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通過政府管制和環保人士的不懈努力,頻繁進出的港口已經一改往日之貌,這些環保型港口城市的建設為未來的港口大規模建設提供了經驗,使得人們再也不必黃金海岸的未來擔憂了。本文著重分析了一些港口建設的成功經驗,為港口建設提供了一些拙見。
[關鍵詞] 港口 環保 背景 經驗 分析
中國的目前擁有眾多的港口,在這些港口中,一邊是風光無限的黃金海岸,一邊是蓬勃興旺的海港物流,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它們是否能夠和諧共處的問題一直困擾這港口的建設者。
一、中國環保型港口建設提出的背景
港口是具有水陸聯運設備和條件,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由于港口是聯系內陸腹地和海洋運輸(國際航空運輸)的一個天然界面,因此,人們也把港口作為國際物流的一個特殊結點。由于港口場所的特殊性,使得港口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更多層次是港口是作為一個典型的人類活動與環境平衡直接沖突的形式所存在的。從我國的港口發展現狀來說,很多煤炭專用碼頭,昔日刮風煤塵飛,粉塵外溢,下雨流黑水,“滿目荒蕪不見樹,大地無霜一片白”的鹽堿荒灘和蝦池泥塘讓人觸目驚心。國外的港口環保情況也日益嚴峻,企業生產主要以裝卸、倒運貨物為主,作業面積大,車輛過往頻繁,煤炭、鐵礦粉等干散貨易灑落、易揚塵,存在粉塵無組織排放。靠港船舶的操作及污水排放、航道吹填疏浚等也都會對環境造成負外部效應。在全球環保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國家在重視環保型港口的建設,例如:2005年9月,綠色和平組織阻斷了位于荷蘭鹿特丹的歐洲最大的煤炭進口碼頭的運輸裝置,一度切斷了煤炭進口。綠色和平組織聲稱氣候變化是地球面臨的最大威脅,而煤炭正是最不清潔的燃料,制造了大量二氧化碳。該組織要求歐洲停止使用煤炭,發展清潔能源經濟。我國的環保型港口建設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絕對不能夠讓港口污染阻礙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建設環保型港口的成功經驗啟示
1.丹東漁業港口建設對自然濕地的保護
丹東具有沿江、沿海、沿邊的區位優勢,有環境與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丹東充分發揮和利用這些優勢,推進臨港工業的發展,大力開發建設丹東臨港產業園區,立足港口,突出特色,合理規劃形成“一港五基地”的臨港產業布局,在這樣的產業布局之下,丹東港充分利用鴨綠江濕地和灘涂資源的區位優勢,根據各岸段的情況和自然狀況,在不破壞生態平衡并合理治理的條件下,應時制宜地保護了濕地,并開發利用了灘涂。在進行港口建設的過程中,保護濕地、開發灘涂與港口航道治理相結合。進行港口圍堰、吹填建設時,丹東市的開發政策就明確規定了對濕地的保護和灘涂的開發,沿海灘涂的建設過程在,由于丹東港深水岸線不足已明顯影響著丹東航運業的發展,在充分考慮濕地保護的情況下,必須在優良的江海岸線開發灘涂為建港服務,對此丹東市就地取材,以海岸線為基準,將陸地設計與海岸開發融為一體,并且對要開發的海岸線地區進行的物種考察和設計研究,對保護環境有著突出的貢獻,不得不說丹東市的建設經驗為環保型港口建設提供了有利的經驗。
2.天津航道建設對海洋的保護
天津港是河、海兼備的港口,也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港。港區南北跨度10公里,東西綿延67公里;面積200平方公里,其中陸域面積20平方公里。全港擁有各類泊位140個、岸線長17000米。2000年全港吞吐量就超過了6818萬噸。如此之大的港口需要更為四通八達、便利通航的交通網線。2009年天津港復式航道三期工程告竣,主航道拓寬到420m復式航道。同時,在主航道南北兩側各新挖一條平行于主航道的萬級以下船舶單向航道,北進南出,從而使大小船舶各行其道,實現分流。在這些航道建設的過程中,天津港共有四期工程,這四期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為克服區域水淺、雜物多的情況,天航局濱海公司新港項目部施工人員將耙吸船高潮施工方案改由抓斗船開挖上層、清理雜物施工,既避免了耙吸船擱淺又大幅提升了工程進度。同時他們還注重施工與環保“同行”,采取上溢流法,有效防止了泥漿與海水的混合攪動,并將疏浚泥土吹填到了指定的天津港南疆納泥區,用于圍海造地上,防止出現土地污染。天津港的成功建設經驗證明,港口建設要與環保建設結合在一起,要從制度管理和建設設計著手,將環保做為一條主要施工要求,不能簡單地依靠政府監測,更重要的是要從長久的發展利益出發,關注環保。
3.大連港新工藝工程建設對淡水的保護
大連港位于遼東半島南端的大連灣內,港闊水深,冬季不凍,萬噸貨輪暢通無阻。大連港的重要地理地位決定了大連的營運能力非常大,2002年下半年,大連港30萬噸級原油碼頭工程、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大窯灣二期集裝箱碼頭工程等幾大事關港口長遠發展的重點工程相繼啟動。如何將大連的港口建設與環保建設融為一體呢?為此,大連港重點工程建設人員,經過填密調研科學論證,采取了一系列新工藝、新技術。大連港的建設成功為港口建設提供了新的方向,要想建設環保型的港口就要發揮科技生產力的優勢,將新的環保技術應用于港口建設之中,做到一舉兩得、同步共舉。
三、結論
總之,環保型的港口建設要保證對河道污染、污水直排、生活垃圾污染等問題的解決;要從港口建設出發提高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能力,加快城市的綠化建設;同時要推進對港口煤煙型、揚塵和機動車污染的控制。通過制度建設、設計初探、新工藝技術等措施來實現港口建設的華美轉身。
參考文獻:
[1]劉長兵 林 宇 王臨清:港口環保竣工驗收發現的主要問題及預防對策[J]. 水道港口, 2007,(03)
[2]竇海波: 踐行以人為本的新途徑:發展低碳經濟[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0,(02)
[3]東 吳:用“大環保”理念發展港口經濟[J]. 港口經濟,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