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北京市第十九中學的大門,只見環形影壁上嵌有兩行醒目的校訓:“培養中華民族之元氣,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焙髞砹私獾健芭囵B中華民族之元氣”正是十九中前身“培元”女子教會學校名稱的由來,出自我國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語錄。追溯十九中的歷史沿革,自然是內涵豐厚,品質不凡。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有著近100年歷史發展脈絡的十九中學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抱定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朝著建設全面優質理想學校的目標邁進,走得有聲有色,令人矚目。
特色辦學 幸福課堂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家興旺;教育部頒發的《教育發展規劃綱要》就提出:“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材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一個學生,促進每一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看來“以人為本”的基本理論同樣落實到了中小學生身上,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非常有好處,就如同一株幼苗找到了適合它成長的土壤。這份綱要還特別強調學校要“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就是在這樣一個良好的環境中,針對目前我國教育界普遍存在的心理培養與教育方面的問題,找到了一個特色辦學、科學發展的突破口,那就是大膽推出了“關于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決定”。這在北京市的中學里是一個創舉,對學校的發展,為培養孩子一生的幸福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以實現十九中“培養出一大批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潛力顯現、發揮優勢、學有所長、奮發向上并具有國際眼光的人材”為目標,在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全面實施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創造符合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和心理環境,首先著力打造“幸福課堂”。老師幸福地教、學生幸福地學。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與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不可重復的生命體驗,閃現著最真實的人生活力,流淌著最精彩的生命激情;讓課堂洋溢著幸福,是老師們價值的追求。老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更要創造一種充滿希望和快樂的氛圍,做一名給學生帶來快樂和幸福的使者。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學校將專門組織力量制定“幸福課堂”的實施方案,界定“幸福課堂”的內涵,研制以“幸福課堂”為核心的教師評價標準,盡管孩子們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幸福標準,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教學中師生雙方都感覺快樂而有收獲。
余曉靈校長介紹說,學校已經啟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這項工程,經過認真細致的準備,于2010年5月27日下午在大禮堂召開了隆重的啟動儀式,邀請了相關專家、學生家長、媒體朋友一共200多人參加儀式。
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
當前社會,人們普遍感覺心理壓力增大,不管是政府公務員、企業管理者,還是單位員工,甚至大學生都存在這個問題。最極端的是某企業連續發生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其背后原因也許多種多樣,但根本的核心還在于心理承受能力健全與否。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孟萬金教授經過多年研究,推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該理念在繼承和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之上,針對傳統病理式、問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以積極心理健康、積極心理治療、積極心理學、積極教育諸方面思想和實踐為直接源泉,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從積極方面入手,用積極的內容和積極的方式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克服心理與行為問題,開發潛能,減負增效,塑造人們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為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和創新指明了方向。北京十九中學的各位校領導具有遠見卓識,為了孩子幸福人生考慮,很快接受了這一理念,并在全校范圍內著手推廣、實施。
該理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最大創新之處在于提出了:沒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將“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擺在了“克服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前面,主張通過積極、主動的發展來化解問題。在學校里可以對孩子適時地增加挫折教育,要讓孩子接受鮮花美麗,但其柄莖上也許有刺,一不小心可能會扎手。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關系其一生的生活品質,學校領導為了將這項工程深入、廣泛地開展下去,特成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小組”,聘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心理咨詢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等七人為專家組成員。并號召全校各年級、各部門、各學科要主動爭取或接受專家的指導與幫助,以增強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
傳統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雖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也暴露了固有的問題,不得不引起人們對教育的反思,尤其是心理素質教育,傳統的問題式、病理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方向性的問題,教育工作者應該從積極的角度、友善、陽光的角度重新找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由此學生的“心理品質”、“心理素質”被廣泛受到重視,孟教授所在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及時推出了“積極的心理品質”這一課題,通過對學生的抽樣調查和科學分析,建立了數據庫,制定了測評軟件,從學生的創造力、求知力、領導力、合作力、真誠、執著、友善、謙虛等15項積極心理品質構造一個積極的心理維度概念,希望從孩子的認知力量、情感力量與公民素質力量等六個方面建立一個綜合的測評系統。說得具體一點,積極心理品質應當體現在人們“感恩、勇敢、堅強、樂觀、信念”的精神層面上。
此次十九中實施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就分別給老師、家長、同學制定了執行的標準;其中對同學們提出的十條倡議中就把“微笑迎接晨曦、感受生活陽光放在前面,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明晰學習目標,主動愉悅身心,密切師生之情,在美好的情感中獲得力量,發展個人優勢,讓生活充滿了希望和信念,讓學生自身感到生活的美好、學習的快樂,心理哪會再有陰影?積極的心理品質需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十九中的老師在這項心理工程中給自己的定位是“保持樂觀心態、激發心靈力量、播撒師愛陽光、享受幸福瞬間”,培養孩子的健康積極的心理品質就是為孩子幸福一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位家長在這項心理素質的培養中首先要擁有積極的心態,通過一言一行更能觸動孩子的心靈,為培養獨立、自尊的優秀品質,應該給予孩子獨立空間,傾聽孩子心聲,做學習型的家長,學會與孩子一起幸福成長。
培養中華民族之元氣,樹心理品質之典范!我們相信十九中開展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如此專業品質的專家隊伍指導下,在全校師生、家長的辛勤培育下,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如一朵花蕾,盛開在金秋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