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市場經濟是運用價值規律,供需規律和競爭規律的基本方式來配置資源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社會消費的性質和特點。因為人們有無消費資料以及擁有的消費資料數量的多寡和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消費的水平和消費的結構,體現著消費的社會性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根據體育消費的基本特征表現,以及影響體育消費的,提高體育消費意識,促進體育消費的提高。
[關鍵詞] 市場經濟 體育消費
一、體育消費的形式
1.體育消費的自主性。社會主義社會勞動者不僅在生產領域行使生產資料所有者和主人翁的各種權利和職能,而且在整個社會生活過程中充當主人,行使消費資料所有者和主人的各種權利和職能,當家做主地進行各種個人生活消費,從而使社會主義體育消費具有自主性的特點。自主性的體育消費表明,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勞動者的體育消費不是隸屬于某個階級或某個社會集團獲取私利的手段,而是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客觀需要。
2.體育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同步性。體育消費與經濟同步增長是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發生作用的重要體現。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要求組織經濟活動,最主要的就是要正確處理好積累與消費、生產與生活的相互關系,努力做到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消費水平。所以體育消費與經濟同步增長的過程,就是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實現過程,也就是人們物質文化娛樂生活不斷滿足和提高的過程,因此體育消費的增加與經濟增長同步進行,是社會主義體育消費的一個重要特征。
3.體育消費的商品性。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比較低,商品經濟不發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征。商品經濟條件下的各種消費行為,主要是通過對商品的消費獲取實現的。商品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的固有屬性,無論生產資料還是消費資料都是商品,都必須通過市場交換才能進入消費領域。從體育部門來說也是這樣,體育部門的改革要引進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體育場館從行政型管理向經營型管理的轉變,其實質就是要求人們承認和接受體育部門的產出是商品而不是產品,也就是說,不僅是和體育有關的產業部門提供的體育消費品是商品,而且體育產業部門所提供的勞務或服務消費品也越來越多地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場上出現,這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體育消費很大部分必然表現為商品性體育消費。
二、體育消費的分類
1.觀賞型體育消費。觀賞型體育消費,就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入場券、門票,以觀看、欣賞達到視覺神經滿足為同的的各種消費行為。如觀看各種體育比賽、體育表演以及各種和體育有關的影視錄像、展覽等。這種觀賞型體育消費者大部分是真正的“球迷”。
2.實物型體育消費。就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和體育活動有關的體育實物消費資料的消費行為。如購買運動器材、運動服裝、運動飲料以及各種體育報刊、雜志、圖書、畫冊等。這種實物型體育消費者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為了直接參與各種體育活動而購買各種體育運動器材、運動服裝等體育實物消費資料。另一部分則是為了增加“動口的素材”,了解體育的動態而訂閱各種體育報刊雜志。也有的是為了顯示對體育的偏愛而購買各種體育實物消費資料。這部分人一般不直接參與體育活動的行列,但也屬于“體育消費者”。
3.參與型體育消費。參與型體育消費,就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和體育活動。有關的體育勞務或服務消費資料的消費行為。如為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健美訓練、健康咨詢等所支付的各項費用。參與型體育消費者,一般來說在其參與過程中,直接消費了有關部門所提供的各種體育勞務或服務消費資料。因此參與型體育消費者,其參與過程就是消費過程。
三、結論及建議:
1.進一步加強人群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引導更多人群參與體育消費。雖然大多數人群具備了體育消費的條件,其中相當部分人群已具備良好的體育意識,并有體育消費行為,但處于較低的水平。體育消費觀念淡薄,體育消費意識較差直接影響了人群的體育消費水平。加強對人群體育消費觀念和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讓人群理解體育消費是滿足健康需求的主要消費形式,是提升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接受“花錢買健康”的現代體育消費觀念。
2.不斷開發體育市場,提高體育消費品的質量和水平。體育產業的開發應以人群的體育消費需求為導向,既然人群有健身娛樂和自身發展的需求,體育市場的定位就應該以健身娛樂和競賽表演為重點。健身娛樂業很受人群的青睞。但是從市場的要求來看高校體育產業要吸引更多的人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要不斷提高體育競賽水平,完善體育鍛煉的服務設施和功能,開發人群感興趣的健身活動、娛樂內容,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還要充分考慮人群的經濟承受能力,盡量使人群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享受到物美價廉的體育服務。
3.加快體育設施的建設。體育設施是體育消費的關鍵問題。應繼續加大投入,也可運用市場機制,聯合社會力量興建體育健身娛樂場所,以合理的價位和優質的服務滿足人群的體育消費。
只有人們認識到體育能提高包括身體素質,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在內的個人素質,才會去從事體育活動;只有認識到體育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人體力強盛,精力充沛,青春永駐,才會進行體育消費。有了健康觀,再對體育消費的作用和功能有較全面的認識,就會形成強烈的體育消費意識。群眾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是個細致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廣大體育工作者做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李 明:體育產業學導論 [M].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01.7
[2](美)卡特 羅維爾: 經營體育:美國體育領袖的商業之道 [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
[3]張發強:體育經濟漫談 [M].世界圖書出版社西安公司 2000.8
[4](美)利茲 (美)阿爾門: 體育經濟學 [M].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2
[5] 楊升平:淺談體育消費能力的培養 [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