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由國內外學者對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治理關系的研究理論入手,分析集中與分散的股權集中度對公司治理的影響,并結合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特點,對我國資本市場高股權集中度對公司治理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提出相關建議,優化股權結構,推進上市公司治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 股權集中度 我國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一、引言
西方研究學者通過大量的實證研究,對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治理的關系研究形成了兩個對立的理論流派,即“監管假設理論”和“侵占假設理論”。 我國學者在借鑒西方經典研究理論的基礎上,對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治理相關關系提出了以下四種觀點: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正相關(陳小悅,2003)、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呈非線性關系(孫永祥,黃祖輝,1999)、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顯著負相關(胡國柳,2004)和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業績基本不相關或相關性不強(于東智,2001)。
由以上學者的研究理論綜合可知,股權集中度對公司治理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分散還是集中的股權集中度對公司治理呈現正面影響的研究上,學者們出現各自不同的觀點,本文依據相關股權結構理論,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對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治理的關系進行探討并提出相關建議。
表1 國外關于股權集中度對公司治理的研究理論
代表學者理論名稱理論內容
Stiglitz(1985)監管假設理論大股東防止自身利益受侵害主動監督管理者
Pound(1988)侵占假設理論大股東為自身利益損害中小股東利益
二、股權集中度與公司治理
1.分散的股權集中度下的公司治理
分散的股權集中度意味著相對增加了外部融資,便于大型的收購兼并重組。但由于沒有大的控制力度的股東對管理者進行監督,股東與經營管理者之間利益沖突愈加凸顯,面臨經營管理者的代理風險與道德風險,由此會產生內部控制人現象。
2.集中的股權集中度下的公司治理
集中的股權集中度制約經營管理層代理風險與道德風險的有效手段。大股東為了自身利益會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管,積極參與公司治理。但是集中的股權集中度也存在一定問題,大量財富聚集不利于投資風險的分散以及股權的流動性。
三、我國上市公司高度股權集中度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1.高度股權集中度
在我國所有上市公司中,約有50%左右是由原國有企業改制上市的,按照投資主體來劃分,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采用“國有股”、“法人股”、“公眾股”和“外資股”四股并存的模式,其中“國有股”和“法人股”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股權分置改革前,政策上對“國有股”和“法人股”的自由流通有很大的限制。其他民營股份上市公司大股東也占有絕對控股地位。因此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具有股權高度集中的特點。
2.“國有股”一股獨大
我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權缺位,而經營權由經理人來代理,由于缺乏強有力的股東監管力度,經營管理者往往為追求非股東利益最大化。因此嚴重的內部人控制帶來了很高的代理風險和道德風險問題,造成了公司決策和高層管理者激勵制度透明化水平低,由此而來,對我國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問題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3.中小股東利益難受保護
股權集中度高的主要弊端就是控股股東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侵害問題。控股股東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強大,但實際上中小投資者卻無法參與到對公司經營狀況的監管,而中小股東所持有的絕大部分都是流通股,因此流通股東的市場監督功能難以實現,中小股東的利益難受保護。
四、優化股權結構,推進公司治理健康發展
1.推進股權多元化,降低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
對于已上市的股份公司,目前我國實行了大型國有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國有股”與“法人股”逐步全面在資本市場自由流通,這種方式逐步降低了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但是監管機構要切實注意限售股流通后出現的大幅拋售套現造成的市場波動現象。另一方面,對于新上市的股份公司,建議政策機構適當打破“一企四股”的模式,引入非國有股權,例如發展運用市場上各類型基金,將私募基金制度化法制化,充分利用市場資金,構建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多元化模式。
2.保持股權結構平衡發展
首先,過于集中與過于分散的股權結構,對于公司治理來說都是無效率的,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度朝著平衡的趨勢發展,有利于提高市場各方參與者的積極性。因此,在降低“國有股”和“法人股”控股權比例的同時,也要保持一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的比例,發揮其一定的公司治理效用。
其次,鑒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適當引入國外機構投資者入市比例,既有利于學習國外優秀的公司治理理念和模式,也有利于國際化的資本市場流通性的提高。
3.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激勵制度,維護改革穩定發展
在推進股權多元化發展,降低我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的改革進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公司內部管理者的利益,因此為維護公司內部穩定,推行公司內部激勵制度顯得尤為重要。改革當前,實行職工內部持股計劃和管理層期權激勵計劃不失為一種有效方案,同時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小悅:《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治理、企業業績的影響分析》,《經濟研究》[J].2003,02
[2]孫永祥 黃祖輝:《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績效》,《經濟研究》[J].1999,12
[3]胡國柳:《股權結構、公司治理與企業業績——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新證據》,《財貿研究》[J].2004,04
[4]于東智:《股權結構、治理效率與公司績效》,《中國工業經濟》[J].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