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民營中小企業處在一個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來自產品、價格、人才、信息、財務、信譽等方面的種種危機。在面對危機時,由于自身規模和實力的限制,企業可利用的資源較少,這時候,民營中小企業大多會選擇自身社會關系網來處理危機。而企業社會資本能夠幫助民營中小企業突破企業內部資源的限制,爭取外部資源,加強危機管理,轉危為安。
[關鍵詞] 企業社會資本 危機管理 民營企業
一、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理論是產生于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種一般性的社會科學理論。社會資本是從經濟社會學演化而來的一個重要概念,近年來已成為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諸多學科理論分析的重要視角。社會資本的實質是個人或組織通過自己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網絡來獲取稀缺資源(如權力、地位、財富、資金、學識、機會、信息等)的能力。
二、企業社會資本
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是經濟行動者,在廣泛的社會交往和社會聯系中運行。企業與經濟領域的各個方面存在著廣泛的聯系,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是孤立的行動個體,而是處于關系網絡的節點。企業社會資本就是指處于一個共同體內的企業通過與其內外對象的長期交往互動而形成的一系列認同關系,以及在這些關系背后積淀下來的歷史文化、價值理念、行為范式和攝取稀缺資源能力。它包括企業內部社會資本和企業外部社會資本,前者是企業內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動企業成員的信任與合作、促進各部門間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從而增強企業內部凝聚力的人際關系網絡;后者是企業外部存在的、有助于企業攝取外部稀缺資源的社會關系網絡及能力。
三、企業社會資本與危機管理
企業危機管理是企業獲得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它是指企業通過事前的危機預警、事中的危機處理和事后的危機恢復(如圖1所示),以減少甚至避免危機產生的危害,甚至將危機轉化為機會的管理活動。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多元化社會,任何企業都處于風云莫測的環境中,企業無法避免隨時可能發生的危機。無論是歷史悠久、經營卓著、享譽世界、規模龐大的跨國公司,還是那些默默無聞、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都面臨著危機的襲擾,都難逃危機的侵襲。眾多民營企業他們沒有國有企業與生俱來的優勢,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管理者的管理經驗欠缺,危機管理對其尤為重要。然而,在進行企業危機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任何一個企業內部資源是都有限的,要想擺脫企業內部資源的約束,這就需要民營中小企業們開始關注如何利用社會資本來獲取外部資源,以更好的進行企業危機管理。
企業危機的誘因是復雜多變的,企業在危機管理的過程中,不僅會受到企業資源的限制,還有各種制度規范與社會管理的約束,同時還有組織間或個人間互動的強度和范圍的影響。因此,企業通過建立外部關系來獲取信息與資金的同時也受到各類社會關系中的資本量的約束。社會關系中的社會資本促使企業充分利用和交換網絡間的各種資源,通過緊密的社會互動,企業能夠增加資金交換的深度、廣度和功效。在網絡競爭環境下,任何企業都不可能完全孤立的長期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和危機管理活動,要保持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就必須與不同外部組織進行合作。企業通過建立各種社會資本一方面可以獲取企業持續發展的各種信息、資金和其他資源;另一方面,社會資本可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幫助企業獲取外部資源抵抗外界風險,以及幫助企業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等作用。
四、社會關系網——民營企業處理企業危機的選擇
民營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除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以外的所有企業,它們的生存發展沒有國有企業來的優越,無法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幫助,企業的效益與市場息息相關,甚至于在銀行貸款時都無法得到與國有企業相對等的條件,導致融資困難。因此,在企業發生危機時,民營企業主不約而同都選擇了運用社會關系網來處理企業危機。追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企業危機的特征使得民營企業選擇用社會關系網解決問題。企業危機的特征有:①危機發生突然,反應時間有限,所以要求民營企業主必須在時間有限的約束下馬上做出決策。②企業危機是不同于日常企業活動的不正常的突發事件,這種事件直接威脅到企業的發展。③發生危機時,要求民營企業主必須在信息不可靠或不完備,應對危機所需的人力、設備可能超過實際可得的情況下,機敏、靈活的進行決策和處理,而且處理結果會極大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企業資源的缺乏,傳統文化的影響,加之民營企業主管理素質不高,這些因素使得他們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運用社會關系來處理企業危機。
