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物聯網的興起開辟了人類一個新的時代,似乎所有的物品都有了自己的全新代碼,為此我們運用互聯網將其連接起來,集成龐大的信息體,這為物流業帶來了極大的好處,原本面孔一致的商品可以通過讀碼器對其加以區別,并可隨時跟蹤他們的去處,為物流的各個環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為供應鏈各環節負責人的計劃制定帶來了依據,達到全社會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
[關鍵詞] 物聯網 物流 供應鏈 互聯網
有那么一天,你會發現在超市里選定物品之后不用再排隊等候結賬,而只需推著滿車商品走出大賣場就行了,因為商品上的電子標簽會將商品信息自動登陸到商場的計價系統,貨款也就自動從你的信用卡上扣除了。與此同時,每件商品的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又被精確的記錄下來,通過“物聯網”的系統,在全球高速傳輸,于是對于物流系統,物聯網利用商品的唯一身份證可以跟蹤商品,互聯網又把商品的信息共享給它的產生,存儲和使用的人,以方便各個鏈條的人員對商品的流通做出及時的反應。
此時,你不禁要問什么是物流,什么又是物聯網呢?這一神奇的過程是如何實現的?
一、物流的定義
所謂物流是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物流活動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用戶服務、需求預測、定單處理、配送、存貨控制、運輸、倉庫管理、工廠和倉庫的布局與選址、搬運裝卸、采購、包裝、情報信息。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高效的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
二、物聯網的定義
所謂“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其目的,是讓所有的物品都與網絡連接在一起,方便識別和管理。 物聯網是利用無所不在的網絡技術建立起來的.其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是RFID電子標簽技術.它需要三個網絡來實現:傳感網絡,即以二維碼、RFID、傳感器為主,實現“物”的識別;傳輸網絡,即通過現有的互聯網、廣電網絡、通信網絡等實現數據的傳輸與計算;應用網絡,即輸入輸出控制終端,可基于現有的手機、個人電腦等終端進行。
雖然二者都可以形成一個龐大的網絡,但他們區別卻是很明顯的,因為物流是一個實體的空間狀態下物的采購、包裝、裝卸、存儲、運輸等等一些列的過程,他基本不需虛擬的網絡來實現,而物聯網則是基于龐大的互聯網,借助于無線射頻技術(RFID)來實現對物品的號碼標示,記憶存儲然后傳輸到生產,消費或供應者手中。
三、物聯網影響物流的機理
由于物流企業在供應鏈中的特殊位置而對信息資源的掌握相對集中,物流企業參與了物品的所有配送、倉儲、包裝加工、運輸等環節,這是物流企業能全面獲得物流信息的基礎,物聯網使用EPC電子標簽對物品的唯一標識,將物流過程中不同的貨品、集裝箱、托盤和倉庫進行分層級編碼,當讀寫器得到大量的不同層級的EPC標簽信息時,系統就可以明確地辨認出他們的信息,并根據需要對有關信息進行處理,達到快速分級處理的效果。同時可以對具體物品進行監控,并利用網絡數據庫將該物品的任何信息進行分享,突破了傳統信息傳播模式的障礙,克服信息傳播途中的延誤,以供供應鏈的各環節利用,物流企業就可以對所提供的物流信息進行準確無誤的跟蹤,掌握物品市場的供求變化等情況,以供決策。也就是說,物流企業可以根據物聯網所提供的物品信息,然后對物品的產銷規模、銷售渠道、運輸距離和成本等等信息進行集中分析,實現對產品的銷售情況、庫存情況、配送情況等信息的收集,使企業可以跟蹤到產品的一切市場信息,從而可以為企業的生產計劃、庫存計劃、銷售計劃等過程提供決策支持。
物聯網這一在全球范圍內對每個物品跟蹤監控的全新理念,將從根本上提高對物品生產、配送、倉儲、銷售等環節的監控水平,將成為繼條碼技術之后,再次變革商品零售、物流配送及物品跟蹤管理模式的一項新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供應鏈流程和管理手段。
物聯網將我們帶入智能的時代,所以現在有了智能家居、智能家務、智能電網甚至是智慧地球的說法,在物流業中物聯網主要應用于如下以下方面:(1)智能配送的可視化管理網絡,這是基于GPS衛星導航定位,對物流車輛配送進行實時的、可視化的在線調度與管理的系統,以實現物流作業的透明化、可視化管理。(2)建立全自動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實現局域內的物流作業的智能控制、自動化操作的網絡。(3)基于RFID等技術建立的產品的智能可追溯網絡系統,這些智能的產品可追溯系統為保障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等提供了堅實的物流保障。目前,在醫藥、農業、制造等領域,產品追溯體系都發揮著貨物追蹤、識別、查詢信息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有很多成功案例。(4)企業的智慧供應鏈。智慧供應鏈用于滿足客戶的大量的個性化的需求與訂單。這些都對物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可能最初的時候由于成本問題,很多大宗商品物流不能使用物聯網,即物聯網的優勢不能在其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如木材、機電、油品等,率先使用物聯網的應該是煙酒、奢侈品、汽車等高附加值的物流產業領域,但目前,沃爾瑪在供應鏈管理環節、上海聯華便利配送中心等都開始應用物聯網技術,預計將來進一步推廣。甚至誕生以物聯網物流供應、聯網與結算為一體的銷售終端或交易中心,以形成專營物聯網產品的智能超市。
四、結論
物聯網的理念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提高了我們的認識,讓我們能夠主動的全面提升物流業智能化、自動化與信息化水平。物聯網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使得生產者、消費者及供應商等均可以及時準確掌握商品的詳細信息,跟蹤商品足跡。為我們帶來了敏捷智能的供應鏈變革,它成為物流企業進行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實現信息交流和管理的先進技術,提高了物流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物聯網獨特的優勢將會得到完全的發揮,那時在我們的生活中物聯網的影響將無處不在,比如前面提到的智能家務,智能家居等,那么由物聯網的發展而帶來的物流業的革命相信也不會很遠。
參考文獻:
[1]楊青松:歐洲超市發展新趨勢[J].經貿參考,2006(10)
[2]王忠敏等:EPC技術基礎教程[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3]中國物流技術協會副理事長.物聯網發展推動中國智慧物流變革[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