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經營最深厚的基礎和最根本的要素,是否具有先進的企業文化直接決定著企業的興衰與成敗。企業文化包括四個層次,在經營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企業核心競爭實力。采取合理的措施和途徑努力構建企業文化,把它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是企業長久持續發展的最有力保證。
[關鍵詞] 企業文化 建設 措施
21世紀不僅是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時代,也是文化經濟時代,文化已逐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支強勁動力。一個成功的企業不僅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和管理團隊,更要有積極和諧的優秀企業文化。因此,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不斷深化,如何進一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為營造具有時代特色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的現實課題。
一、企業文化的概念與內涵
企業文化,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所形成的為全體成員遵循的共同意識、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的總和。它反映的是一個具體企業的精神、風格和價值標準,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行為統一起來。
二、企業文化的內容與形式
從外延看,企業文化包括四個層次。
1.由企業各類物質設施和企業產品等構成的物質文化。如廠區環境、生產生活建筑,生產技術裝備,產品規格、質量、標識等等。這些物質性的東西既表現著企業現實的生產經營狀態,展示著企業的形象,也表現了企業人的精神層次和追求。
2.由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組織協調、生活學習、文娛體育等活動中產生的行為文化。它是企業經營作風、人際關系、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反映。
3.由企業各方面規章制度所構成的制度文化。企業制度在員工行為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使企業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處于良性的穩定狀態,從而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
4.企業的精神文化,這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精神成果,包括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價值觀念等內容。精神文化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文化現象,它是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華,在整個企業文化系統中處于核心地位,是企業的上層建筑。
三、企業文化對企業的作用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資源,它通過塑造具有共同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境界的企業員工群體,從而達到提高企業整體素質,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其作用主要有:
1.導向作用。企業文化指明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思路,確定了企業的發展目標,成為引導員工統一行動的一面旗幟。它使廣大員工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工作的意義,引導人力資源發揮巨大的潛在能量。
2.約束作用。企業文化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東西,是一個企業的內部人員必須共同遵守的一種行為規范和思想道德準繩。它融入員工的意識,可以增強企業的內聚力,加強員工的自我控制,使員工的行為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
3.凝聚作用。企業文化能使全體員工在企業的使命、戰略目標、運營流程、合作溝通等基本方面達成共識。它像一根紐帶,把員工和企業的追求緊緊聯系在一起,使每個員工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使全體成員形成一致的奮斗目標,產生和諧統一的行為,成為一個具有戰斗力的整體。
4.激勵作用。企業文化始終以人為中心,把企業治理、建設和發展的目標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融為一體,在滿足員工物質需要的同時,精神需要也得到滿足,從而激發員工工作激情,提高生產效率,對廣大員工產生深刻而持久的激勵作用。
5.調適作用。是指它可以為企業員工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的功能和能力。企業文化所產生的巨大向心力,有助于提高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并產生極大的協同力,從根本上保證了企業人際關系的和諧性、穩定性和健康性。
6.輻射作用。企業文化不僅在本企業發揮作用,而且還不斷向社會發散和輻射各種信息,使人們對企業的名稱、標識、產品、服務等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認識。通過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消費者對企業的美譽感和信任度,有助于提高企業聲譽,擴大企業影響。
四、企業文化建設的措施和途徑
為了提高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企業不斷獲得更強的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培育形成適合企業自身的有特色的企業文化。新形勢下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和途徑主要有:
1.重視企業家因素,發揮企業家作用
企業文化從某種特定意義上可以說是“企業家文化”, 企業家精神是一個企業精神的核心。企業領導者應該對本企業文化的建設進行長遠的戰略思考,指導企業文化各個系統的設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感染和影響員工發揮最大的潛力,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2.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管理相互融合
為使企業文化能跟上時代要求,企業應適應市場經濟的新觀念,實行現代企業制度,制定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在企業管理實踐中,以先進的文化理念推進管理創新,豐富文化管理的內涵,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目標。
3.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戰略的靈魂和主旋律,其基本內涵是:人是企業活動的中心,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應營造出一種以人為中心,關心人、尊重人、和諧、團結的家庭氛圍,激發人的創造力,開發人的潛能,以高效地達成企業的目標。
4.建立誠信文化,取得企業聲譽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誠信是一個企業的道德和行為規范,是一個企業的立業之本。誠信理念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誠信是企業最大的無形資產。為了滿足社會和顧客的正當需求,應從企業生產、經營、銷售各個環節抓起,實行誠信經營制度,樹立企業品牌,才能不斷贏得市場和消費者,使企業獲得蓬勃發展。
5.企業文化建設應著眼于企業學習力和競爭力的培育和提高
學習是企業長期的戰略任務,要加強對國內外市場和科技創新的研究和學習,針對本行業的特點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創建學習型組織相結合。企業應通過制定未來發展戰略規劃,使全體成員有一個共同的愿景,加強團隊學習,以帶動企業的生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長期培育和積淀而成,能使企業長時間在競爭環境中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在構造企業文化中應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使和諧的企業文化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從而更高效、快速地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6.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長期建設和不斷創新
創新是企業的動力,是企業發展的源泉,是所有成功企業的共同經驗。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既要保持企業文化的本質不變,又要不斷創新它的表現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內容,營造具有時代特征,適合新形勢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進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經營最深厚的基礎和最根本的要素。是否具有適合自身、富有魅力的企業文化,直接決定著企業的興衰與成敗。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只有著重培養一個開放的、有成效的企業文化,才能不斷保持自己的生機與活力,更好地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穩定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黎群:企業文化建設.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7
[2]鄧波:論企業文化與企業競爭力的相互關系[J].經濟界.2005.01
[3]楊家棟:郭銳.企業文化學,中國商業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