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為新開設的課程,要求任課教師把握教材的基本內容,遵循教學規律,把握主題,貫穿主線,突出重點。
[ 關鍵詞 ] 理念 內容 規律 主題 主線 重點
在全國高校開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以下簡稱《原理》課),是實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新方案第一輪的第四門,也是最后一門。我和同事們結合新教材和相關教學經驗,進行認真總結,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即:把握基本內容,遵循教學規律,達到潤物無聲的目的。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把握《原理》教材的一個原因、兩個基本問題、三個基本性質、四個深刻闡明、五個基本內容
一個原因是向學生闡明開設《原理》課的原因。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已有160余年,中共的成立也有近90年,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卻不是科學而權威,簡潔而明晰;另一方面,現教材是舉全國之力,集全黨智慧編寫出來的,代表了當代中共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解讀。
兩個基本問題是必須講清《原理》課的兩個基本問題。一個問題是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包括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從狹義上說,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從廣義上說,它既包括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也包括經列寧繼承和發展,推進到新的階段,并由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在此基礎上回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簡言之,即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的總稱。另一個問題是,怎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教學中應努力做到3個分清。首先分清哪些是長期堅持的理論和觀點?然后分清哪些是結合實際豐富和發展的理論和觀點?最后分清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錯誤觀點?
三個基本性質是弄清《原理》課的三個性質。其一是整體綜合性,體現在其構成和體系上;其二是政治科學性,體現在其理論及發展上;其三是當代本土性,體現在其價值和研究方法上
四個深刻闡明是突出《原理》教材的四個深刻闡明。首先闡明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是課堂講授的重點;其次闡明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是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科學表現。馬克思說過:“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薄?是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山Y合“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給予說明;第三是闡明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尊重實踐、勇于實踐;最后闡明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可結合空想社會主義進行比較。
五個基本內容是分析五個基本內容的教材體系。首先是緒論部分,可結合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格魅力講明課程的產生、發展、性質、任務和要求等;第二部分是一、二、三章,可從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與東、西方哲學史還有社會分析相結合來突出講解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第三部分是四、五、六章,這是教材的難點,講授中首先要突出它的整體性、綜合性,課堂上不應局限于經濟分析,還應從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去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如對資本主義的認識和分析,對學生關注的“私有財產不可侵犯”、“主權在民”、“分權與制衡制度”一定要講清其進步作用和歷史的階級的局限性。以“主權在民”為例,使人們擺脫了封建專制主義條件下的等級壓迫和人身依附,享有了更多的政治民主和自由,但這種民主形式并未改變國家權力仍然控制在資產階級手中。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其次要直面現實,如對中國共產黨的稱謂上,應根據胡錦濤同志在黨成立85周年慶祝大會上的提法,改稱馬克思主義政黨。第四部分是政治理想展望即第七章??蓮娜祟惿鐣l展規律與對現存社會的批判和建設兩個方面去分析;第五部分是與其他政治課的聯系,可涉及但不多講。
二、認識、遵循和運用教學規律 ,把握《原理》課程教學的“一個主題”,貫穿“一條主線”,突出“一個重點”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存在著多種規律如:以知識教育為依托實現科學價值觀教育的規律、以能力培養促進科學價值觀的形成和鞏固規律、教書育人中德育主客體交替與互動規律、堅持主導價值觀教育與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相結合的規律等,在《原理》課教學中是否正確認識、遵循和運用這些客觀規律,其標準是什么?我們認為,首先,要掌握中央文件精神,準確把握《原理》課的定位和基本任務。黨的16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德育的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先后制定了3號、16號和5號文件,規定了《原理》課要著重講授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其次,是在吃準吃透新教材的基本內容和基本精神的基礎上,圍繞課程教學的“一個主題”,緊緊貫穿“一條主線”,突出“一個重點”,使《原理》課展現出真理的魅力?!对怼氛n教材從內容到體系都有很大的創新,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權威性、嚴肅性和針對性,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最新進展,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最新經驗,但它又是四門課中學理性最強的課程,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疇構成的邏輯體系,抽象難懂。要展現其真理魅力,教師必須要采取各種教學模式,遵循各種教學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調動各種教學手段。要采取以人為本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和師生互動的各種形式共同探討和解決由《原理》課提出的有關人生、時代、社會的各種問題;教學中要貫穿五種意識即:問題意識、開放意識、探討意識、創新意識和能力培養意識;教學方法必須做到以問題破題,突出重點,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啟發式教學,既提供分析問題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又給一定的思考空間;同時增設師生對話研討教學環節,開設大課堂主題討論,開展讀書活動。最后,為了講好《原理》課,要求教師練好內功,提高水平。教師首先要認真鉆研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相關的著作,要學習諸如《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反杜林論》以及《資本論》等著作的相關內容。還要在講授中準確地闡明經典作家的相關論述的內容和意義,使學生通過對這些論述的理解達到對《原理》教材的把握。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15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2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