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閑研究在國際上的亮相,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中國休閑產業正處在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中。中國休閑的未來,讓人充滿期待
2010年7月11日,瑞典哥德堡。4000多人穿梭在國際會議中心,無比寬闊的大廳顯得熙熙攘攘。
來自印度拉賈斯坦( University of Rajasthan)大學的伊莎#8226;穆迪教授是國際社會學協會第13分會休閑學分會的主席。見到《小康》雜志社社長舒富民,兩人來了個熱烈的法式擁抱。
這里是第17屆國際社會學大會——“變動中的社會學”現場,由瑞典哥德堡市政廳和瑞典哥德堡大學共同舉辦。穆迪教授與舒富民在這里是第三次見面。
作為休閑界的關注者,穆迪教授曾多次來到中國,并參加了在杭州舉辦的2008中國(國際)休閑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的2009年中國休閑與社會進步學術年會(國際社會學協會休閑研究委員會中期會議)。這兩次會議,都是由求是《小康》雜志社主辦,穆迪教授與舒富民社長也由此成為摯友。
本次國際社會學大會(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是國際社會學協會(ISA)主辦的四年一次的盛會。國際社會學協會建立于1949年,總部設于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康普頓斯大學,休閑學分會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次大會設置休閑專題組,由穆迪教授任專題組主席,主持分會論壇。7月11日至17日會議期間,來自各國休閑學界的學者代表展開了深入交流和討論。其中,來自中國的學者有31名,這彰顯著中國已經開始研究“休閑”這一課題,中國社會正步入“休閑時代”。
讓世界認識中國休閑
今年年初,舒富民接到主辦方邀請,就《小康》雜志評選的“中國十大休閑城市”及 “小康休閑指數”在本次世界社會學大會休閑學分會上發表演講。
自2006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新華每日電訊》頭版報道“休閑元年:‘休閑小康指數’標記中國變遷”之后,休閑,成為國人越來越關注的詞匯。提出小康休閑指數的《小康》雜志,在之后連續三年舉辦休閑論壇、“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推選活動,一次又一次引領著中國“休閑”的話語前沿,把世人的目光聚焦在休閑領域。
來自中國社科院的學者李培林、來自北大的教授吳必虎參加了本次大會。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馬惠娣、來自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的曹南燕教授、舒富民社長以及從事休閑產業的浙江多元集團董事長張堅等人,分別從不同角度在大會上介紹了中國休閑現狀。當舒富民在演講時談到中國每年有115天的休閑時間時,有國外學者立即提問:“這個天數如何統計出來?”舒富民回答:“這不需統計,這是中國的法定假日。”在座很多國外學者表現出驚訝表情。
國際學者對于《小康》雜志社每年推出的“中國十大休閑城市”,表現出極大興趣。舒社長向與會學者詳細介紹了這一套在實踐過程中逐漸確立的、以媒體為基本視角,兼具專業性的休閑城市評價標準。
學者們認為,這種評價標準相當科學,它糾正了在中國現階段環境下,休閑城市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唯經濟論取向。在評選過程中,將休閑設施、休閑環境、休閑文化作為重要因素,更把居民的休閑滿意度作為評價一個城市休閑標準的重要因素,從而為休閑城市的發展設定了清晰的人本導向。
不僅如此,《小康》的推選還重視公共休閑供給在城市休閑總供給中所占比重,在鼓勵政府加強城市公共休閑設施、服務建設的同時,進一步注入公民共享休閑發展成果的理念,以此推動休閑城市建設帶動民生改善的進程。最終,“中國十大休閑城市”引導著參選城市從旅游城市向真正的休閑城市轉型。
《小康》雜志社在“中國十大休閑城市”的評價標準中選取了“休閑文化”、“市民休閑滿意度”等主觀指標,以此促進城市更加重視市民的休閑感受,從而使城市真正具有完整的休閑功能和元素。
包括舒富民社長在內的諸多中國學者對中國休閑發展的介紹,特別是休閑城市評價體系的介紹,讓與會學者更深入地了解了“休閑”在中國的發展。
“沖浪為了工作,工作為了沖浪”
睜開眼睛看世界,不難發現,世界各國對休閑的研究已經走出很遠。
國際社會學領域知名學者Alan Law博士是加拿大特倫特大學(Trent University, Canada)社會系教授。他研究休閑旅游產業對于風景區當地居民生活的影響。Law教授 “沖浪為了工作,工作為了沖浪”的發言展示了發達國家對待工作的輕松態度。
作為最早在印度研究休閑學的學者,穆迪教授從印度阿育王時代的原始休閑學概念談起,探究了印度休閑概念的演變和休閑活動的發展脈絡。顯然,印度的社會階層的現實決定了各階層民眾不同的休閑特點。
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著名休閑學專家馬惠娣對中國農民工的休閑作了精彩的演講。日本東京的學者新島典子則研究了東京“貓咪咖啡館”的現狀。新島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分析,開設有貓咪供客戶玩耍的咖啡館,旨在讓客戶在與貓咪玩耍中,感受輕松愉快的休閑時刻。
對比發達國家對休閑細致入微的研究,發展中國家的“休閑”顯然受制于經濟發展程度。印度的休閑現狀基本反映了經濟和社會地位等級化差異的現實,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對休閑的研究和休閑產業的發展,也正處在日新月異和突飛猛進中。
資料鏈接
國際社會學大會(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是在國際范圍內社會學方面最有影響力的學術交流會議。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每次為期約一周,并由數十個學術分會組成。每個學術研究分會代表社會學的一個分支,比如休閑學、城市規劃學等等。而各個分會都會邀請社科相關領域內國際一流的專家和學者到場演講、探討。
第17屆世界社會會議主題為“變動中的社會學”(Sociology on the Move)。近4000名來自國際社會學協會的55個研究委員會、2個研究工作組、4個專題組的各國學者代表圍繞著“社會學如何更好地解釋世界變化”這一主題展開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