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國際上流行的律師收費制度,風險代理在律師從業中發揮著重要的激勵功能。我們國家雖然已經在立法上確認了律師風險代理制度,但是在收費方式、律師風險代理爭議解決機制等方面存在的立法不足,嚴重制約了風險代理制度功能的發揮。我們應當借鑒國外律師風險代理制度的先進經驗,從風險代理適用范圍的界定、協議內容的細化、律師從業的權利保障、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等方面,完善我國律師風險代理制度。
[關鍵詞] 風險代理 勝訴酬金 爭議解決
律師風險代理是指代理人與委托人之間的一種特殊委托訴訟代理,委托人先不預支付代理費,費用先由代理人預先墊付,案件執行后委托人按照執行到位債權的一定比例付給代理人作為報酬。如果敗訴或者執行不能,代理人將得不到任何回報,無法收回預先墊付的費用;如果債權執行到位,被代理人將按照約定的高額比例支付給代理人,因為該制度對雙方來講都存在一定風險,故稱之為風險代理。在國外又稱其為“勝訴酬金”。
一、律師風險代理的特征:
(1)委托人有權委托律師以其名義為其處理法律事務。
(2)律師風險代理是建立在委托人與律師的相互信任基礎上的。
(3)律師風險代理是一種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二、律師風險代理的性質
一種觀點認為律師風險代理是一種承攬合同,即當事人一方(律師)按照他方(委托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并將工作成果(勝訴的結果)交付給他方,他方(委托人)按照約定接受工作成果并給付報酬(勝訴酬金)的合同。另一種觀點認為風險代理合同實際上是一種懸賞廣告,認為失主即(當事人)向不特定人(在風險代理中特指律師)發出的,由拾得人(接受風險代理委托的律師)承諾的,涉及權利交易的契約,與典型的懸賞廣告比較又有不同之處:在一般懸賞廣告中是當事人的信息強于拾得者,而在風險代理中則是當事人的信息弱于律師。
三、律師風險代理制度的作用
1.律師風險代理的“風險”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律師工作的積極性
2.律師風險代理可以滿足經濟困難的當事人的法律訴訟需求
3.律師風險代理有利于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四、我國律師風險代理制度的立法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后,1996年《律師法》頒布之前,我國在律師收費問題上先后發布了三個重要文件,即1956年5月司法部頒發的《律師收費暫行辦法》,1981年司法部、財政部頒布的《律師收費試行辦法》,1990年司法部、財政部、國家物價局頒布的《律師業務收費管理辦法》。在1997年國家計劃委員會、司法部又頒布了《律師服務收費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也未涉及風險代理制度。2006年4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司法部發布了《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
五、我國律師風險代理制度面臨的問題
(1)法律規定的操作性不強和管理監督不到位。(2)委托人知情權難以保障。(3)律師承擔的不合理風險很大。(4)風險代理收費程序混亂。(5)缺乏專門受理律師費用爭議的機制。
六、國外律師風險代理制度的借鑒意義
從美國對律師風險代理制度有條件的承認到日本對此制度的廣泛應用,以及英國對于律師風險代理協議內容及程序的嚴格界定,律師風險代理制度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一種律師收費方式,已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采用。比較上述幾國風險代理制度的異同,有以下幾點可供我國借鑒:
(1)讓市場機制對律師收費起基礎性作用。(2)嚴格規范律師以及律師事務所的法律責任,充分保護委托人的知情權。(3)保護律師在律師風險代理中的合法權益。(4)規定實行律師風險代理的程序。(5)設立了律師費爭議解決機制。
七、完善我國律師風險代理制度的具體途徑:
1.進一步明確風險代理的使用前提、基本內容和適用范圍
2.保護委托人的知情權,嚴格規范律師的法律責任
3.加強律師合法權益的保護
4.嚴格執行實行風險代理收費的程序規則要求
5.建立律師風險代理爭議處理機制
參考文獻:
[1]律師風險代理是把雙刃劍.法律之星
http://www.law-star.com/cacnew/200607/25013815.2006-07-17
[2] 王進喜:風險代理收費:制度理論與在中國的實踐.中國司法.2005, [3][美]彼得#8226;G#8226;倫斯特羅姆.美國法律詞典.賀衛方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3
[5] 羅巧根 羅洪根:懸賞廣告--關于律師風險代理的法經濟學分析模型.企業技術開發.2003,3:94-95
[6]侯懷霞 荊秋:律師風險代理制度的完善.法治論叢.2007,2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