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旅行費用法TCM是用于評估旅游地游憩價值的常用方法,普遍應用于歐美國家。在我國,對于旅行費用法的方法研究還較少,研究范圍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國家森林公園及其它風景區的游憩價值評估上,其它范圍尚未涉及。而且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本文在旅行費用法研究現狀的基礎上,采用國內學者提出的改進的分區旅行費用法即旅行費用區間分析法(Travel Cost Interval Analysis, TCIA),結合我國旅游城市實際情況,進行細節改進,對城市濱水空間的游憩價值進行評估和研究。
[關鍵詞] 濱水空間 游憩價值 旅行費用法 西湖景區
濱水(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個特定的空間地段,指“與河流、湖泊、海洋毗鄰的土地或建筑;城鎮鄰近水體的部分”。按毗鄰水體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河(江)濱、湖濱和海濱。城市濱水空間是指由城市水系所形成的“水場”,范圍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間及與之相鄰的城市陸域空間,其對人的誘致距離為1-2km,相當于步行15-30分鐘的距離范圍。濱水空間本身的景觀特點成為城市中重要的景觀地,對以濱水空間著稱的旅游城市來說,價值尤為重要。濱水空間集水體陸地資源、景觀設計、商業消費為一體,其價值構成較為復雜,找到一個合適的評估方法對濱水空間價值的挖掘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用貨幣量估計旅游地價值旅行的方法已經引起了眾多部門的關注。旅行費用法(Travel Cost Method, TCM)是一項最早用于評價環境質量價值的非市場方法。出現于20世紀50年代,由經濟學家Clawson和Knetsch最早形成理論,因此也稱Clawson-Knetsch法。發展于80年代,已經被美國、英國政府機構廣泛使用,后來又逐漸被聯合國采用,用來評價休閑娛樂場所,國家公園,旅游景區等地的價值。至今已發展為三種基本方法類型:分區模型(Zonal TCM, ZTCM)、個人旅行費用模型(Individual TCM, ITCM)和隨機效用模型(Random Utility Model, RUM)。
一、評價基本方法
旅行費用法以消費者剩余理論為基礎,以游客的消費者剩余來計算的游憩價值,通過調查和統計計算游客往返于出發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間的各種費用,建立游憩需求與游憩服務(旅行費用)之間的需求函數,根據需求函數計算消費者剩余。現有模型有三種,分別是分區旅行費用法(Zonal TCM),一般個人旅行費用法(Individual TCM)和高級個人旅行費用法(Advanced ITCM)。
分區模型模型理論已基本成熟并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其評估結果存在較大的誤差。針對路途遙遠、費用昂貴、游客“重游率”低的旅游地評估,我國學者李魏和李文軍在傳統的TCM模型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提出了旅行費用區間分析法(TCIA),并用它估算了九寨溝2000年的自然資源游憩價值。TCIA彌補了原始三類模型的不足,完善了游憩價值評估體系。
改進后的旅行費用法主要有四個步驟:
1.對游客進行抽樣調查,詢問游客的旅行花費。
2.根據游客花費的不同,將游客劃分為不同的集合,使每一集合中的游客有著相同或相近的旅行費用。設總樣本數為N,按旅行費用將游客分配在不同區間, [C0, C1] , [C1, C2] ,…[ Ci,Ci + 1] ,…[ Cn - 1, Cn] , [ Cn, +∞],共n + 1個集合,每個集合的游客數分別為N0, N1,…Ni,…, Nn, N =∑Ni(0≤i≤n)。
3.建立回歸模型和需求方程。設第i個集合的每個游客都愿意在旅行費用等于Ci時進行一次旅游;顯然在旅行費用等于Ci時愿意進行本次旅游的游客數目不僅僅是Ni,還包括那些愿支付更高費用的游客,因此在旅行費用為Ci時樣本游客的旅游需求為Mi=∑Nj( i≤j≤n);取Pi=Mi/N,為在價格Ci時這N個游客中愿意進行旅游的比例;假設這N個游客具有相同的旅游需求,于是可以認為在價格Ci下每一個游客進行一次旅游的概率等于Pi;令Qi=Pi,定義Qi是每個游客在價格為Ci時的意愿旅游需求。對Ci和Qi進行回歸擬合得到游客個人的意愿需求曲線Y=f(x)。
4.計算消費者剩余。將旅游者的實際花費作為一種“影子價格”,利用影子價格來計算旅游者的支付意愿。在圖2中,對于一個很小的費用增加值△Pj,旅游人次為Ni的一組游客的消費者剩余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因此,全體游客的消費者剩余為圖中曲線以下的面積,可計算為:
二、評價西湖景區游憩價值
1.案例研究地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風景區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湖心區、北山區、南山區和錢塘區五個地區,總面積49平方公里。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稱著。西湖風景區是代表杭州旅游形象的品牌,杭州的金名片,西湖的全開放使得西湖景區門票費用占旅游總支出比率小的特點,比較適合用改進的旅行費用法來進行評估。其評價結果為西湖景區的游憩價值的評估,杭州旅游城市建設提供參考。
根據改進的旅行費用法,設計調查問卷,在五一黃金周前后開展調研,選取柳浪聞鶯(自然景觀)、湖濱(商業)兩個代表性地段進行。
2.回歸分析
對樣本數據進行回歸,得到調查樣本對西湖景區的旅游需求曲線,回歸結果如下:
西湖旅游價值的計算。對個人旅游需求曲線進行積分得到個人消費者剩余為:
加總游客的個人消費者剩余得到游客樣本集合總的消費者剩余(Sample Consumer Surplus):
樣本游客的直接支付的旅行費用之和(Sample Travel Cost, STC)
所以,西湖總的游憩價值RV(Recreation Value)為
三、結論
本文以西湖風景區為例,用改進的旅行費用法對濱水空間價值其進行評估,是旅行費用法在環境資源價值評估領域中的又一次探索與應用。也驗證了改進的旅行費用法對門票費用占旅游總支出比率小等特點的旅游目的地具有可操作性。
總體來說,作為一種非市場評估(nonmarket valuation)技術,TCM自身還存在著一系列有待解決的問題,學術界對它也有不同的評價,但可以肯定的是TCM理論的應用范圍會越來越廣,我們要加強TCM理論的研究,完善評價體統,發揮市場在環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以促進區域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Ann Breen Dack Right. The New Waterfront[M]. New York: Thames and Hadson. 1996
[2]張弓召,于志光,顧永清. 城市濱水區景觀設計初探[J]城市研究,1999,(2):24-26
[3]許麗忠 張江山等:熵權多目的地TCM模型及其在游憩資源旅游價值評估中的應用——以武夷山景區為例[J]. 自然資源學報,2007,(1)28-36
[4]謝雙玉 訾瑞昭等:旅行費用區間分析法與分區旅行費用法的比較及應用[J]. 旅游學刊.2008,(2)41-45
[5]趙強,李秀梅: 旅行費用法(TCM)研究[J]. 濟南大學學報. 2008,(4)213-219
[6]陳應發:旅行費用法國外最流行的森林游憩價值評估方法[J]. 生態經濟. 1996,(4)36-40
[7]詹麗 楊昌明:用改進的旅行費用法評估文化旅游資源的經濟價值———以湖北省博物館為例[J]. 軟科學. 2005,(19)94-97.
[8]高悅 沈昊婧:用改進的旅行費用法評估東湖風景區的游憩價值[J].中國集體經濟,2008,(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