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越來越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重視。本文在分析技術溢出和吸收能力理論的基礎上,構建并分析了一個技術外溢與創新網絡模型,從技術外溢動機、整體外溢和內部外溢三個方面,歸納演繹了創新網絡對東道國提升吸收能力的機理。最后,從創新網絡的視角提出了提升我國吸收能力的政策建議。
[ 關鍵詞 ] 技術外溢 創新網絡 FDI
一、 問題提出
盡管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以下簡稱FDI)的技術轉移和外溢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各國FDI技術外溢的研究結果卻存在較大差異,主要原因在于溢出效應并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受投資動機、東道國自身經濟特點等多方面原因影響。國內外現有文獻對外商直接投資的溢出效應的概念、存在性、方向和影響因素等研究較多,近年不少學者開始從東道國角度出發,研究東道國自身的吸收能力對FDI溢出效應的影響作用,以及企業前后向的關聯對東道國吸收能力的影響(張永安等,2009),然而大部分研究往沒有深入研究企業關聯對吸收能力影響的機理。創新網絡作為一種創新組織形式,由于其具有集群資源共享、知識溢出效應、成熟的創新環境、創新人才的聚集及創新風險的分散等特性,己經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因而,從創新網絡的角度研究東道國對技術外溢吸收能力,既是對企業關聯的銜接和深入,更是開拓了該領域的一個新的視角,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技術外溢與創新網絡模型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所謂FDI的技術溢出效應是一種外部效應。具體是指由于內含的人力資本、研發投入等因素
通過各種渠道導致技術的非自愿擴散,促進了當地生產率增長,進而對東道國長期增長做出貢獻。創新網絡是為了系統性創新的一種基本制度安排,具有非正式和隱含特征的關系,網絡架構的主要連接機制是企業間的創新合作關系。王大洲(2006)則認為創新網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各個行為主體在交互作用與協同創新過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種相對穩定的、能夠促進技術創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關系總和。
本文從技術外溢動機、創新網絡整體層面的技術外溢和創新網絡內部的技術擴散這三個方面來建立模型。技術外溢動因是前提,它促使整體外溢的發在。內部外溢是建立在技術外溢動機和整體外溢的基礎上,同時又反向影響技術外溢動機和整體外溢,正是通過三者的相互影響,迫使外方母公司投入更多的技術,結合內部外溢的發生,使得東道國母公司更多、更有效率的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和吸收效果。
1.技術外溢動因
技術溢出方是掌握有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外商投資企業,整體技術水平較低的東道國企業成為技術溢出的潛在接受方。本文認為促使這種技術外溢實現的動因可分為兩種:一是外商投資企業與東道國企業之間存在的技術差距;二是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迫使外商投資企業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不得不持續引進較為先進的技術,從而確保技術勢差的存在。其中,技術勢差是產生技術溢出的必要條件。由于存在著技術勢差,具有技術優勢的外商投資企業,在與東道國企業發生技術和管理信息的交流時,其先進的技術會通過一定的溢出渠道,不可避免地滲透到東道國企業。
2.創新網絡整體層面
創新網絡整體層面的技術溢出效應是指,外資企業的技術溢出到東道國企業的創新網絡集群企業,促進了東道國企業技術能力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它的溢出渠道主要有市場競爭和技術示范以及人力資本流動,當然溢出存在的前提是外資企業與東道國企業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技術差距。
市場競爭的影響效應表現在,當外資企業的進入打破了原有的市場競爭結構時,本地市場上的競爭程度將變得更加激烈而復雜,從而對在同一行業中運作的本地企業造成了競爭壓力(奕永玉,2007)。這種直觀上的壓力,迫使東道國企業改善管理理念,加大技術投人,優化資源配置,從而推動當地技術水平的提高,這就表現為競爭環境促進了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同時,本地企業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又會進一步對外資企業形成競爭的壓力,這將迫使外資企業引進更先進的技術,來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從而又會引發新一輪的技術溢出效應。
模仿示范效應。外資企業進人東道國某一行業后,其現代的管理模式和先進的生產技術為外資企業創造了高額的利潤,同時也形成了與東道國企業間的技術優勢。為了抵制來自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當地企業就會模仿外資企業的先進技術以及管理方式,并通過“邊干邊學”逐步積累經驗,最終達到提高自身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的目標,從而獲得了技術溢出效應。
3.創新網絡內的技術外溢
創新網絡內的溢出效應是指外資企業進入某一創新網絡后,其網絡關聯的當地企業能獲益于外資企業的技術能力和管理經驗,從而促進技術外溢擴散的范圍,實現整個網絡資源的整合,形成一種協同創新的能力。內部外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習機制。創新網絡中企業依托網絡環境,從網絡中的企業那里獲得所需的知識,從而不斷擴充自身的技術能力基礎,這種學習又可以分為前后向企業之間的學習和同行企業間的學習、網絡中各行為主體間的學習。網絡內的知識傳遞通過學習,以技能和經驗的方式加以積累,構建具有產業集群特征的知識資源庫,實現共享及創新,最終形成強大的競爭優勢。
行業關聯。行業間的溢出效應可分為前向關聯溢出效應和后向關聯溢出效應。后向關聯技術溢出效應是指東道國企業通過向外資企業提供生產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他服務,建立起一種長期穩定的配套關系,從而提高當地配套企業的生產效率,并使東道國的現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前向關聯技術溢出效應是指,外資企業要想在東道國持續發展就必須得到當地配套企業的支持,這種配套關系可以較為有效地吸收技術外溢。
組織機制。創新網絡機制通過集成各成員的核心能力與資源等方面優勢,實現共贏的目的。創新網絡組織形式具有扁平化、靈活性和柔性的特點,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與競爭能力,能適應當今集群外部環境日益復雜、瞬息萬變的發展趨勢。合作各方基于共同的利益和信任,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動態合作的信息網絡形式、通過快速聚合相關資源,達到技術資源共享、費用分攤以及滿足市場需求的目的。
人才流動。人員的流動對促進創新區域的信息流通和人員重組有著相當大的作用。員工在集群創新網絡中的企業、機構及其他組織間的流動帶來了專業知識的傳遞和擴散,也加強了企業間非正式的關聯,創新網絡內部人力資源的高流動性也起到了強化網絡密度、增加傳播渠道的作用。人員的頻繁流動提高了創新企業與機構的邊界可滲透性,形成了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的動態網絡,有利于隱形知識的跨邊界傳播。
三、結語
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外商投資企業是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加并且成為當今世界國際間技術擴散的主要方式。我國正處于轉型經濟期,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發也習家相比還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充分有效的利用FDI所帶來的技術外溢效應,對于提升我國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我國必須充分重視FDI的技術溢出效應,系統研究技術外溢的產生機理,認真分析制約我國技術溢出的各種因素,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并進一步加強國內企業的吸收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大洲:企業創新網絡的進化機制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6, 24(5): 780-786
[2]奕永玉:跨國創新網絡技術外溢機制研究[D]. 湖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
[3]張永安付韜:集群創新系統中知識網絡的界定及其運作機制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 (1): 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