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國是世界上保險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擁有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本文通過介紹美國保險業混業經營發展概況、美國的保險監管體制、美國保險監管的經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和建議,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保險混業經營之路。
[關鍵詞] 美國 保險業 混業經營 借鑒
一、美國保險業混業經營發展概況
美國是世界上保險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擁有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保險市場規模世界第一。美國保險市場呈壟斷競爭格局 ,創新活動十分活躍。美國的保險監管主要由各州負責,并以償付能力監管為重點。美國的保險業務分人壽與健康(包括人身事故)保險、財產與災害保險兩大類。截至到1997年底,全美境內有7900家保險公司,年保費收入6885億美元,保險從業人員230萬,保險總資產3.4萬億美元。 保險業在美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為個人和團體提供規避風險的擔保,又可融通大筆投資資金。保險業在金融資產中占有較重要的比例,如:1997年人壽保險資產達1萬億美元,占到私人性質養老金的1/4。
隨著美國1999年的《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的通過標志著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混業經營體系的建立,從我國保險業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國有保險公司盈利性不強,風險管理水平比較低,對風險的控制能力也比較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行混業經營首先考慮的是行業內部的風險性和安全性,確保金融安全仍是現階段的首要任務,混業模式的選擇也應該體現安全性這一最根本的要求,其次再來考慮效率,如果從這一原則出發,美國的金融控股集團模式是一種比較適合我國的選擇。
二、美國的保險監管體制
1.美國保險監管體制:雙重管理,嚴格監管,適度放松
(1)州與聯邦的雙重監管體制。1945年美國聯邦議會通過《麥卡倫#8226;佛格森法》,規定保險業的基本管轄權在于州政府,而聯邦政府站在監督者的地位,該法劃清了州與聯邦之間的管轄權,美國各州享有保險立法的權利,并有自己的保險法,有權對轄區內的保險機構實行有效監管。在州法律未涉及的保險領域,適用聯邦法律。
(2)各州保險局和全美保險監督官協會。美國的各州均在政府機構內設立了保險局負責保險監管事務,局長成為保險監督官。聯邦保險局與各州保險局之間的關系不是隸屬關系,而是平行關系,各司其職。為了對美國各州的監管體制進行協調和加快統一化進程,1871年美國在紐約成立了全美保險監督官協會,該協會的成員大多數是各州保險局的局長。全美保險監督官協會的主要職責是討論保險立法的有關問題,并擬訂樣板法律和條例,供各州保險立法參考。各州保險局還建立了監管信息的通報制度,以便加強對保險機構監管的洲際合作。
(3)營業許可
美國各州的保險法都對保險公司成立的必要條件做出了規定,包括公司名稱、組織方式、最低資本發起人的資信狀況等等。公司的設立必須首先通過州政府的批準,然后還要獲得州政府的業務經營許可才能開業。
(4)確保財務的健全性。對財務健全性的監管
確保財務的健全性。對財務的健全性監管,事實上就是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監管,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最低資本要求。②責任準備金的累積規定。③投資的規定。④禁止人壽保險和非壽險兼營。美國有些州同意保險主體兼營人壽保險業務和非人壽保險業務,但是業務上必須分開計算。⑤限制投資其他行業。早期警戒系統。全美保險監督官協會為了提高檢查的時效性,并對財務狀況實施有效監督,設置了一種早期警戒系統。
三、美國保險監管的經驗及其借鑒
1.保險監管必須在法律框架下進行。這是國際保險監管的基本準則。現代保險自14世紀產生以來,財產保險,人身保險、責任保險、再保險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各國法律也都賦予監管部門規范明確的職權,而保險監管部門也在法律賦予的職責范圍內行使使命。同時,各國還非常重視監管信息的充分與透明,如英國監管部門每年都向社會公開保險公司報表資料,這也是我國監管制度中應充分借鑒的。
2. 保險監管的根本任務是保護被保險人利益。如美國在監管部門的職責中明確表示:保險監管要維護保險市場的信心,增進公眾對保險產品的了解,保護消費者利益等。
3.保險監管的核心內容是償付能力監管。美國是將保險公司的風險劃分為投資風險、信用風險、承保風險和表外風險四類,按不同的系數或權重計算出最低風險資本要求。為保證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世界各國都對保險市場準入和保險公司的資本金進行了嚴格的規定。
4.防止市場惡性競爭應是保險監管的重要目標。美國把反壟斷和制止破壞性競爭作為保險監管的重要內容。同時,把無序價格競爭,把價格降低到無利甚至虧損水平以搶奪市場的惡性行為納入保險監管的重要內容。總之在完善和構建我國未來的保險監管體制時,我們必須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在目標定位上,我們要立足中國屬于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實際,既不照搬照抄發達國家的監管體系,也不全部標新立異,另搞一套,而應從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需要出發,適當借鑒成熟經驗,循序漸進地建立具有本國特色的監管體系。
參考文獻:
[1]江生忠:《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2]李殿君:《保險業九大課題》[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5
[3]何惠珍:《中國保險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5
[4]王銀成:《中國保險市場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
[5]孫祁祥:《中國保險市場熱點問題評析》[M].年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