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沙灣縣是自治區確定的天山北坡經濟帶優先發展縣市之一。本文對沙灣縣融合經濟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 關鍵詞 ] 縣域經濟 融合發展
一、融合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域各方堅持融合發展的方針不動搖,精誠團結、密切合作,區域融合發展成果顯著。一是融合發展的實踐不斷深化。區域發展“一盤棋”思想進一步鞏固,融合發展已成為區域各方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二是融合發展的領域不斷拓寬。在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城市建設、生態建設、創優投資發展環境、人才與文化交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方面,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合力推進的良好局面。三是融合發展的成效日益明顯。人才培訓方面,每年聘請農八師農牧業生產技術專家來沙灣縣授課,對我縣農牧業生產進行技術指;每年選派醫療衛生技術人員赴農八師醫院進行學習,邀請八師醫院、二醫院專家來我縣座診,加強衛生領域合作交流。農業方面,依托農八師中基、雨潤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農牧業優勢農產品基地。旅游方面,按照“環準噶爾旅游經濟發展(4+2)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宣傳兵地旅游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油地方面,全力支持獨山子四水源地和污水庫建設,減免土地、草場、水資源等相關費用;全力支持石油、天然氣管線鋪設,廣泛宣傳自治區石油發展戰略。
二、融合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推進區域融合發展進程中,我縣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反映在:個別部門和領導干部對加強融合發展的觀念和意識還不強,融合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尚未完全形成;在宏觀規劃、資源配置、項目建設等方面還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區域內結構雷同、重復建設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融合發展的領域還不寬、層次還不高,市場推動作用較小,融合發展的內在動力不足;個別地方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土地、草場糾紛;安集海石油石化工業園建設還未啟動,承接大乙烯、大煉油項目輻射,延長石油石化產業鏈的承載能力還不強等等。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融合經濟發展,延緩了發展進程,必須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加以改進。
三、加快融合經濟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1.工業經濟方面。發揮兵地優質棉花資源優勢,實施品牌戰略,大力發展紡紗、織布印染、成衣制造業;加快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共同制定煤炭、石油石化產業發展規劃,在產業布局、重點項目上加強調研、論證、合作;圍繞兵地特色農牧產品資源,加大聯合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型企業,提高農牧產品附加值;遵循“三個有利于”原則,鼓勵兵地企業實施優勢聯合、強強聯合,相互買斷、控股或經營,共同組建跨地區、跨行業企業集團,實現區域優勢互補和資源合理配置。
2.農村經濟方面。充分發揮紫泥泉種羊場、石河子大學農學院、新疆農墾科學院的技術優勢,加強牲畜品種改良和農產品良種工程;加大兵地在農業生產開發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機具,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加強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間的跨地區交流與合作,相互融資或控股經營,培育“龍頭”企業,推動區域農業產業化經營;在蔬菜、林果業發展上進行技術、資源的聯合,共同培育312國道沿線蔬菜、林果生產、加工和銷售基地,共同建設培育輻射北疆地區的農副產品集散市場。
3.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沙灣縣小城鎮建設與石河子團場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共同開發建設,加快兵地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聯合實施準噶爾盆地南緣荒漠化治理百萬畝生態建設工程,改善區域生態結構、提高區域植被覆蓋率;加強水資源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共同實施金溝河、瑪納斯河、巴音溝河、寧家河流域綜合治理,從根本上解決區域水土不平衡、土壤鹽堿化程度高、水土流失嚴重等問題;兵地雙方共同爭取項目資金,加強農村道路建設,特別是團場、連隊與鄉鎮、村隊道路,改善交通狀況,方便群眾出行。
4.旅游業發展方面。整合兵地雙方區域旅游資源,實施旅游精品戰略,把旅游產業與區域經濟聯系起來,編制石河子、沙灣旅游區域發展規劃,形成區域旅游合作產業鏈,促進區域產業簇群發展壯大,推動旅游業發展由資源拉動型向產業聯動型轉變。建立固定的會晤、聯絡機制,雙方每年會晤兩次,由旅游部門負責日常聯絡工作。
5.社會事業方面。在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公共設施、文化體育等方面,整合兵地雙方資源,最大限度發揮效益,共同把兩地各項社會事業做大做強。特別是立足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大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力度,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培養適應工業化要求的企業高管人才、技術工人,適應新農村建設要求的新型農民,和適應社會事業發展要求的各方面專業技術人才。
6.油地發展方面。一是采取“引鳳筑巢”方式,配套完善安集海石油石化工業園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承接大乙烯、大煉油項目輻射,延長石油石化產業鏈;借助與獨克石化基地毗鄰的地緣優勢,加大石油化工產業招商步伐。二是加快煤電能源基地建設。積極爭引地勘資金,加快煤炭資源勘探步伐,加快骨干礦井建設,引導縣內企業擴大高標號水泥、特種水泥、合金鋼等產品生產,開發新型墻體材料,建立獨石化煤電能源、礦產建材供應基地。三是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生產,不斷壯大五大特色基地,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現代畜牧業,優先保證獨山子、克拉瑪依農副產品市場供應。四是整合油地旅游資源,實施旅游精品戰略,共同制定區域旅游產業發展規劃。五是加大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力度,大力開展職業培訓,縣職業技術學校與獨山子石油技校聯合辦學,開展初中級石油石化技術工人培訓,為獨山子大石化戰略提供勞動用工保障。
7.建立機制方面。一是建立組織領導機制。實施融合發展“一把手”工程,成立融合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專門負責融合發展重大事宜研究、決策和協調工作;同時,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領導小組決定事項的貫徹落實和日常聯系及協調工作,凡是涉及融合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主要領導要親自協調解決;二是建立融合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經濟發展協作、經濟文化交流、社會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定期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領導小組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三是建立融合雙方干部交流制度。積極通過互派干部掛職、任職等方式,加快干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