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幾年來,企業采用分期收款購銷商品的交易發展迅速,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越來越大地發揮作用。本文主要根據2008年11月10日國務院第538號令公布修訂的《增值稅暫行條例》和現行會計準則的有關規定,結合超過信用期限商品銷售交易的典型綜合案例,全面系統地論述超過信用期限商品銷售交易的會計處理。以便提高廣大企業會計工作者對超過信用期限商品銷售交易會計處理正確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 關鍵詞 ] 信用期限 商品銷售 賬務處理
企業購售商品通常是在正常信用期限內收付款項的,但也會發生超過正常信用期限購售商品,如果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且在銷售合同中規定的收款期限比較長,超過了正常信用期限。在這種情況下,延期收款的貨款就具有融資的性質了,其實質是企業向購貨方提供了信貸,企業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入,即現值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即終值借記“長期應收款”科目;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即終值和現值之差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對其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按照應收款項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金額進行攤銷貸記“財務費用”科目,作為財務費用低減處理。
例如:2009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購貨合同,甲公司從乙公司購入一臺需要安裝的大型設備。合同規定,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價款。該設備價款900萬元,增值稅153萬元,增值稅已用銀行存款支付。在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的3年內每年支付貨款300萬元,每年付款日期為12月31日。乙公司該設備的賬面成本600萬元。 款項均用銀行存款支付。假定甲、乙公司折現率為10%。 注:(P/A,10%,3)= 2.4869
乙公司的會計處理:
(1)2007年1月1日:
銷售價款的現值: 300×(P/A,10%,3)= 300×2.4869 = 746.07萬元
借:銀行存款 153
長期應收款—甲公司 900
貸:主營業務收入746.0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3
未實現融資收益153.93
借:主營業務成本600
貸:庫存商品600
(2)確定信用期財務費用和已收本金:

(3)2009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300
貸:長期應收款—甲公司3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74.61
貸:財務費用 74.61
(4)2010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 300
貸:長期應收款—甲公司3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52.07
貸:財務費用52.07
(5)2011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300
貸:長期應收款—甲公司3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27.25
貸:財務費用 27.25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08
[2]于小鐳:新企業會計實務講解.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