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 知識經濟是商品市場經濟的高級階段,相對于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時代的物質商品,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商品的生產、經營、消費將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相對于物質商品,知識商品有其獨特的多種特性及其發展規律,研究、建立知識商品經營理論體系,對促進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將發揮重大作用。
[ 關鍵詞 ] 知識經濟 知識商品 知識商品經營理論體系
知識是以人為主體,對客觀事物認識活動的總結與歸納。知識具有顯性和隱性二重屬性,因此通常我們將知識劃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類。廣義的講:顯性知識是社會發展普遍需求,通過語言、文字、傳媒等形式進行廣泛傳播的知識。隱性知識是在顯性知識的基礎上,針對具體的應用目標,有所創新,獨有所長,僅有少數人(組織)掌握或應用的知識。由于人類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和客觀世界的無限性,人類對客觀世界的探索研究是永無止盡的。知識的隱化是相對的,知識的顯化是絕對的,知識的發展是絕對的。
在市場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物質商品和知識商品處于不同的地位、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知識商品的地位逐漸提高、作用愈來愈明顯,主要表現在:知識作為物質商品的生產要素之一,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已經成為物質商品的最重要生產要素;與物質商品的社會再生產一樣,知識商品的社會再生產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引導并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物質商品充分體現了豐富多彩、門類繁多等廣泛性和發展性的特點。與物質商品一樣,知識商品也具有廣泛性和發展性。
其廣泛性來源于并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從空間上看,在當今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位、每一個角落,知識無處不在。
(2)從時間上看,在人類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每個階段、每一種社會形態的存在、發展進步都體現了知識的廣泛使用和不斷創新。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為基礎的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知識商品必然無時不在。
(3)已經建立的多學科、多門類、多層次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大容量的廣泛存在,更深層次揭示自然和社會規律的新理論層出不窮,相應的應用技術也不斷涌現。作為無形資產,知識商品體系繁多,規模龐大,逐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財富。
知識商品的發展性來源于并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物質商品的使用價值在其生產過程中就基本確定下來了。而知識商品則不同,知識商品的使用價值雖然在生產的時候也為一定的目的和方向所規定,但在使用過程中經過某些適用性改變之后(甚至不加改變),便可以不斷地衍生。若橫向轉移,可擴大使用價值的范圍和領域;若經縱向滲透,則可繼續生產出一系列相關新知識。
(2)各種知識商品通過人腦的組合加工而形成的新知識大于投入各種舊知識的簡單相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知識將取代并超過舊知識。
(3)由于在一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下,人們的認識能力有限,對同一知識商品的使用價值的認識具有局限性。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對同一知識商品潛在的使用價值的認識與應用能力將會逐步提高,導致在現實生產的使用過程中,知識商品使用價值必將不斷擴展。從而,有利于新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和研制生產,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并進而為整個社會帶來廣泛的經濟效益,必然促進社會生產的擴大與發展。
(4)作為生產要素的知識與其它生產要素結合會提高這些生產要素的生產率。知識投入的逐漸加大,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全面繁榮與發展,這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完全一致的。
相對于物質產品,知識具有兩重屬性(隱性、顯性);相對于物質商品,知識商品具有多種特性;相對于物質商品的社會再生產,知識商品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規律與物質商品截然不同。知識商品的廣泛性和發展性,決定了其區別并相對與物質商品而自成體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知識商品經營理論體系由以下基本理論構成:
知識商品導論:探討知識的二重屬性(隱性、顯性),分析知識商品的十大特性,明確與知識商品經營理論相關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礎上,論證知識商品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內在規律,闡述知識商品經濟理論與應用研究的重要性。
知識經濟的概述:明確知識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以知識商品化、知識商品的大規模社會在生產為基本特征的經濟形態,分析知識經濟的由來、現狀,闡述知識經濟基本特征,研究知識經濟的現實意義及應對策略,并預測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前景。
知識流通經濟學:在尊重知識的兩重屬性、知識商品發展的內在規律及其十大特性的基礎上,分析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征,研究知識商品規模經營,對社會經濟發展各個領域、各個階段的影響及其內在的經濟運行規律。探索和研究知識商品市場運行機理,分析知識商品市場需求、資源分布,闡明知識商品流通在知識的社會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知識營銷學:在尊重知識的兩重屬性、知識發展的內在規律及其十大特性的基礎上,研究知識商品營銷活動過程及其規律、策略、方式、方法。
知識經營的系統應用:在上述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具體分析現有社會經濟條件下,改革市場經營體制,建設、完善知識經營應用系統的必要性。
知識企業的管理:在尊重知識的兩重屬性、知識發展的內在規律及其十大特性的基礎上,面對當今社會知識產品的社會再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知識產品的生產與經營企業的組織管理及發展策略,分析以知識產品為主要生產要素的物質產品生產企業的知識管理方法。
在研究建立上述理論的基礎上,開展知識商品經營學科體系建設,培養知識商品經營管理人才;建立、完善知識商品市場流通體系及市場運行機制,引導知識需求,促進知識創新;采取切實措施,加速知識的傳播、轉化和應用,鼓勵知識共享,減少知識的重復生產,降低知識生產成本。從而全面提高我國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及社會生產力水平,積極響應“抓緊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的政策,興起“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的高潮,以積極的姿態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商品經營將成為21世紀商品市場的主流,知識商品經營理論將成為促進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