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當前政府部門提高行政效能、降低投資成本的一項新舉措。實施園區統一環境影響評價,可以有效降低各入駐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簡化相應環保行政許可手續,減少企業環境影響評價前期環節、縮短環評時限,為企業節省人力、物力、財力,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這對提高環評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實際,對環評和“統一環評”進行了對比分析,并提出了推行“統一環評”的對策和建議。
一、環評和統一環評的基本情況
1.環評的概念
環評是環境影響評價的簡稱,它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2.環評的分類
根據建設項目隊環境的影響程度,環評可分為三類。一是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它需要委托有資質的環評中介機構為企業編制,并需要通過報告書大綱專家評審會和報告書專家評審會兩道評審程序,一般耗時幾個月。二是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它由中介機構編制,當地環保部門審批,一般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三是環境影響評價登記表。它只需要到當地環保部門填報即可,用時1-3個工作日,最為方便快捷。
3.統一環評的概念
“統一環評”全稱為統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它主要是立足大多數項目落戶各類園區的實際,由相關開發主體(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園區管委)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負責對轄區內各類區域開發實行統一的預準入環境影響評價。即:先對區域進行環評,再按環評許可引入相關建設項目,從而實現對入駐該區域的具體企業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簡化環保行政許可手續的工作制度。
4.統一環評的流程
開發主體做“統一環評”時,先墊付相關費用,待具體企業入住后,再結合實際情況向其收取,區域開發“統一環評”完成后,新落戶的項目就可降低環評等級:原需做報告書的,可做報告表;原需做報告表的,可做登記表;原需做登記的,程序不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簡化環保行政許可手續,縮短環評時間,能夠促進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收益。
二、統一環評的效益分析
“統一環評”實行后,帶來了多方面的綜合效益。主要是:
1.節省環評時間
“統一環評”實行前,企業單獨進行環評時,一般需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而實行“統一環評”后,絕大部分新建設項目只需填報登記表就可完成環評工作,環評時間可控制在1-3個工作日,大幅縮短了環評時間。如2007年,位于膠南市溫州創業園的青島新京華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其圍欄油項目進行環評,實行“統一環評”前,需做環評報告表,約需用時一個月的時間,而采取“統一環評”的辦法,該項目只需做環評登記表,僅用了3天時間即告完成,效率提高了10倍。
2.降低環評成本
按照環評相關規定,環評費用主要以項目的投資額為計算依據,分為6檔。如園區進駐企業20家,每家投資額2000萬元,以作環評報告表計算,按規定適用第一檔標準,每個企業費用為1-2萬元,20家企業費用總額為10-20萬元。而實行“統一環評”后,20家企業總投資額為4億元,適用第三檔標準,開發主體做統一環評報告表只需花費4-7萬元,共可節約環評費用6-13萬元。
3.優化投資環境
實行“統一環評”,既為企業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又能體現出政府在投資環境方面的決心和所做的努力,從而增加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提高招商成功率。另外,開發主體可根據環評費用回收情況及項目隊政府的貢獻程度、科技含量等情況適當減免企業的環評費用,提高了政府招商政策的靈活性。如,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膠南市采取減免環評費用的辦法,為入駐企業減輕負擔,有效幫助企業度過了難關。
三、深入推進“統一環評”工作的幾點啟示
“統一環評”是一項新鮮事物,涉及到廣大企業的切身利益,制定政策、制度時必須準確把握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通過不斷地改革創新來健全制度,完善提高。
第一,要明確“統一環評”的原則。對區域開發實行統一環境影響評價應體現“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總量控制、集中治理、統一監管”的方針,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依法許可與提高效率相一致的原則。開發主體對區域開發實行統一環境影響評價時,應涵蓋擬入駐的各類建設項目,特別是要對工業小區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城市新區建設及舊區改造項目中實行統一環評制度。
第二,要明確“統一環評”的標準。政府部門要根據實際,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環評考核標準、質量標準和編制單位獨立的體制運行機制,以避免環評編制單位與環評報告審批單位存在的屬地關系和利益關系,以保證環評審批的公平性和項目的可行性。
第三,要明確“統一環評”的權責。對重點地區、重點流域的環評管理進一步從區域性、流域性體制管理上制定制度,并針對區域、流域差異和經濟發展程度的差異,橫向上使區域間責任和利益平衡;縱向上使整個流域責任和利益分擔,使各區域、各流域對各自轄區轄域的環境管理各自承擔責任,共同分享資源利益。
第四,要規范“統一環評”的流程。對區域開發實行統一環境影響評價的費用暫由開發主體墊付。申辦人在辦理環保許可手續時,應按要求繳納環境影響評價費用。開發主體結合實際情況負責墊付費用的收取,并應確保墊付費用足額、及時回籠。市財政、審計部門應負責監督費用的墊付、回籠和使用。
第五,要強化“統一環評”的組織協調。開發主體具體負責對區域開發實行統一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市環保部門根據規定權限和程序負責區域開發環境影響評價的管理工作,發現問題要及時會同有關部門協調解決。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對區域開發實行統一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