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在經濟全球化日益顯著的今天,我國對外經濟發展迅速,金融市場更加開放化、國際化。尤其是美國經濟問題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給我國的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而本文就是對我國現階段金融市場的道德風險問題的研究。
[ 關鍵詞 ] 金融市場 道德風險 研究
美國經濟危機引起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后,給我國的金融市場也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并帶來了一系列的經濟問題。這使得金融市場的道德風險研究受到廣泛的關注,道德風險與金融市場的穩定有很大的關聯性,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聯系,道德風險的增加會導致金融市場更加脆弱,使風險度更高。
一、解讀金融道德風險的內涵
1.金融道德風險的內涵。金融道德風險是指在金融市場下,道德風險的反應與體現,它是不道德行為對金融市場產生的負面影響。既擁有道德風險的固有屬性,也有區別于一般道德風險的特殊性。
2.產生金融道德風險的原因。金融活動的主要形式就是資金融通,其表現方式主要是債務債權關系,而維系活動雙方利益的中介就是道德。但金融活動中,一切以利益至上,通過不正確履行債務債權關系、誠信交易的手段來使自身的經濟利益得到最大化,違背了金融活動中應該具備的道德操守與道德修養,給其他合作方或者社會經濟帶來一定的損失與危害。
3.金融道德風險的特點
(1)內外統一性。金融道德風險是由內外兩方面衍生出來的。一方面是指,在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由于自身的利益違背道德準則,竊取組織的成果,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損失。另一方面是指有區別于金融業的外部相關產業的道德風險潛移默化而來。
(2)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是金融道德風險與道德風險共有的一個屬性。每個人的道德底線、道德修養都不同,在面對同樣的事情時,其做出的選擇及反映也有所不同,而在不同時期相同事件的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的做法。而金融道德風險的過程中也夾雜著積極、消極、平穩等多種狀態的相互轉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3)不可轉移性。金融道德風險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來對它進行測量,也沒有控制或者規避金融道德風險的具體策略與有效手段。所以它具有不可轉移性,沒有任何機構可以對其負責,只能通過對企業自身狀況的了解與金融道德風險的研究來進行防范工作。
4.道德風險與金融穩定的關系。金融的穩定與道德風險有很大的關聯性,他們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道德風險會造成金融市場的一些經濟問題,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但同時金融穩定是一項成本很高的工作,在特定的情況下,高風險帶來的高利潤,對其也會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大多數情況下道德風險造成的結構都是有破壞性的。
二、我國金融市場的道德風險
目前,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中,也大量存在金融道德風險的問題。存在潛在道德風險的領域主要包括:貸款機構、貸款人、監管者、國家等。
1.貸款機構的道德風險。在我國,主要合法的貸款機構就是銀行,商業銀行為了追求大的經濟利益,采用資產證券化的方式,將貸款者所貸款項的本金及利息作為抵押發行債券,又通過相關創業投資公司來轉移風險。因為投資者的復雜性、多元性、廣泛性,一旦出現問題,影響會極其惡劣,也會很大。
2.貸款者的道德風險。我國房價的飆升與貸款的不規范性有直接的關系。貸款者的道德既受影響于整個社會道德風氣,也受約于自身的經濟狀況,當房價不斷升值時,就讓許多個人看到了商機,為了贏得大的利益,他們以貸款的方式購買房產。這不僅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壓力,也給社會的穩定帶來了影響。
3.監管機構職能上的缺失。就近年來出現的經濟狀況,可以看出,金融市場的相關監督機構沒有起到其應盡的責任,監管力度差、無預測能力、“馬后炮”的調整策略、腐敗現象嚴重等等都導致監管評估機構執行力上的缺失。
4.政府相關政策的失誤。我國經濟現狀是一個自我摸索的過程,政府相關政策的失誤,導致大量追逐經濟利益而產生的金融道德風險,它給投機行為的出現創造了一定的機會與空間。
5.其他原因。為刺激國內經濟的發展,不斷擴大內需,許多不正確的消費觀念被傳播,超前的消費觀、不負責的消費理念,造成一部分人群高消費、低儲蓄的狀況,這使其抵抗金融市場經濟波動的能力差,易產生社會問題。
三、保持金融穩定、防范道德風險的手段
1.破產機制的完善。市場經濟以競爭為核心,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對淘汰企業的處理是保持金融穩定的一個重要手段。目前在中國,還存在許多虧損狀態的企業,破產機制不夠完善導致關閉和破產的金融機構不夠多,不利于對資源的整合與再利用。我們應該學習國外相關的先進政策與經驗,不斷完善我國破產機制,完成體制向機制的轉變。
2.加強破產機制的執行力
(1)在中國,銀行業會以盲目的擴張,以擴大資產的負債率來掩蓋已出現的問題與日益尖銳的經濟矛盾。這就會影響相關監管部門的執行力,在權衡利弊之間,很難找到平衡點,無法下定決心。
(2)缺乏反思與調整。在財務經營流通狀況出現問題時,應該及時反思與調整,進行補救,使危害降到最低。
3.優勝劣汰的激勵機制。防范金融道德風險,促進金融市場穩定,需要一種好的優勝劣汰的體制來保證金融活動的順利進行。運營效果比較差的金融機構,要及時對其進行監督與調整,施加壓力,并控制其擴張甚至關閉。向儲蓄者與投資者灌輸投資風險意識,提高他們對市場的觀察能力與自我選擇能力,從而對金融市場進行更有效地規范與引導。
四、結語
為了保證我國經濟平穩快速的的發展,一定要做好金融市場道德風險的有效防制。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其他投資主體及金融機構、社會等利益的維護,防止金融道德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所產生的經濟問題及社會問題。促進我國經濟體制的完善,保證經濟活動規范、有序的進行,保障金融市場穩定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 嶸:金融危機是道德風險的試金石[J].中國金融,2010,(04)
[2] 周小川:保持金融穩定防范道德風險[J].金融研究,2004,(04)
[3] 劉桂峰:美國金融危機背后的道德風險及啟示[J].經濟研究參考, 2009,(09)
[4] 朱 敏:經濟危機背后的政府不恰當干預 [J].中國財政,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