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并對比胰島素泵(CSⅡ)與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患者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年齡及病程無統計學差異,CSⅡ組采用胰島素泵及諾和靈R,將全日胰島素分次泵入。MSⅡ組每日三餐前30min注射諾和靈R,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用量。結果 CSⅡ組胰島素用量和低血糖發生率方面明顯優于MSⅡ組。結論 胰島素泵可在短期內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且患者依從性好,為一種安全、有效的糖尿病強化治療手段。
[關鍵詞] 2型糖尿病; 胰島素泵; 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3-47-01
糖尿病為一種較為常見的嚴重的慢性疾病,有效的控制血糖、延緩或避免合并癥的出現、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內分泌科醫生和患者的共同目標[1],經實踐胰島素泵優于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能夠較好的達到上述目的,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9年5 ~ 10月在我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WTO糖尿病診斷與分型標準,患者分為兩組,其中CSⅡ組30例,男19例,女11例;MSⅡ組30例,男22例,女8例,兩組患者年齡及病程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CSⅡ組入院后采用美國產美敦力712胰島素泵及諾和諾德公司生產的諾和靈R,將全日胰島素總量的50%~60%作為基礎量,40%~45%作為餐前追加量在進餐前分次泵入。MSⅡ組每日三餐前30min注射諾和靈R,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江蘇萬邦公司生產的精蛋白鋅胰島素),餐前諾和靈R以0.25U/(kg·d)作為起始量,分三餐前注射,精蛋白鋅胰島素以0.25U/(kg·d)作為起始量。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用量。
1.3 血糖監測
使用美國強生血糖儀監測血糖,選定6個點(空腹、三餐后2h、睡前0.5h、凌晨3:00)監測血糖并調整胰島素劑量,血糖達標值為:空腹(5.0~6.0)mmol/L,餐后2h(6.0~8.0)mmol/L,睡前和凌晨(4.0~5.0)mmol/L。
1.4 觀察指標
所得數據以(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治療后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1),見表1;而CSⅡ組的胰島素用量及低血糖發生率均明顯低于MSⅡ組,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危害人體健康的嚴重疾病,有效的控制血糖并保持血糖的平穩是減少糖尿病各種并發癥從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唯一方法[2]。胰島素泵素有“人工胰”之稱,能夠模擬胰腺的持續基礎分泌和餐后的脈沖式釋放,使胰島素的釋放更符合人體的生理規律,并且能夠很好的控制血糖[3],與胰島素每日多次注射相比較,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和低血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同時因為胰島素泵可精確細微調整基礎量,從而有效控制黎明現象和降低夜間低血糖危險。而且,胰島素泵操作簡單、安全,并避免了傳統皮下注射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患者的依從性好[4]。因此,胰島素泵可在短期內使血糖得到滿意控制,在胰島素用量和低血糖發生率方面明顯優于多次皮下注射法,且患者依從性好,為一種安全、有效的糖尿病強化治療手段。
[參考文獻]
[1]Li Y,Xu W,Liao Z,et al. Induction of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is associatedwith improvement of beta-cell function[J]. Diabetes Care,2004,27 (11):2597-2602.
[2] 李延兵,翁建平,許雯,等. 短期持續胰島素輸注治療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功能影響[J]. 中國糖尿病雜志,2003,11(1):13-18.
[3] 馬學毅.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2-8.
[4] Jankovec Z,Cechurova D,Krcma M,et al. National register of patients with insulin pump treatment in the czech republic[J].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6,18(74):135-139.
(收稿日期:200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