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盡管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的貿易關系已經歷時長久,但是至今為止還沒有學者對這方面問題做深入的研究,學者們也沒有廣泛分析這兩個國家間的雙邊經貿關系所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烏中之間的貿易及其發展趨勢和產品結構,考察烏中雙邊經貿關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索烏中貿易的未來發展機會和前景。
[ 關鍵詞 ] 中國 烏茲別克斯坦 雙邊貿易
一、引言
如果沒有“偉大的絲綢之路”,我們很難想象烏中之間的貿易史,因為絲綢之路不僅給烏中貿易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還影響了整個世界的經濟、文化和政治歷史。偉大的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它體現了團結和文化價值的交換,體現了人類征服土地和壟斷市場的欲望。東方有句諺語:坐著的人是一個墊子,而行走的人就是一條河”。生命在于運動和旅行,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一直都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3000年以前,偉大的絲綢之路文化是古代中國、古印度、波斯、中亞國家和地中海國家的商人、朝圣者、傳教士、士兵和牧民之間進行文化、商業、技術交流的重要途徑。由此可見,烏中之間的貿易關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積極的時代背景。
1991年12月27日,中華共和國承認烏茲別克斯坦的獨立,1992年1月2日,兩國官方正式在建立外交關系的報告上簽字。1992年10月,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成立;1995年5月,烏茲別克斯坦駐中國大使館成立。
友好與互利合作是兩國復雜外交關系的主流,在這背后是兩國元首所確立的信任與合作關系。這種合作與立場上的接近是建立在兩國共同的合作基礎之上的,如打擊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販毒團伙、非法販運武器以及其他等影響安全方面的問題上。兩國在立場上的接近,有助于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之間的互利合作。168個政府間組織和其他協定是兩國關系的合法基礎。根據經濟和貿易總協定(1994年)兩國之間建立了最惠國待遇制度。中國是烏茲別克斯坦主要的貿易合作伙伴之一。
二、烏中雙邊貿易及其意義
應該指出的是,2002年烏中之間的貿易總額低于135萬美元,處于較低水平;但是2002年之后,烏中貿易開始逐步增長。2007年,烏中雙邊貿易額比2002年增加了12.2倍。
2007年,烏中貿易額增加了160800萬美元(占烏茲別克斯坦對外貿易總額的11.31%,占中國的0.07%),比上一年同期增長90%。烏茲別克斯坦供應到中國的貨物總額達到7.41億美元(占烏茲別克斯坦出口總額的8.36%,中國進口總額的0.08%);中國供應到烏茲別克斯坦的貨物總額達到8.67億美元(占烏進口總額的16,20%,占中國出口總額的0.07%)。
2007年,烏茲別克斯坦向中國出口的產品包括服務(約占45%)、黑色金屬(約占19%)、棉纖維(約占19%)、化工原料(約占9%)、機器和設備(約占8%);而中國供應到烏的產品主要包括機械產品(約占54%)、服務(約占18%)、食品(約占10%)、化工產品(約占9%)(見表1)
與其他中亞國家一樣,烏中之間貿易中的一部分屬于穿梭貿易(雖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這部分并沒有包括在官方統計的數字之內。這就是真正的貿易成交量看上去較高的原因。至少中國的統計數據證明了這一點,據中方統計烏中2003至2007年期間貿易的實際成交量高出平均水平的28%。
總的來說,從烏中經貿關系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
首先,近年來,烏中貿易總額的增長越來越具有可持續的性質。這主要是由中國成功的貿易政策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經濟現狀決定的;另外,中亞國家其它國家都各自專注于不同的領域,他們并不能構成中國生產商的競爭者。
其次,鑒于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經貿關系,烏中貿易關系并不均衡也不對等。在所有的中亞國家中,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貿易量最高,其次為烏茲別克斯坦。以2007年的數據(這是我們擁有的最可靠的數據)為例,我們可以看出,在中亞的國家中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貿易量最高(占77.2%),之后才是烏茲別克斯坦(占10.9%)。
