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從人力資源工作各項職能和危機管理角度出發,在分析我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現狀及其形成原因基礎上,結合企業危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 提出通過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危機管理機制和構建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外部聯動機制進行企業危機防范。
[關鍵詞] 中小企業 人力資源危機 防范對策
一、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中小企業在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無論從數量上還是經濟效益上都取得快速發展。中小企業的靈活性和提供產品及服務的多樣化,為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起步較晚,單體規模相對小,各種機制不夠成熟,在發展中面臨著多種危機。
當前企業最經常面臨的前三種危機依次是人力資源危機、行業危機、產品和服務危機,半數以上的企業曾經經歷過或正在面臨著這三種危機的困擾。其中人力資源危機不僅是企業最經常面臨的危機,也是給企業造成嚴重影響的危機之一。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機制的欠缺和各方面條件的差異導致其在人力資源方面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危機。
針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人力資源危機對企業的持續發展影響較為嚴重,人力資源是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中小企業如何防范人力資源危機,實現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規范化、制度化,有效化解人力資源問題給企業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現狀
企業人力資源危機有多種表現形式,包括人力資源招聘危機、甄選危機、素質危機、使用危機、績效評估危機、薪酬危機、人才選拔危機等。這些形式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但綜合表現出來就是企業人力資源的缺失,即人力資源總量或者質量上的缺乏和人力資源的流失兩個方面。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也主要表現在這兩個方面。
1.中小企業總體上人力資源素質不高、結構分布不合理
根據有關部門統計, 中小企業員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職工占職工總數不足10%, 高中含職高或中專學歷者占30%, 初中以下學歷者占60%以上, 多數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比重不足5%, 60%以上的中小企業未對職工進行過任何形式的培訓。由此來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學歷層次不高,崗位培訓缺乏, 高層次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缺乏,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整體素質不高、結構分布不合理的狀況比較嚴重。特別是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比重很小, 真正精通管理、技術等重要方面的人員更少。由于技術人才和專業管理人才缺乏, 導致企業缺少對市場的預測和把握能力, 造成生產的盲目性。
2.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流失嚴重
隨著市場競爭機制的不斷完善和人才流動性的增強, 大中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之間的人力資源競爭空前激烈。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國外企業不斷登陸我國,不斷挖掘本土人才,加劇了人力資源的競爭。這些都構成了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流失的外因。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完善, 導致人力資源與企業發展戰略不匹配,人事任用不當, 績效考核體系、員工薪酬制度、激勵機制等存在缺陷, 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致使中小企業人才流失。據相關部門的統計, 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流失率高達以上, 大大超過了一般公認的的警戒線。
三、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原因
人力資源危機的原因一般都是極為復雜的,它往往與企業發展歷程、經濟體制、產權界定、股權糾紛、經營策略、激勵、約束機制是否合理有效、工作安排是否合理、員工特點以及企業文化氛圍等因素有關。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的起因主要有:
1.企業戰略目標不明確,人力資源規劃欠缺
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缺乏戰略目標規劃,更甚于部分中小企業短期目標都不明確,即使存在戰略目標,也缺乏可行性的與之匹配,這就直接導致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缺失或者是無效,導致企業在人才儲備、人才招聘方面缺乏計劃性和前瞻性,導致企業人才危機隱患的存在。
2.公司人力資源工作停留于人事工作階段,缺乏現代人力資源工作思想
綜合對大部分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工作的分析,發現部門工作主要停留于員工出勤、勞動合同簽訂管理、保險等事務性工作,而很少涉及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薪酬激勵等工作。
3.崗位職責、職位體系設計欠缺或不科學,導致人才需求不明確
崗位職責是企業員工招聘的和考核的主要的重要依據,大部分中小企業目前崗位設置不科學,員工工作職責不清晰,導致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自身定位不清晰,工作目的性和重點不明,挫傷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動力。崗位職責不明確,使得企業在人才招聘和培養過程中沒有明確的目標,導致最終與企業人才需求目的不符。
4.考核、激勵及薪酬體系不合理,導致員工對歸屬感和公平性得不到滿足
績效考核是大部分發展中的中小企業面臨的難題之一,合理有效、科學實用的績效考核制度是中小企業的期望,但是目前大部門中小企業考核制度缺失或者考核制度受到員工的抵觸,最終導致考核流于形式或者是與預期結果背道而馳。由于中小企業發展較快,在薪酬激勵體系方面制度不夠健全或者尚未建立,對員工的薪酬和激勵措施隨意性較強,導致員工心理上的歸屬感和公平感得不到滿足,最終導致人才的流失。
總體上來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主要是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制度缺失,人力資源規范化欠缺,導致人力資源各方面工作不能有效開展,是的人力資源危機貫穿于人力資源工作各個環節。
