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會計集中核算是我國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的創新。目前,我國許多行政、企事業單位都實行了會計集中核算。會計集中核算在規范會計核算行為、促進會計隊伍的專業化建設、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教育會計集中核算中心成立運作以來,在教育局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各集中核算單位的大力配合和教育核算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規范了會計核算行為,提高了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可比性;有效地杜絕了非法票據入帳,較好地控制了國家稅收的流失;及時地向市教育局主管領導提供了真實的會計信息和財務分析,促進了廉政建設。
會計集中核算,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和改革舉措,在其運行過程中,也一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原來一些分散在各單位不引人注目的問題,由于集中核算的集聚效應,使其表面化、顯性化了。從我市教育系統會計集中核算的實際看,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集中核算加大了會計監督的力度,卻增加了會計監督的難度
從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的情況看, 集中核算后的基礎工作得到明顯的改善,不規范的憑證、票據被拒絕報銷,手續不齊、內容不完整的憑證也均被退回補辦。核算中心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較原來有了很大的提高,對核算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基本上能正確、及時、準確、完整地進行核算。但在會計監督方面,由于核算中心的會計人員獨立于核算單位,不了解核算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核算單位發生的經濟事項的“知情度”較以前降低了。
二、核算單位報賬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一方面,從現實來看,有些核算單位的財務管理本來就比較薄弱,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單位的會計崗位不設了,業務好的會計被選調到核算中心,每個核算單位只設報賬員一名。會計核算中心與核算單位之間的聯系溝通大部分通過核算單位報賬員來進行。如有些報賬員填制和整理的報銷單據不規范,影響到核算中心的工作效率;有些報賬員隨意更改費用列支渠道,影響了核算中心的工作質量;有的報賬員錯誤地傳遞了核算單位領導或核算中心的信息,導致核算單位和核算中心之間發生工作上的誤解 ,報帳員一人兼兩職,單位領導簽字后直接去核算中心報銷,違背了《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試行)》條例中,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原則,缺乏有效的中間控制,會計監督職能難以真正實現。另一方面,有些主辦會計專業知識膚淺,不注重學習進修,在一些最基本的會計業務知識上都不甚過關,也有一些主辦會計,雖有一定的業務水平,但長期忽視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和新的會計法規,總是按自己的習慣進行帳務處理,滿足于應付日常工作。
三、核算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有待加強
按照“三個不變”原則,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各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由核算中心承擔,而各項財務管理工作仍應是各單位的工作職責,但實際上,核算中心成立后,有些單位認為會計工作已由核算中心承擔,單位只需一至二名主辦會計完成報帳即可,擱置了原先制定的內部會計控制度,放松了本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出現了一些漏洞。
四、會計核算與財產物資管理相脫節
會計中心將記賬、算賬工作進行了集中,而財產物資等需要反映的客觀經濟事物仍分散在單位。特別是固定資產,會計中心只核算一級總賬科目,明細賬仍由單位登記保管,財產物資由原單位進行管理,單位領導和報賬員難以準確、及時地掌握本單位的往來經濟業務。
會計集中核算是近幾年來推行的會計制度改革,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模式可循,如何加強和改進教育會計集中核算管理現提幾點建議:
第一,健全管理制度,規范財務行為。會計核算中心成立后,各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由核算中心承擔,而各項財務管理仍是各單位的工作職責,因此各單位應根據財政部頒發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實行)》,制定完善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原來沒有制定的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以及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原來訂有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應根據會計集中核算后的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和調整,確保本單位的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單位資產安全。
第二, 會計核算中心要注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并舉,在規范會計核算的同時,要加強會計監督職能。核算中心人員首先要對各核算單位報來的發票進行認真審核,注重其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主動加強與核算單位之間的聯系,掌握核算單位經濟活動狀況, 熟悉核算單位的收支項目,對核算單位的業務活動有所了解。并充分利用核算中心提供的會計信息資源,對核算單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控,促使核算單位嚴格執行收支預算,確保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再次,要努力提高核算中心工作人員的專業業務水平,加強崗位責任制的考核,增強會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嚴格按照國家統一的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對核算單位報銷的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核,堅持原則,不徇私情。
第三,抓好隊伍建設,提高整體素質。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后,各單位的主辦會計是核算中心與單位聯系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從監督管理的角度,真正在單位中起內部監督作用的還是主辦會計,即使是核算中心對單位的監督,大部分也是通過主辦會計來實現的,因此,加強全市主辦會計隊伍建設刻不容緩,首先要加強主辦會計的思想道德建設,通過法制教育、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促使會計人員不僅熟悉財經法律、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在理財過程中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關系,而且,能真正認識到新形勢下,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自覺地、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其次,要加強業務培訓,舉辦各種類型的業務培訓班,有計劃地組織學習財經法規知識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
第四,提高認識、健全機制、規范管理,處理好核算、監督、管理的關系,全面發揮會計職能作用。核算單位要主動接受會計監督,認真聽取有關意見,及時進行溝通,使中心會計人員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從而對單位的各項支出進行更為有效的核算、監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