第三,雖然是烏中之間的貿易呈現出很明顯的持續發展現象,并且兩國雙邊貿易額也逐步增加。但是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的經濟和貿易形式并不是對等和互利的,至少這種互利性并不理想?,F在流行一種“以原材料換最終產品”的陰謀說,意思是說,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在內的中亞國家正在淪為中國的原材料來源國。但這卻是一個主要趨勢。目前在中亞,只有烏茲別克斯坦在向中國出口機械和設備以及其他的最終產品、由此可見,在烏向中國出口的最終產品有很大的增長前景。
三、當前烏中雙邊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烏中曾經是傳統的貿易伙伴,兩國貿易有著悠久的歷史。烏茲別克斯坦取得獨立之后,這種貿易伙伴關系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兩國之間的雙邊貿易一直進展順利。然而,正如很多資料顯示,兩國的貿易流通跌宕起伏,貿易結構也不斷變化。在最近的數量限制以及國內相關資料顯示,這兩個國家各自存在著重大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這兩個國家在經濟結構方面差異很大,但其經濟發展方面仍有共同的歷史。但與中國不同的是,在過去的20年間烏中茲別克斯坦選擇了自己的發展方式,這一點與其他國家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發現了下列問題以待進一步探討,以此發展兩國間的雙邊貿易。
1. 貿易平衡
據考察,與中國相比,烏茲別克斯坦擁有可出口的物品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烏茲別克斯坦是地處內陸的農業國,該國需要很多物品以實現其工業化的目標,并需要大量的工業原料、半成品以及制成品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在中國出口到烏茲別克斯坦的產品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較大。烏中經貿關系中主要的問題便是產品和貨物之間的供需不平衡和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及其持續發展。烏對中貿易逆差并沒有明顯的減少。
2.充足的市場
對烏茲別克斯坦不利的貿易逆差問題主要由于烏沒能在中國尋求適當的市場以銷售其制造的產品。導致這個問題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比較突出的原因可能是無法在質量、價格、供應能力、經營能力等方面與中國競爭,并且在貿易方面由于存在數量限制和產品不合格現象也無法與中國競爭。
可以理解的是,除非烏茲別克斯坦找到大量的制造業產品出口市場,否則烏中貿易逆差并不會減少。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便是在中國市場尋找屬于烏的部分市場以出口其制成品。
3.關稅和規則的頻繁修訂
烏茲別克斯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才能在中國市場上為其產品找到銷路。另一方面,市場結構的發展過程取決于許多因素。進口產品的國家在決定進出口產品稅率和規則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人們指出,進出口方面的規則、程序和關稅一方面是由政府根據預算情況修訂的,另一方面是由貿易和過境條約的規定決定的。這種變更和修改往往帶來商業界的混亂,并最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貿易。
4. 進出口工具
眾所周知,出口有助于保持貿易順差,這也是保持外匯交易平衡的一種手段。與進口商不同,出口商主要通過各自所在的國家尋求幫助。此前,烏茲別克斯坦收取0.5%出口服務費,而目前不再征收此項費用。所得稅豁免、外匯手段等被認為是鼓勵出口的有效工具。同樣,關稅和其他稅的稅率和費率決定著進口業務的發展趨勢。進出口工具的不斷變化,如進出口設備的變化將決定著兩國的貿易結構。然而,對此需要更加詳細深入的研究。
5.理解與誠信
貿易是雙方之間進行的一項活動,這一方面需要良好的誠信和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需要相互合作。烏中雙邊貿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貿易和過境的雙邊條約。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需要一系列的雙邊會談以建立雙邊貿易條約。在今后的幾年中,為了更好的建立雙邊貿易條約,我們還需要不同層次的雙邊會談。此外,對各種產品的市場準入有各種不同的規定和限制數量,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工商界,并進而影響了整個行業的貿易活動。
6.非法貿易
