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和“走出去”戰略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國內施工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國際工程財務管理與國內相比,具有不確定因素多、風險大、周期長等特點。認識到這些特點,對于我們做好國際工程財務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一、財務核算系統和會計信息報告系統的雙重性
一方面,國際工程的執行主體是我國企業,因此,其財務核算系統和會計信息報告系統的設置、運行必須遵循我國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等法律法規;另一方面,國際工程施工和管理均在國外,其財務核算系統和會計信息報告系統的設置、運行又必須遵循所在國家(地區)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等法律法規。這就要求企業建立兩套財務核算和信息報告系統,以滿足內外兩方面對國際承包工程會計核算工作的要求。
財務管理制度是工程項目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和有效運作的保證,也是項目財務管理的前提。項目財務管理制度制定的依據是中國的法律法規、項目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公司總部的財務管理制度,同時要結合工程項目的自身特點。所以,在項目運作前就要了解當地的財務、稅收法律法規,完善項目財務核算體系。
二、記賬本位幣不同
國際工程不僅涉及人民幣和所在國貨幣,還涉及到歐元、美元、英鎊等其他國家貨幣。國際工程一般可采用人民幣或美元作為本位幣進行核算。但由于國際工程的主要會計業務發生在國外,外幣業務占全部經濟業務的絕大部分。國際工程也可采用工程所在國家或地區的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
很多中國企業的海外機構都以當地國家貨幣作為收付款幣種,因此面臨如何規避匯率風險的問題。由于國際工程所在國多是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經常存在內亂、戰爭、政權更迭等政治風險,由此引起匯率大幅下降。此外,外匯管制以及限制利潤匯出等規定也加大了財務風險。對此,企業要高度重視、采取措施,保證資金安全。
通常的做法是,可將閑置資金即時轉為國際硬通貨幣(如美元、歐元和英鎊),以規避小幣種貨幣匯率風險,并且實現外匯頭寸的集中管理。在遠期外匯風險規避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外匯遠期合約交易鎖定本幣與美元、歐元和英鎊等硬通貨幣之間的遠期外匯匯率,以規避遠期外匯波動風險,達到遠期外匯套期保值。此外,通過外匯遠期期權交易,企業亦可達到規避匯率風險的目的,同時可從交易幣種匯率波動中受益。
三、資金管理的特點
資金管理的最大特點是其結算手段的多樣性。國內工程的資金結算主要通過支票、匯票、匯兌等結算手段來進行。國際工程資金結算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廣泛采用國際匯款、信用證、保函等結算方式。
國際工程項目普遍的情況是:項目前期因大量采購急需資金;項目后期回收大量的結算資金。因此,如何合理調度使用資金成為項目資金管理的關鍵。首先選擇合適的開戶銀行。項目要根據業主付款銀行的不同,選擇適合的開戶銀行,以便收到業主的付款后,能及時投入使用。在一些落后國家,不同銀行的支票結算時間、銀行手續費都不同,因此選擇合適的開戶銀行尤其重要。其次建立資金預算制度。分年度、季度、月度編制工程項目資金預算,根據擁有的資金量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使有限的資金發揮關鍵作用。與國內不同,國際上許多國家的銀行存款沒有利息。這要求項目必須合理使用資金,加強資金利用的效率,加強財務控制,從而減除不必要的交易及銀行費用。
此外,國際資金管理還需要注意跨境流動資金管理所涉及的法律和稅務問題。在法規方面,部分國家對公司間貸款或轉賬有所限制。另外在一些實行外匯管制的國家,本地居民賬戶和非本地居民賬戶之間的資金劃轉亦受到限制。
四、稅收的特點
稅收最大的特點表現在其多樣性上。因國際各地區、行業和產品之間,以及國與國之間等存在較大的稅收差別,以及其他許多方面的差異,使我們在稅收問題上,必須從自身管理和稅收需要,采取多種方式,滿足不同要求。
首先,應熟悉當地稅收法律法規和工程合同中有關納稅條款,在項目實施開始就要按當地稅務要求辦理有關稅務和財務業務。如某些國家對增值稅、預扣稅、個人所得稅等要求嚴格,特別是申報時效性強,遲報或不報,罰款為100%,每年滯納金為18.75%。針對這一特點,項目部在充分了解國家稅法的基礎上,應重視具體業務的辦理,如發票購貨日期、單位全稱、票面金額等。在購買材料時,經辦人員盡量索取增值稅發票,為以后的增值稅抵扣打好基礎。基本做到既不漏報少報,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也不做無用功,增大項目成本。
其次,項目應認真研究各項減免稅收的法律法規及會計賬務處理的方法。正確選擇各種合法避稅和抵免稅收的途徑和措施,利用各國稅收政策之間的差異,在不違反法律的情況下合理避稅。
五、工程索賠的重要性
索賠管理作為國際工程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可以補償承包商因過失和風險等因素而導致的費用增加和工期延誤,而且在工程變更確定新單價時,施工索賠也是承包商創收的一個重要手段。
施工索賠是由于業主過失或業主風險等非承包商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從而給承包商帶來了額外的費用和工期延誤,承包商有權對這部分工期延誤和費用損失進行補償。因為業主和工程師的利益和在整個項目管理中的地位等原因,承包商并不總能順利成功地索賠。提高索賠成功率的關鍵因素在于承包商能否進行有效的索賠管理,這要求承包商在有效合同管理的基礎上,還要做到以下幾點:1.遵守索賠程序,尤其要注意索賠的時效性;2.對索賠權進行充分的合同論證;3.積累充足詳細的索賠證據;4.進行合理計算,提交完整的索賠報告;5.處理好與業主和工程師的關系。
鑒于國際工程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這就要求承包商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管理,嚴格控制成本,同時抓住每一個潛在的索賠機會,通過索賠來增加收入。同時,在實踐中也應不斷地總結和積累經驗,以期在未來的項目實施過程中能夠更有效地進行索賠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