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如果安逸的生活過得太久了,會產生惰性,缺少積極上進的思想和竟爭的意識;一個企業如果總是一帆風順,就會生活在自滿的旋渦里,缺少危機意識,就象水里的青蛙,不知危險的來臨,隨著溫度的升高,一步步走向死亡;象關在籠中的猛虎,習慣了食來張口的生活,一旦放入大自然,就失去了覓食的本領,結果卻活活餓死。現在有很多員工盲目樂觀,沒有危機感,考慮不到市場的殘酷和存在的風險。那么怎樣讓每個員工都有危機意識,自覺的防范危機,駕御危機,當危機到來時,做到臨危不懼,坦然面對呢?危機預防是涉及到人員、管理、技術、設備和環境多個方面的因素,關系到企業整體素質的綜合性工作,因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提高和學習。
一、企業危機的事前預防
1.尋找機會、確立優勢,樹立核心竟爭力
管理哲學永恒的亮點在于:把面前的每一事件均視為一種機會。在動態中在不平衡中取得平衡,在逆境中變劣勢為優勢,才是真本領。所以我們說戰略思維很重要的體現在于面對突發多變的內外因素變化,如何進行決策。核心競爭力需要從經驗、知識特別是個人閱歷以及社會、企業的各種制度和價值觀中產生,更需要從個人修養和反思、總結、吸納、創新中產生。特別需要指出,無論是競爭力還是核心競爭力,都需要細分,至少在功能和研究上如此。往往這些細微的競爭力差別,在大家都差不多的時候,會使企業差距巨大。擁有核心競爭力或比較優勢競爭力不是為了死亡性競爭,而是為了企業的更大發展和民眾、國家的福利與安定。
2.樹立超前意識,加強信息的搜集和利用
隨時搜集關于大企業與大集團的改革、整頓、內部管理的信息資料,學習它們的先進辦法,搜集市場上產品的價格行情,關注產品價格浮動的規律,建立提前預警機制,避免企業受到市場價格浮動沖擊,使企業在危機來臨時坦然面對,使企業免受巨大損失。危機管理中心主要從服從企業戰略出發,識別各個部門內部、外部潛在的危機,捕捉危機前的征兆性的信號,將歸納的潛在的導致危機產生的信息規類編號,建立到危機管理信息資源庫中,并定期對以往國內外產生危機的企業現象進行多渠道、多方向、多性質的判別診斷,形成系統的危機信息,并以前者的經驗建立相關的管理方案,加入并補充到危機管理信息庫中。信息庫的建立是一種戰略的思維,能夠起到培訓和預警的作用,對企業戰略的順利開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3.建立危機管理機制,完善危機管理制度
(1)設置專門的危機管理機構
任何公司都需要有危機管理的措施,唯一不同的是根據企業性質和大小,其實施情況有所變化。無論怎樣,我們都要抓住問題的關鍵,那就是組建危機管理小組來制定或審核危機處理方案及其方針和工作程序。
(2)制定危機管理計劃
為了有效地實現危機的預防和處理,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的危機管理計劃,規定危機中各個危機管理小組成員和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分工與職責,以便約束員工的公關行為,保證危機管理方針、政策、措施的有效實施。當然,光有計劃還不夠,關鍵還在于執行,因而還需要關注計劃的具體執行和執行情況的檢查。
(3)定期進行危機處理訓練
加強對危機處理應急隊伍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教會員工如何面對危機,如何化解危機,是很多企業戰勝危機的基本經驗,畢竟依靠員工的力量是企業危機管理最便捷的途徑。每次危機模擬訓練結束,應對演習情況進行全面的總結匯報,判斷企業是否完成了計劃規定的技能和知識的培訓、獲得了多少有關危機處理的新技能和新知識,以便能知道企業的優勢在哪里,弱點是什么,哪些方面還有待提高。
4.危機的關鍵在于預防,把危機消滅在萌芽狀態
對企業管理者來說,要想科學有效地解決企業遇到的各種危機,就要對企業危機有透徹而深入的認識,樹立起科學的危機觀。科學的危機觀,不僅反映了企業的業務素養,而且也是策略化、實效化、藝術化處理危機的保障。企業要使每一個員工從思想上做好應對各種危機的準備,樹立全員危機感,這關鍵是要開展危機教育,讓全體員工都了解危機的特征和危害,增強他們的危機意識,幫助他們形成優化自身行為、預防各種危機的思想。企業可將危機理論指導、危機發生情況和相應的處理措施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編成危機管理計劃手冊,配發給每個員工。讓全體員工對出現危機的可能性有足夠的了解,使其警鐘長鳴。全員的危機意識能提高企業抵御危機的能力,有效地防止危機的產生,即使產生了危機,也會通過員工的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處理危機的基本程序
1.組織企業領導深入現場,了解實際情況
企業組織在遇到危機時,不能聽之任之,而是要立即調查情況、制定計劃以控制事態的發展,這是危機處理中最為關鍵的第一步。為了顯示組織對危機的關心和重視,組織的主要領導人不但要馬上對外發表聲明,而且,條件允許的還要親自出馬。這樣容易緩和企業組織與公眾的對抗情緒,得到公眾和媒介的諒解和尊重。
2.分析發生原因,制定危機處理方案
在危機處理時,首先應該組織有關人員、尤其是專家參與,成立危機處理小組,對危機的狀況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何在?危機發展的狀況及趨勢如何?受影響的公眾有哪些?危機信息對外擴散的發布渠道和范圍是怎樣的?綜合以上問題,制定危機處理的方案,即如何對待公眾、如何對待媒介、如何具體行動等。
3.妥善解決危機造成的后果,維護企業信譽
維護企業的信譽,這是危機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危機的發生勢必會對組織的信譽帶來一定的影響,使組織形象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盡管危機得到妥善的解決,但并不意味著危機的結束。組織特別要做好危機善后工作,要通過大量細致入微的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總結經驗教訓、做出相應的人事調整和組織機構調整、處理有關責任人、增強企業對抗危機的免疫力等),來彌補因危機造成的各種損失,從根本上改變公眾對組織的不良印象,恢復和重建良好公眾形象。只有當企業的公眾形象重新建立起來,企業才真正轉危為安,企業危機的解決才達到了完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