耐多藥結核菌,使新感染者成為原發性耐多藥結核菌感染者,對公共衛生產生嚴重影響。結核菌原發耐藥近期療效差,遠期復發率高,耐兩種或以上耐多藥患者使用短程方案使其成為假聯合[6]。本組研究結果示,初始耐藥率為23.78%,獲得性耐藥率為76.22%;初始耐多藥率14.05%,獲得性耐多藥率61.08%,明顯高于2000年全國流調時耐藥監測結果(初始耐藥率是18.6%,獲得性耐藥率是46.5%,耐多藥率是10.7%)[7],反映出我們結核病控制起步相對較晚。復診者耐藥率和耐多藥率均明顯高于初診者。形成耐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未能嚴格按照治療方案規定的藥物種類、劑量及療程用藥,達不到殺菌、抑菌效果,而使患者體內原本敏感但未被消滅的結核菌通過變異或適應而產生耐藥性;②不規則用藥;③藥物供應不足或是藥品治療不佳;④治療管理不善。耐藥順序:初始耐藥順位H>R>S>E,獲得性耐藥順位H>S>R>E;耐藥種數位次:初始耐藥患者:耐1藥>耐3藥>耐2藥>耐4藥,獲得性耐藥患者耐3藥>耐2藥>耐1藥>耐4藥。不管是初始耐藥患者還是獲得性耐藥患者H、R、S耐藥頻率高,可能與肺結核患者化療方案以H、R、S為主有關。筆者認為,為進一步有效控制結核病、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和傳播,使結核病患者能得到早期、聯合、全程、規范的治療,除堅持DOTS方案外,還應制定化療方案經驗選藥,并加強結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和結核病患者的歸口管理,實施抗結核藥物的統一管理和推行DOTS策略。
[參考文獻]
[1] 常保珍. 肺結核患者臨床耐藥情況分析[J]. 醫藥論壇雜志,2008,29(13):50-52.
[2] 高官聚,吳樹才,池躍朋,等. 耐藥結核病的發生發展及控制展望[J]. 河北醫藥,2009,31(10):1246-1248.
[3] 耐藥結核病高負擔國家部長級會議聯合發出行動倡儀. 全方位行動應對耐藥結核病威脅[J]. 河北醫學研究,2009,2(1):113.
[4] 盧金花. 耐多藥肺結核的分析和治療[J]. 基層醫學論壇,2009,13(6):489-490.
[5]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 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7):70-74.
[6] 郭新枝,陳裕,趙變云. 肺結核原發耐藥對短程化療的影響[J]. 中國防癆雜志,2004,26(1):60.
[7] 端木宏謹. 掌握結核病流行趨勢,指導結核病防治工作[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2,25(1):1.
(收稿日期: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