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將承認大陸41所大學的學歷;大陸學生最快從2011年3月起可赴臺灣大學就讀;不過他們仍得參加高考,之后才可以向臺灣的大學提出申請。
2010年8月19日,臺灣立法機構通過包括《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大學法》和《專科學校法》在內的“陸生三法”,到臺灣上大學成為一種新的選擇。但“陸生三法”也對大陸的學歷、學生做出了一些限制,如不承認大陸醫學專業學歷、不允許大陸學生在臺打工、本科學生只能就讀私立學校等。
臺灣前“立法委員”、新黨前主席謝啟大女士在接受《小康》雜志采訪時,對“陸生三法”有如下解讀:
《小康》:您對“陸生三法”獲得通過有何評價?
謝啟大:現在兩岸人民有越來越強的交往需求,“陸生三法”獲得通過總的來說是為了適應這個需求,同時也說明臺灣對大陸變得更加開放。我認為大陸學生到臺灣學習可以加深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
另外,臺灣年輕人口的數量近年來有所下降,一些私立大學雖然師資力量并不差,但生源卻在減少,這些學校也需要大陸的學生。
《小康》:為什么大陸醫學專業的學歷不被承認?
謝啟大:這和臺灣的歷史、現實都有關系。醫科是臺灣大學水平最高的專業,可以說臺灣學醫的都是學習最好的年輕人。不過,臺灣的醫科分數很高,學費很貴,要學成出師很艱難,因此醫生收入也比一般工薪階層高不少,這也是臺灣年輕人向往醫科的一個重要原因。
大陸有很多大學和很多專業都是非常好的,但就醫科而言,大陸與臺灣還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在臺灣考不上醫科但又想學醫的學生都來到大陸學醫,如果對目前大陸醫學專業的學歷加以承認的話,對于在臺灣學醫的人有些不公平?,F在臺灣也開始出現醫生過剩的情況,所以承認大陸醫科學歷在短期內就更難以實現。
在臺灣到大陸讀中醫的學生很多,大陸中醫教學相較臺灣應當更強。所以臺灣沒有理由不承認大陸中醫學歷及通過大陸中醫師考試者的從業資格。未來臺灣應首先爭取在法律上承認大陸中醫學歷及從業資格,至少應準許據此資質的人參加臺灣中醫師證照考試。
《小康》:但是,據說臺灣幾乎承認所有國家大學的醫科學歷,“陸生三法”的相關限制是否存在對陸生的歧視?
謝啟大:有些國家大學的醫科可能確實不夠好,但是由于暫時難以分辨,臺灣也承認它們,所以就有臺灣同胞到那些國家學醫。但是,現在臺灣對這些國家的醫科學歷也有很大爭議,醫院對持這種學歷的畢業生也比較排斥,所以我覺得事實上,并沒有針對大陸。我個人認為大陸有些醫學院很好。
《小康》:只允許本科生到私立學校就讀,您認為是什么原因?
謝啟大:我覺得“陸生三法”對大陸學生的態度是歡迎他們到臺灣交流學習,而不是為他們提供教育保障或獎勵。臺灣的公立學校都是由政府補助的,如果公立大學向大陸本科生開放,他們享受到政府的補助,臺灣的學生就會受到排擠。事實上,現在大陸經濟發展非??欤箨憣W生并不是弱勢一方,很多人家中的經濟條件都很好。臺灣私立大學的質量并不差,而且學費和公立大學并沒有相差很多。所以我覺得這個規定不算是對大陸學生的歧視,也不會對大陸學生造成很大的傷害。
《小康》:“陸生三法”對此前取得內地大學學歷的情況是否有相關規定?對陸生在臺灣就業有何影響?
謝啟大:“陸生三法”不溯既往,也就是說此前的學歷不被承認,但這是不公平的。以前臺灣同胞在學歷不被承認的情況下能堅持到大陸讀書,這種勇氣非常值得欽佩,而且事實上,大部分人在學習過程中是非常努力的。此前的學歷仍然受限,原因之一在于有些人,特別是一些政治人物,在學習方面不夠用功,但是由于大陸方面會給他們一些優惠政策,所以也能取得大陸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所有學歷都承認是不可取的,不過所有學歷都不承認也不公平。我覺得應該通過考試對他們的學歷進行認定,符合標準的就應該予以承認。
但我不認為大陸學生需要在臺灣就業,因為現在市場在大陸,很多在大陸學習的臺灣學生也是為了畢業后在大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