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評價是一個難度大而又很有必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以熵值理論和模糊物元理論為指導,建立了基于熵權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模糊物元模型,并將該模型應用于5類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綜合評價研究中,實證評價結果準確度高,操作性強。模糊物元評價模型的建立為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評價提供了一種多因素綜合決策途徑。
[關鍵詞] 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 社會效益 模糊物元 熵權
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是以政府資金為支柱,引導社會資本向農業集中,從而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經營方式的轉型,其最根本的目標在于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生態改善、社會進步。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不僅有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有顯著的社會效益。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可持續農業的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的投資決策目標將由單一的經濟效益向綜合的社會效益目標延伸。因此,深入研究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評價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傳統的折現現金流評價方法(DCF)主要針對的是項目的經濟效益評價,具有顯著社會效益項目僅僅停留在理想的社會價格的基礎上。這一方面是因為農業項目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難以定量處理;另一方面是農業項目社會效益影響是多因素的。因此,在現行的項目評價體系中沒有把社會效益納入其中,只是對具有顯著社會效益的項目做單項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一個評價項目社會效益的有效方法。本文試圖以熵值理論和模糊物元理論為指導,構建基于熵權評價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模糊物元模型,并將該模型應用于五類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綜合評價實踐。
一、基于熵權模糊物元法的引入
由于農業項目社會效益包涵的內容廣泛,有社會保障效益、人民生活質量提高效益、農民素質提高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等,同時表現出多目標、多因素、不相容、難計量、模糊性。因此,必須采用綜合系統評價方法,將多種方法相結合,使社會效益評價準確而全面。為此,本文引入了模糊物元法和信息論中的熵值理論,并結合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評價特點對其改進,實現定量評價。
物元分析是由我國學者蔡文于1983年提出的一門研究不相容問題的科學,通過描述事物的可變性,把是與非的定性描述發展為定量描述,并通過建立多指標評估模型來完整評價事物,從而為解決事物評估問題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由于對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進行評價所涉及的指標較多,而且互不相容,直接利用評價標準難以做出準確判斷,物元理論則恰好解決了不相容問題。此外,考慮到社會效益中不少指標具有模糊性,利用模糊物元分析能較好地對農業項目進行綜合評價。
1.模糊物元模型
(1) 模糊物元與復合模糊物元
在物元分析中所描述的事物M及其特征C和量值X組成物元R=(M,C,X)或R=(M,C,C(M))。如果其中量值X具有模糊性,便稱其為模糊物元。事物M有n個特征C1,C2,…,Cn及其相應的量值 ,,則稱R為n維模糊物元。M個事物的n維物元組合在一起便構成m個事物的n維復合模糊物Rmn,即:
式中,Rmn為m個事物的n個模糊特征的復合物元;Mi為第i個事物(i=1,2, …,m);Cj為j個特征(j=1,2, …,n);為第i個事物的第j個特征對應的模糊量值。
(2) 計算從優隸屬度
各單項評價指標相應的模糊量值,從屬于標準樣本各對應評價指標相應的模糊量值隸屬程度,稱為從優隸屬度。由此建立的原則稱為從優隸屬原則,可采用下式計算:
越大越優型: (1) 越小越優型:(i=l,2,…,n;) (2)
(3)建立標準模糊物元和差平方模糊物元
標準模糊物元R0n是由從優隸屬度模糊物元Rmn中各評價指標的從優隸屬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加以確定。若以(i=l,2,…,n;j=l,2,…,m)表示標準模糊物元R0n與復合模糊物元Rmn中對應各項差的平方,則組成差平方復合模糊物元R△為:
(4) 歐氏貼近度評價
歐氏貼近度表示被評價樣本與標準樣本兩者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值越大表示兩者越接近。反之則相離較遠。計算方法有很多,考慮本研究是依據眾多指標定量描述農業項目社會效益,擬采用加權求和模型計算單元歐氏貼近度 。
(j=1,2, …,m;i=1,2, …,n)(3)
式中:表示第m個評價單元與標準復合物元之間的貼近度,其值越大,兩者越接近,表明單元質量越好,級別越高;反之,單元質量越差,級別越低。
2. 熵值權重系數確定
在信息論中,熵是信息量的度量,人們在評估決策中所獲得信息的多少,是評估精度和可靠性的決定因素之一。某項指標值變異程度越大,該指標提供的信息量越大,該指標的權重也應越大,反之亦然。把熵權引入到評價指標權重求解中,充分利用決策矩陣提供的信息來修正決策者主觀判斷權重,可以減少決策中的主觀隨意性,使評價結果更符合實際。第i項評價指標的熵權為:
(4); (5); (6);
(7) ;(8) 。
式中:為熵權;為第i個評價指標的熵;為同一評價指標下不同事物中最滿意者或最不滿意者,本文采用前者。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與社會的互相影響,運用綜合指標評價法,按照目標層、指標層進行指標體系設計和指標提取(詳細見表2)。
入選評價指標解釋:作者收集了大量的能表現社會效益的指標數據,利用SPSS16.0對選定的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剔除因子載荷小于0.7的指標,確保每個潛變量都有相當程度的代表性,量表結構具有良好的效度后,得出12個重要指標(見表2標示C),并對其進行解釋。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模糊物元評價
依據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類型,結合社會效益的普遍性,將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分為下列五類:種植養殖基地項目、農產品加工項目、農產品儲銷項目、生態農業項目、科技培訓項目。這五類項目大體上覆蓋了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且具有明顯社會效益,同時,這五類項目均已投入生產運營并產生了實際效果。