第二,是由于我國目前正處于急劇的社會轉型中,原有的依靠國家行政權力分配資源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失效,而市場配置又沒有完整地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社會資本在資源配置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同時,又由于民營企業的經濟行為本身并不完全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所操縱,它們的存在和發展更多受到來自政治體制和政府管理機構資源分配使用等方面的制約,表現出更強的依附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在處理企業危機時,作為理性經濟行動者的民營企業,會盡可能利用社會資本來獲取企業所需的各種資源來進行企業危機處理。
五、社會資本在處理企業危機時的積極作用
民營中小企業的危機管理并不是說有了危機才去管理,危機前的預防與危機之后的恢復同樣重要,而社會資本在危機管理的各個階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企業的危機預防中,民營企業主就注重社會關系網的編織,在平時積累人際關系,如在企業日常經營和管理中,就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和財力在人際關系應酬上,進行社會資本的投資。社會關系網預防企業危機的途徑是通過社會關系網中流出的信息資源而實現的。信息的交換和傳播有利于企業對危機誘因進行監控,對于企業危機預防有重要作用。信息的獲得可以掌握市場波動、獲取價格和成本數據、學習新的產品設計和制造方法以及發現政府政策當中可能對企業造成制約或負面影響的變化。另外,對于一些“灰色地帶”的民營企業而言,譬如當出現工商、稅務、消防、公安等部門對企業采取突擊行動的時候,信息的獲得更顯重要。
在企業危機處理過程中,社會關系網處理危機的途徑不同于企業危機預防中的途徑,其不再主要通過社會關系網中流出的信息資源實現危機處理,而是通過其流出的資金和權力資源。對于缺乏融資渠道的民營企業來說,當發生財務危機或其他危機需要資金時,通過社會關系獲得的經濟資源——資金無疑會對民營企業危機處理產生重要作用。另外,由于權力在中國的經濟生活中仍處于中心位置,因此,權力對于民營企業危機處理也極其重要。在中國轉型時期,行政權力仍然控制著相當多數的稀缺資源,企業行動者為了獲取這些稀缺資源,往往通過其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網來接近權力資本,并通過各種形式,取得這些稀缺資源的使用權,用以處理企業危機。但是,這不免會引發由尋租行為而導致的賄賂成本問題。賄賂成本的存在會引起諸多不良后果,因此,在探討社會資本對于民營企業危機處理的積極作用時,不能忽視其帶來的另外一面。
社會資本在企業危機恢復過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覷。在我國,很少有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能得到國家或政府的支持與幫助。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在遭受危機以后的恢復過程中,除了依靠民營企業主個人的社會關系網的幫助和支持,還有賴于民營企業主個人良好的誠信與品質,以社會資本中信任獲得來自各方的援助。具體來說,社會資本對于企業危機恢復的主要作用是通過以下四個方面來實現的:一是有助于激發幫助與支持的熱情,獲取外部資源;二是有助于增加對合作關系的投入,減少不確定性;三是能增強合作關系的靈活性;最后是有助于降低成本。
六、結束語
在民營企業面對危機襲擾時,企業社會資本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幫助企業獲取外部資源,還可以幫助企業抵抗外界風險以及幫助企業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社會資本作為一種能帶來資源的資源,可以為擁有者帶來利益,但受益的程度要與企業本身實踐能力的大小而有所區別的。這種資源存在于“特定的網絡”中,嵌入于這種“特定的網絡”,獲得這種成員資格就有權力調動和利用這種資源。因此,在企業危機管理方面,由于民營企業主運作和建構關系網絡的能力不同,因而危機管理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民營企業成功處理危機的模式中,大多有兩個途徑:其一是民營企業主本身擁有適合處理某種企業危機的社會關系網,并有意識地運用好了現有的社會關系來處理危機;另一個是民營企業主本身沒有適合處理某種企業危機的社會關系網,但卻在適當的時候構建起了適合的社會關系網來處理危機。中國的現實情況可以看出社會資本理論對于企業危機管理有較強的解釋力。如何培育企業社會資本進行危機的處理需要眾多民營企業主做出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參考文獻:
[1]衣光春:淺談企業文化與企業內部社會資本構建[J].商業現代化,2009(3):293~294
[2]劉海波:民營中小企業危機管理對策研究[J].企業家天地,2008(2):118~119
[3]詹原瑞:淺談民營企業的危機管理[J].中國科技產業,2007(9):48~49
[4]劉運材:社會資本與企業集群的協同效應[J].江蘇商論,2007(4):168-169
[5]魏水英:社會資本與私營企業危機管理[R].上海大學,2007: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