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結合盈余管理的內容與特點,論述了盈余管理與公司增長的關系,并指出新準則下盈余管理的空間變更。再結合東盛科技實例,指出東盛科技存在進行盈余管理以調節利潤的嫌疑。
[關鍵詞] 新企業會計準則 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
2006年財政部頒布了新企業會計準則。新企業會計準則是一個與國際慣例趨同的準則體系,包括《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38項具體準則和應用指南。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間,但仍然存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些渠道。
一、盈余管理的概述
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管理當局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或企業價值最大化,在不違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采用多種人為手段影響會計數據的行為,是一種合法的不損害公司價值的中性行為,是企業管理者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會計數據進行調整。(陳潔,2003)
盈余管理和財務造假操縱利潤有許多不同。第一,盈余管理是一種合乎法律和準則的行為,而財務造假是通過違法違規的行為操縱會計利潤。第二,盈余管理只是改變企業盈利在不同會計期間的分布,是一種“時間性差異” 。適當的盈余管理能提供一定的會計利潤調節的空間,維持企業在不同會計期間盈利分布的穩定性,以達到合理避稅,維持良好企業形象的目的。但盈余管理的好處只是表面的,暫時的。無論是在利潤較高年度隱藏上市公司利潤,以等到公司業績較差時拿出來平滑利潤,還是在一個年度內巨額虧損,利用“利潤清洗’’ 作出“瘦身”效果,以達到來年輕裝上陣目的,盈余管理都不能改變企業的實際盈利。而財務造假操縱利潤,‘‘蓄意造假”,導致企業的會計盈利和真實盈利在未來不能彌補,屬于企業盈利的“永久性差異”。
二、新準則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1.新準則減少了盈余管理的空間。新準則減少了盈余管理的空間,遏制上市公司任意
調節年度間利潤,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新準則取消了存貨“后進先出法”,這就防止了企業選擇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以調節利潤的手段,使當期存貨消耗費用,接近實際成本,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二是新準則規定,資產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會計期間不得沖回。這就減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和沖回調節利潤的操作。包括當年大額計提來年沖回,以扭虧為盈,規避摘牌風險;或通過多計提,緩沖回,以建立“利潤蓄水池”,設置秘密儲備,以平滑利潤。
三是規定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合并方在企業合并中取得取得的資產負債,應按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賬面價值計量,這限制了企業人為操縱公允價值,利用關聯方關系進行盈余管理的方式。
四是合并范圍的確定中,規定應遵循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改變了原有的以股權確認合并范圍的標準,防止企業利用股權比例的變更,改變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的核算方式,直接調節公司本期的投資收益。
2.新會計準則下盈余管理的空間
新會計準則仍然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間。主要表現在:
一是無形資產入賬價值和攤銷方法的確定。新會計準則規定“進入開發程序后,對開發程序中的費用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就可以資本化。”這降低了開發費用對當期利潤的影響。可在實際操作中,無形資產的開發和研究兩個階段劃分比較模糊,公司會根據自身需求確定二者分界點,以調節當期損益。新準則規定無產階級的攤銷不僅限于直線法,對使用使命有限的無形資產,可根據未來使用壽命和經濟利益的消耗方式的變化,改變攤銷的期限和方法。這就使企業可以變更攤銷期限和攤銷方法以影響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攤銷金額。
二是新準則要求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方法和預計凈殘值至少每年復核一次,適時調整。調整方法采用未來使用法,不用追溯。這就使公司可利用會計估計變更,進行盈余管理。
三是債務重組利得,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這就為當期損益調整給予了空間。但是由于公允價值確定的隨意性,難以反映非貨幣資產的真實價值。這也給盈余管理提供空間。
四是減值準備的使用范圍還包括金融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等,減值準備一經計提不得轉回只適用于部分資產,在很多條件下,企業仍可利用減值準備調節利潤。
三、具體公司分析——東盛科技報表隱現盈余管理
1.情況介紹:東盛科技(600771)2007年報,年報顯示該公司200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68億元,截止2007年末,該司資產總額16.98億元,但凈資產為-11.13億元。2008年年報顯示,公司總資產136712.77萬元,股東權益-94151.45萬元,2008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772.60萬元,凈利潤33124.90萬元,同比提高142%。審計師分別對這兩年的年度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
2.盈余管理疑點分析。
(1)非經常性損益數額巨大。東盛科技2008年報顯示,非經常性損益為6.40億元,其中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為8.88億元。但主營業務仍虧損嚴重,主營業務虧損3.48億元,非經常性損益為扭虧的第一功臣。
(2)涉嫌購買審計意見。2006年東盛科技變更審計師,由普華永道變為深圳大華天誠,理由是前任會計師業務繁忙,2007年由深圳大華天誠,變更為中和方信,理由也是審計事物繁忙,對比兩個公告,變更理由一事不差。
(3)合并范圍的變更。2008報表顯示年度增加合并北京美聯康科技有限公司,減少黑龍江東盛醫藥有限公司,濟南東盛醫藥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東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減少原因,黑龍江東盛醫藥有限公司為企業清算,工商注銷,濟南東盛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與陜西東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為本公司所持股份轉讓。但分析2008報表,濟南東盛醫藥與黑龍江東盛的股權處置收益為11254萬元,是使投資收益由07年的1874萬元增至08年的2822萬元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
[1]舒慧玲:新企業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控制[J].海南金融,2007(12)
[2]雷光勇:上市公司會計行為異化研究(2008)[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06-01
[3]劉克羊:新會計準則下盈余管理問題分析[J].財政監督,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