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和國內背景談起,從正面和負面深刻分析了人民幣升值對經濟的影響,并嘗試提出應對人民幣升值影響的政策和措施。
[關鍵詞] 匯率 人民幣升值 對經濟的影響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低迷、蕭條,許多西方國家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巨大壓力。與一些發達國家情況正好相反的是,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國際收支的雙順差和不斷增加的巨額外匯儲備成為推動人民幣升值的直接原因。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西方國家認為中國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價”搶奪世界市場,因此要逼迫人民幣升值,并進而將這一經濟問題轉變為政治責難,向中國施加壓力。在國內外復雜的經濟與政治形式下,人民幣不斷升值。
一、人民幣升值對外經濟發展的正面效應
第一,有利于推動外經貿增長方式的轉變。人民幣升值將激勵出口企業更多地依靠技術進步和提高附加價值,而不是低價競銷占領市場。一些只靠低成本競爭,技術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業,可能因為人民幣升值被擠出市場。從長遠看,這會帶來出口結構的改善,激勵企業技術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二,有利于擴大進口。進口商品的價格由以外幣計價轉化成以人民幣計價,將相應降低進口商品的成本和在進口環節支付的費用,增強了國內進口企業的競爭力。消費者的實際財富和購買力因進口品價格下降而擴大,進一步擴大國內的消費需求。
第三,有利于加大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走出去”,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絡。這有利于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第四,有利于緩解貿易摩擦。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于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伙伴對我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二、人民幣升值對外經濟發展的負面效應
第一,將對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產品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價格遠低于別國同類產品價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國內競爭,使得出口企業不惜血本,競相采用低價銷售的策略。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用外幣表示的我國出口產品價格將有所提高,這會削弱其價格競爭力;而要使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不變,則勢必擠壓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不能不對出口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造成沖擊。
第二,不利于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后,雖然對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商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但是對即將前來中國投資的外商會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這會使他們的投資成本上升。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將投資轉向其他發展中國家。
第三,加大國內就業壓力。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必然會加大就業壓[1]力;外資企業則是提供新增就業崗位最多的部門之一,外資增長放緩,會使國內就業形勢更為嚴峻。
第四,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人民幣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機資金就會乘機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幣匯率。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育還很不健全的情況下,這很容易引發金融貨幣危機。另外,人民幣升值會使以美元衡量的銀行現有不良資產的實際金額進一步上升,不利于整個銀行業的改革和負債結構調整。
第五,巨額外匯儲備將面臨縮水的威脅。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2454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充足的外匯儲備是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標志,也是我們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參與對外經濟活動的有力保證。然而,一旦人民幣升值,巨額外匯儲備便面臨縮水的威脅。假如人民幣兌美元等主要可兌換貨幣升值10%,則我國的外匯儲備便縮水10%。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問題。
三、應對人民幣升值影響的政策和措施
1. 認真地對待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防止其過快升值
多數經濟界人士都指出,人民幣匯率的調整應當堅持自主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原則。“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是當前的最優匯率政策選擇。央行在升值壓力下進行匯率調整應該小心,應更多地考慮國內經濟是不是有相應承受能力,升值是不是能夠解決貿易失衡,是不是能解決國內的一些問題,如果不是的話,應該采取更穩妥的措施,以自己的利益為主。
2.企業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
(1)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產業競爭力。企業要把加大研發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作為應對匯率變動的根本途徑。人民幣升值有利于企業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加速產品的升級換代,同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中間消耗和生產成本,以保持利潤回避風險。
(2)走差異化、品牌化之路。我國很多企業缺乏長遠品牌規劃,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企業面臨的是與世界品牌競爭的市場。企業要盡快提高出口產品檔次,提升產品的品牌內涵和設計能力,創建出口產品品牌優勢,走高端名牌之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國外頻繁以反傾銷、特保等措施來給中國企業施壓。
(3)加快海外轉移,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實施多元化出口戰略。企業應逐步進行資源整合,合理利用財務杠桿,通過收購兼并等手段,適度加大海外擴張的步伐,建立全球化生產貿易體系。這樣可以提高對匯率變動的抵抗能力,減少個別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綜上所述,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能力的增強不是靠貨幣貶值來實現的,而是在不斷的貨幣升值中獲得增強。人民幣順應經濟發展需要而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國貿易條件,推動企業加快技術進步,體現了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要求,并非難以承受之重。企業應采取措施,積極應對人民幣升值。
參考文獻:
[1]周連平: 關于當前人民幣升值問題的思考[J]. 《新金融》2005年第5期3
[2] 龔夢軼: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分析及其建議[J]. 經濟研究參考 , 2005,(23)
[3]劉 瑾 王愛華:小議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A]. 信息時代——科技情報研究學術論文集(第二輯) [C].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