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不直接接壤,他們之間的進出口主要通過烏茲別克斯坦的東北部和中國的西部地區以及其他的中間國家進行過境交易。據報道,在利用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進行過境貿易的過程中,這些國家不適當的規章和透明度的缺乏往往會導致進口的貨物和物品通過非正式的途徑過境外銷。相關研究表明,這種未經批準的非法貿易雖沒有確切的統計,但它卻是非法貿易的一個很大組成部門。烏中雙方都密切關注著這個問題,毫無疑問的是,這種非法貿易影響了兩國政府的收入。即使烏中雙方達成協議,共同合作以避免這種非法貿易并承諾履行,也很難從實際上控制這種非法貿易。
四、兩國雙邊貿易的發展與展望
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在很多方面擁有共同的特征,特別是在社會和經濟方面。然而,中國的很多部門都比烏發達,如商業和工業、信息和通信、衛生和教育部門。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在地理、人口和資源方面擁有比較優勢。另一方面,烏茲別克斯坦作為一個國家也有其獨特性。旅游業的發展潛力與其自然的歷史背景相結合成就了烏的美麗。研究表明,該國儲存了“門捷列夫化學元素”表所列的各種礦物和元素,以及石油天然氣和其他能源資源。烏的勞動力在不斷增長,且其勞動力價格相對也比較便宜。該國正在走向工業化并取得了改革的成功。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也在建設之中,并且到目前為止,該國已經實現了大部分基礎設施的現代化?,F有資源和設施都將有助于經濟的發展和增長。但是,一方面該國仍面臨尋求充足的資本以投資取得有益成果的問題,另一方面,它急需創業精神和技能。在此背景下,中國在許多方面可以與烏合作,兩國都能從這種合作中獲益。烏中可以相互合作的關鍵領域主要有礦產勘查與開采、信息和通信技術、水電業和旅游業。另外,建立更多的烏中合資企業將能促進兩國貿易關系的發展。據統計,中國在烏茲別克斯坦有270多家已被批準的合資企業,其中有44家是中國獨資。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輕紡工業、農產品加工、投資和貿易方面。
此外,46個中國公司,包括業內領先的公司,在烏茲別克斯坦設立了代表辦事處。
五、結論
最后簡要總結一下我們的建議,我們可將主要的政策規定羅列如下:
- 成立一個政策研究小組以改善烏中的貿易結構和貿易不平衡現狀;
- 加強商業和行業協會的合作;
- 通過增加貿易點來增加工商部門的投資;
- 共同研究學習并借鑒中國與世貿組織談判和執行過程的經驗教訓,使烏茲別克斯坦早日成為世貿組織的一員;
- 增加合資企業的范圍
- 在中國的幫助下成立烏茲別克斯坦研發中心,以幫助烏提高其質量、設計以及產品開發和創新能力;
- 組成聯合工作隊以簡化行政程序。
以上只是針對改善烏中貿易關系而提出的主要建議。在此,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提出我們在本文框架中所提及的解決方案。
總之,我們認為,烏中之間的貿易關系是可以得到進一步改善的,并且從本文的考察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烏中之間有很大的潛力和很好的前景以建立一個互惠互利的貿易關系,我們也希望兩國的友誼在此過程中得到加強,這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Jones, Ronald W. (1961)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Theory of Tariffs.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8(3) pp.161-175
[2]Dzumenko R. V. “Analysis of the Developing of Agro-Food Trade between CIS Countries” All-Russian SRI of the Agriculture Economy, 2001
[3]\"Chinese economy slows to still sizzling 11.5% growth\". USA Today. 25 October 2007
[4] Wood, Francis (2002). The Silk Road: Two Thousand Years in the Heart of Asi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9, 13–18
[5] Kuijs, L. (2005), “Investment and Saving in China”, World Bank Research Working Paper July 2005
[6]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October 2007
[7] “Uzbekistan economy: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Review for 2006”, Tashkent 2008
[8] www.press-service.uz, Press Service of President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access on March 3,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