1.數據來源
本文基礎數據均來自正在生產運行中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具體有:
(1)種植、養殖類:楊凌雙孢菇高效生產示范基地建設項目(M1)和靖邊優質肉羊高效養殖產業化建設項目(M2);
(2)加工類:陜北靖邊縣萬噸黃芥籽精加工項目(M3)和陜北延川縣紅棗產業化建設項目(M4);
(3)生態類:3211生態林果牧循環經濟產業化綜合開發項目(M5)和榆林市沙地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項目(M6);
(4)科技培訓類:陜西省農業科技培訓項目(M7)和楊凌示范區新型農民培訓項目(M8);
(5)流通類:陜西省楊凌農業科技大市場建設項目(M9)和楊凌糧油及農副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項目(M10)。
2.建立評價模型
(1)構建復合模糊物元。本文選定10個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12個社會效益指標。得出模糊物元Rmn如下:
(2)確定定量指標相對優屬度矩陣并構建差冪復合模糊物元。各評價指標的隸屬度值均表現為越大越好,所以采用越大越優模型即取各指標的最大隸屬度值確定標準模糊物元,依據(1)得出優隸屬度模糊物元,并計算差平方模糊物元R△。
(3)確定熵值權重。依據(4)、(5)、(6)、(7)確定權重,見表3。
3.評價結果分析
(1)從評價結果可以看出,五類項目歐氏貼近度的排名與社會效益的高低排序是一致的,說明模糊物元熵權評估方法適合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綜合評價。
(2)本文對選定的12個指標進行權重確定,最大權重項為農業增收(0.1162),最小權重項為人均收入增加值(0.0453),說明社會效益重在整體農業增收,而不是農民個人增收。權重的確定客觀化,脫離以往的主觀思路,使得評價更準確。
(3)在選定的五類項目中,生態類(M5、M6)社會效益最高,貼近度也好;流通類(M9、M10)次之;種植、養殖類(M1 、M2)最低。其原因是:生態類涉及面廣,農業增收效益顯著,就業人數較多,就業效果明顯,指標權重大。
(4)能夠實際計算出各項目的標準化效益值,如楊凌雙孢菇高效生產示范基地建設項目的值為 。不單純停留在比較各項目方案的優劣性,本文雖說未能折合成一個統一的貨幣形式,但通過標準化處理能確切計算出指定項目的標準化社會效益(見表5),易比較各項目之間的單項效益和總體效益,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礎。
(5)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國家要實現增加社會效益的目的,就可優先選擇生態類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要最大增加農民就業,就可優選科技培訓類,因這類項目投入不多,對實現最大就業。
(6)本文提供了一個評價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社會效益的方法,此方法從理論上是優化的,由于實證的數量較少,有待于更深層的實踐。
參考文獻:
[1]白瀟:因子分析法在醫院社會效益評價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07,(5)
[2]蔡成果:京津塘高速公路社會效益評價模型及方法研究[J].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
曹利軍.可持續發展評價理論與方法.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3]常慶墻 馮立孝 李崗:小流域綜合治理評價方法初探[M].干旱地區農業研究,1995.13(2):5—7
[4]陳國良.黃土高原區域治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綜合評價.黃土高原區域治理評價[c].北京:科學出版社
[5]陳星 潘世虎 羅秀卿: 一種小水電社會效益的評價方法[J].小水電,2004,(6)
[6]范莉莉 王曉剛:鐵路運輸高新技術裝備社會效益評價的研究[J]. 系統工程學報,2005,(1)關坪主.環境保護管理與污染治理.國防工業出版社,1995年版.
[7]國家科委星火辦公室、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編,《鄉鎮企業工業項目評估》,清華大學出版社.國家統計局農村經濟調查總隊.中國農村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6
[8]郝志平:高速公路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分析研究[J]. 遼寧交通科技,2004,(7)
[9]何有華 孫浩蜂:縣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經濟效益評價方法[J].中國水土保持,17(7):31—14
[10]洪名勇 駱心權 陳卓:貴州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評估探索[J].農業技術經濟,2000,6:45—47
[11]蔣同初:投資項目經濟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版
[12]江西省郵政儲匯局課題組. 郵政儲蓄社會效益的評估[J]. 金融與經濟,2005,(S1)
[13]李慶瑞:基于多層模糊分析模型的高速公路社會效益評價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05,(3)李淑琴,劉志新. 高速公路項目后評價方法初探[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1,(S2).
[14]李穎:高速公路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分析探討[J]. 遼寧交通科技,2005,(10)
[15]劉麗敏編:農業投資項目監測與評價的理論與實踐——操作者指南.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年版
[16]馬暕 王健偉 楊銘:公路計重收費項目經濟及社會效益評價[J]. 公路,2004,(2)
[17]馬歇爾:經濟學原理(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81版
[18]邁克爾#8226;M#8226;塞尼編著:把人放在首位——投資項目社會分析.中國計劃出版社:1998年版
[19]牟濤 袁蘊:政府投資的社會效益評價研究[J]. 財會月刊,2007,(27)
[20]應用模糊綜合評判法進行東莞市水資源規劃宏觀經濟社會效益評價[J]. 珠江現代建設,2006,(6)
[21]張榮 劉斌 張慧 徐國強:區域農業現代化進程測度體系研究及實證分析[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2,3:96—100
[22]趙國杰 郝杰:投資項目社會評價的框架和方法簡述[J].港口經濟,2003,(1)
[23]中國農業年鑒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年鑒[M].中國農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