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責任投資它要求投資者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需要顧及經濟、社會、環境三重因素。在社會責任投資中,投資對象的篩選成為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通過研究美國和歐洲的養老基金社會責任投資的篩選標準來為中國社會保障基金進行社會責任投資所采用的篩選標準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 養老基金 社會責任投資 篩選標準
一、社會責任投資概述
美國的社會投資論壇這樣描述社會責任投資:社會責任投資(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簡稱SRI)是這樣一種投資過程,即以負面(如將違背道德或倫理標準的煙草、軍火、賭博等行業剔除在投資組合外)和正面(即依照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和員工健康與安全、多元化和人力資源政策、人權等標準發展起來的一系列標準來篩選投資對象)的投資篩選方法,在依照嚴格的金融分析框架內,考慮投資的社會和環境結果或影響。
二、美歐養老基金的責任投資篩選標準比較
從2008年歐洲可持續投資論壇(European Sustainable Investment Forum,EuroSIF)研究報告來看,2008年,全球社會責任投資總額為49632億歐元,將近5萬億歐元。其中,歐洲社會責任投資在全球社會責任投資的市場份額中占比最大,為53%,美國其次,為39%。社會責任投資市場是由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組成的,其中,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影響社會責任投資市場發展的主導力量。在美國2005年的機構投資者中,養老基金和退休基金所占比重最大,為52.64%。在美國,如果一個資金管理公司不擁有一個SRI基金的話,那他在美國的養老市場就處于不利地位。歐洲尤其是英國、荷蘭等國情況大致相同。由此可見,養老基金目前已是歐美社會責任投資市場中最大和最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
1.美國養老基金的責任投資篩選標準
社會責任思想起源于美國,社會責任投資實踐在美國也是發展最快的。根據2007年美國社會投資論壇的報告,1995年,美國社會責任投資只有6390億美元,到2007年,已經增長到2.71萬億美元,漲幅達到324%。
目前美國養老基金的責任投資篩選標準主要有三種:第一,社會篩選(Social Screen),可分為肯定篩選與否定篩選。肯定篩選又稱積極篩選,是指選擇那些在環境保護、地區貢獻、企業道德上做得成功的企業作為投資對象,否定篩選是指把不符合社會責任要求的企業排除在投資范圍之外的做法。第二,股東參與(Share-holder Activism)。通過購買企業股票成為股東,以股東身份積極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股東可以通過電話、信函、同管理層見面等形式實現股東與公司的對話。還可以就一系列問題向公司管理層提交股東決議書,如要求公司或企業披露其發展規劃、用工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員工發展機會是否均等等,有的決議書還要求公司披露生產活動與全球氣候變化是否有關,并要求公司管理層的收入要與公司的社會表現掛鉤。第三,社區投資開發(Social Investment)。通過投資社區發展金融機構來為中小企業和重要的社區服務提供貸款達到促進企業成長、幫助社區人們發展經濟以及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的目的。這三種投資方式經常多種并用,以形成最佳的投資篩選組合,獲取最大的利益。
2.歐洲養老基金的責任投資篩選標準
歐洲可持續投資論壇研究報告顯示,2005年歐洲社會責任投資總額在10330億歐元左右,而在2008年,歐洲有近26650億歐元投資于各種方式的社會責任投資,兩年間增長了102%,除去物價上漲等因素,實際增長率為85.5%。論壇2008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僅僅就狹義的社會責任投資來看,機構投資者的投資份額占整個歐洲社會責任投資市場的94%,而個人投資者僅占6%。在機構投資者中,養老基金所占份額最大,其次是慈善組織和教會機構。
歐洲社會責任投資策略分為核心的社會責任投資篩選和拓展的社會責任投資篩選。核心的社會責任投資篩選包括負面篩選(道德篩選)、正面篩選(行業內優秀企業篩選、社會責任主題基金篩選)和正負面結合的組合篩選。拓展的社會責任投資除核心的社會責任投資篩選以外,還包括簡單篩選、股東參與以及一體化投資。
三、美歐篩選標準的選用對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的借鑒意義
1.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概念
在中國,社會保障基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社會保障基金指的是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所操作的資金,主要作為戰略儲備之用,而廣義的社會保障基金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它既包括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所操作的資金,又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計劃內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里的基金、還包括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中的企業年金及其他社會保險基金。本文主要指前一種概念。從2007年底開始,9個做實個人賬戶試點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納入全國社保基金統一運營,作為基金權益核算。
截至到2009年12月底,全國社保基金會管理的基金資產總額為7765億元,比上年增長38%。其中,基金權益7429億元,負債336億元。2009年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多渠道增加全國社保基金,當年全國社保基金增加825.9億元,其中,國有股轉持和減持共647.7億元。
2.美歐的責任投資標準對中國社會保障基金責任投資的借鑒意義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社會責任投資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沒有一個系統的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制度設計;沒有專門約束規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法律法規;只有部分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定期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只有一個成立時間很短的社會責任基金——興業社會責任基金。借鑒歐洲和美國的養老基金投資篩選標準,我們可以設計出一個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的篩選標準:
社會責任投資發展的早期,一些國家的養老基金熱衷于使用負面篩選來選擇自己的投資方向,但是這種方法大面積的排除投資對象,容易改變部門或地區的投資格局從而增加投資風險,影響其績效表現。因此,負面篩選標準的權重不應過大,作為一個輔助性的考慮標準即可;隨著社會責任投資的發展,正面篩選標準系統性地運用在大量的公司及慈善組織中,并獲得了一致好評。但是,這種篩選方法的弊端在于,無法保證其績效。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的根本性目的在于保證其具有穩定的長期性收入,如果無法保證其基金收益率,選擇社會責任投資也就成了無本之木;在這種情況下,行業內優秀企業篩選應運而生。在這里,筆者認為有必要將行業內優秀企業篩選單獨列作一個標準并賦予最大的權重,主要還是因為這種篩選方法能夠使基金的投資收益率在一個相對有保證的范圍內;股東參與不同于其他幾個篩選標準,后者僅僅是被動地選擇投資或者不投資某家公司,而股東參與可以以股東的身份從企業內部對企業施加影響,促使其履行社會責任。
以上幾種篩選標準不能孤立使用,要結合使用,才能使投資收益最大化,使社會保障基金成為既保國民,又保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雙保險”基金。
參考文獻:
[1]Eurosif European SRI Survey, 2008
[2]Steve Schueth.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3
[3]王江姣:論社會責任投資[D].2008年11月
[4]楊大梅 肖玉超:國外NGOs的社會責任投資戰略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軟科學,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