四、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防范對策
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的防范需要從危機的識別、預警和應對上進行,但目前許多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機制上不夠完善,所以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防范首先需要完善人力資源工作機制、工作流程和制度,為危機防范夯實基礎,從制度層面和管理基礎上為人力資源危機防范提供保證。
1.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機制
(1)梳理企業戰略目標,進行企業人力資源規劃
中小企業首先要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從而使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能夠根據企業發展目標進行合理科學的人力資源規劃,為企業人才儲備、招聘計劃、員工培訓等提供依據,從而避免在人才亟需時造成人才需求的危機。
(2)明確崗位設置、崗位職責
對企業內部各項工作進行工作分析,根據工作量、工作強度等進行定崗、定編,培養員工的專業程度,編制崗位說明書,對員工招聘提供依據,通過職責和權限的限定為員工績效考核提供依據,通過崗位說明書對員工素質的要求,促進員工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工作能力。
(3)構建完善職位體系,使員工明確發展目標
根據公司工作崗位實際情況,完善公司職位體系,使員工明確自身發展方向,能夠在企業產生歸屬感,減少員工流動性。完善科學的職位體系能夠使員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發展,在企業中不斷成長在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解決個人才的流動問題。
(4)構建完善科學的考核、薪酬激勵體系
中小企業需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合理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和薪酬激勵體系,通過制度的完善使員工的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考評,使員工感到公平公正,通過科學的考核和薪酬激勵體系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對企業的歸屬感,避免人才流失等危機的發生。
(5)加強相互溝通,進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
企業的管理層往往注重如何改進由上往下的溝通。使員工更容易下情上達和改進企業不同部門間的溝通,對于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十分重要。員工了解本身工作在整個企業所占的地位之后,將會提高工作積極性。
加強員工的溝通的同時,應該進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使員工能夠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能夠長期在企業中發展下去,能夠將自身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和留用。
2.構建企業人力資源危機防范機制
(1)加強危機防范意識
危機防范勝于危機處理,企業內部的一些小問題的積累,就會使企業逐步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機制。人力資源工作應該加強危機防范意識,通過日常工作中對小問題的識別和及時解決預防危機發生,建立危機識別的標準,通過及時進行問題的處理來防范危機。在企業的危機管理中,防范危機勝于處理危機,危機防范是成本最為低廉的危機管理方式。中小企業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防范措施。
(2)設立危機管理結構,制定危機管理計劃
中小企業應該設立危機管理的機構并制定危機管理計劃。中小企業的危機管理機構應該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機動靈活設立,適應中小企業的靈活性,但是能夠對危機做出快速反應。任何企業即便防范措施做的再好,也不能保證危機絕對不會發生。企業應該超前決策、精心策劃出全面的危機管理計劃,以便一旦危機真的來臨時能夠從容面對。
危機是企業發展的威脅,也時企業的機遇。從危機中得到的教訓往往是深刻的,而從危機中獲得的經驗也往往是非常寶貴的。危機過后,企業如果能夠吸取經驗和教訓,從危機中發現自身弊端、看到自身應該改進的地方,采取措施為今后的發展掃除障礙,那么,危機就有可能成為企業的轉機。
3.建立企業人力資源外部聯動機制
中小企業在人才吸引力方面處于一定的劣勢,但是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對外部變化有迅速的反應能力。為了保留和吸引才,防范人力資源危機在企業中發生,企業應該健全對外部信息的聯動反應機制。
(1)行業內企業人力資源資源信息的及時收集
行業內人才是企業的重要資源,同行業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優秀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競爭,中小企業應該能夠時時對行業內人才供求信息、薪酬待遇的變化等進行跟進,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相應調整讓人力資源政策,避免因行業環境的變化導致人力資源危機的發生。
(2)政府政策的及時反應
中小企業在制定人力資源政策和制度時候需要與政府法規政策相結合,政府部門會根據經濟形勢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政策或標準的調整,同時對企業相應政策做出要求,中小企業需要及時做出政策的調整,否則可能導致人力資源危機或者違規違法等現象,中小企業應該健全相應職能,能夠對政府政策做出快速反應,在調整政策的同時能夠利用政策吸引優秀人才。
五、結論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危機是大部分中小企業都面對的問題,發展的一定程度將成為約束企業發展的瓶頸,企業應該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不斷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機制的完善,危機管理機制的健全對危機進行防范,通過危機防范工作鞏固企業管理基礎,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延智:企業危機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2]佘廉:企業預警管理[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3]王林 唐曉東:經濟波動與企業預警[J].經濟體制改革,2000 (2)
[4]林鏑 劉曉霞:基于HACCP原理的危機預警機制構建[J].當代經濟,2006(12)
[5王發清:淺論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管理預警系統的建立[J].企業改革與發展,2005
[6]惠青山 何花:人才流失危機的預警系統構建與風險管理[J].人才資源開發,2005(4)
[7]羅帆 佘廉:企業組織管理預警系統評價指標的權重及綜合評價[J].中國軟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