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統計工作是整個宏觀統計的源頭,是整個統計工作的起點,要確保統計信息的質量,必需重視基層,夯實基層。通過基層統計工作環境趨勢研究、戰略演繹研究、工作分析、關鍵行為事件分析,提煉出基層統計人員的素質能力維度。在此基礎上,經過專題研討,確定了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為下一步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模型開發奠定了基礎,有利于有針對性的進行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開發,為我國統計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 基層統計 素質能力 框架
一、前言
素質能力框架是指某職位的能力維度、數量和名稱,它是明確素質能力模型構建的基本思路。明確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確定其層次結構,可以明確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模型構建的方向,減少素質能力模型建立的工作量,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模型研究的效率,還能使整個統計事業的發展與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模型要素結合的更為緊密。
二、素質能力模型基本構成要素
素質是指決定一個人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的內在特質,廣義上包括技能和知識,具體是指一個人能做什么(技能、知識)、想做什么(角色定位、自我認知)和會怎么做(價值觀、品質、動機)的內在特質的組合。目前,有關素質能力的理論模型主要冰山模型和洋蔥模型。冰山模型主要有五種類型的素質能力:動機、特質、自我概念、知識和技能;洋蔥模型則包括由內至外的動機、個性、自我形象與價值觀、社會角色、態度、知識、技能等能力要素,表層的是知識和技巧,有表層到里層,越來越深入,最里層、核心的是動機和特質。
在冰山模型和洋蔥模型的基礎上,我國學者結合我國情況,整合兩種模型的能力素質要素,開發出知識、能力、職業素養三維要素模型,還有結合崗位任職要求,開發的基本條件、專業能力、基本素質三維要素模型,其中基本條件中包括知識、專業、工作經驗等,基本素質包括了職業素養等。
三、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構建方法與步驟
當前,我國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期,黨和國家的發展戰略正經歷重大調整、發展理念也經歷巨大創新。在此情境下,我國統計事業也面臨著重大變革。在社會環境或策略變化太快的情況下,采取西方較為成熟的關鍵行為事件法來研究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就可能具有片面性,將可能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故此,為全面研究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維度,本課題采取關鍵行為事件訪談、趨勢驅動法、戰略演繹法、崗位工作模型/職責推演法、通用模型標桿法等建模方法,全方位的研究了基層統計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能力維度,具體研究步驟如下:
第一步:采取環境趨勢分析法,分析我國社會環境變化對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要求,提煉其素質能力維度;
第二步:采取戰略演繹法,分析我國統計事業的發展目標、統計使命、統計精神、統計理念及統計價值觀,提煉其素質能力維度;
第三步:采用工作分析法,根據基層統計工作崗位職責要求,分析基層統計工作的性質、工作特征等,提煉其素質能力維度;
第四步:采取關鍵行為事件訪談法,通過對基層統計人員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成功和失敗事件訪談,特別是他們在事件中的角色與表現以及事件的最終結果等,從中總結、歸納被訪對象的思想、情感,了解其動機、個性以及自我認知能力等,進而歸納、提煉其素質能力維度;
第五步:采取專題研討法、標桿法、層次分析法等,結合素質能力通用模型,歸納形成其素質能力框架。
四、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的構建
1.新時期下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維度
從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趨勢入手,利用PEST外部環境分析模型,從政治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以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其對基層統計工作的要求,進而從結果、過程、行為能力三方面分析新時期下基層統計工作的績效維度,分析結果如表1:
根據新時期下基層統計工作的績效維度,通過專題研討,明確:⑴在結果績效維度方面,要求基層統計人員需具備相應的誠實正直素質、質量意識、責任心、業務能力(演繹歸納能力)、組織理解力;⑵在過程性績效維度方面,要求基層統計人員具備相應的成就導向、執行能力、適應性、創新發展能力;⑶在行為能力績效維度方面,要求基層統計人員具備相應的主動性、邏輯能力、承受壓力能力、服務意識、學習與自我發展能力等。
2.我國統計事業發展下的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維度
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重視我國統計事業的發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于統計工作提出“不出假數,真實可信”的要求。隨著統計事業的發展,我國統計逐步形成“忠誠統計、樂于奉獻,實事求是、不出假數,依法統計、嚴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務社會”的統計精神。32字統計精神是我國統計文化的核心,也是統計工作的靈魂。同時,結合當前形勢發展,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2010年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提出“提高統計能力,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提高統計公信力”的統計總體工作目標,提出了“不出假數、真實可信、準確完整”的統計理念和價值觀。
“不出假數、真實可信”必然要求基層統計人員具備求真務實的素質,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32字統計精神較為明確的基層統計人員應具備忠誠、奉獻、求真務實、法律意識、服務意識等素質能力維度。而統計工作近期總體目標則進一步對基層統計人員的專業技能、質量意識、服務意識提出了要求。歸納起來,我國統計工作的發展目標、文化理念要求基層統計人員需具備求真務實、專業技能、忠誠、奉獻、法律意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等素質能力維度。
3.基層統計工作性質下的素質能力維度
首先,統計工作是一項業務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專業技能對其工作績效影響較大,基層統計工作實踐也有力的證明了這一點。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各行各業對統計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對基層統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更好的要求。故此,基層統計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專業技能是基層統計人員的一個重要素質能力維度。另外,統計工作的專業性也致使基層統計人員在成長過程需遵循“學習曲線”規律,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統計人員必須經歷一個實踐期,必須基本一定的工作經驗。
其次,從基層統計工作對象、工作環境來看,工作較為枯燥無味,工作環境較為復雜。基層統計工作面對的是數字,和數據打交道的時間較多。同時,基層統計工作面對各相關業務部門,還有面對各級領導,既要從事于本身的統計業務工作,又要配合完成當地黨委、政府的安排的其他工作。基層工作這種特點導致基層統計人員工作壓力較大,較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故此,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嚴謹”的意識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基層統計人員的必備素質。
再次,從基層統計工作量及人員數量配備來看,我國基層統計工作任務繁重,工作量較大,基本上是人少事多。基層統計工作的這種特點要求基層統計人員要有愛崗敬業、忠誠奉獻、踏實工作的精神。
最后,從基層統計工作待遇條件來看,基層統計工作又是“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條件艱苦”的“三苦”工作,待遇較差,發展空間較小。對于這種待遇條件,就要求基層統計人員擁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充分認識到工作生活的意義,才能做到任勞任怨,努力工作,才能在這種過程中體現和實現統計人的價值。
基層統計工作的性質對于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基層統計人員必須具備專業技能與知識、健康的心理、嚴謹的意識、忠誠奉獻、工作踏實等素質能力,必須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才能滿足工作要求。
4.關鍵行為分析下的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維度
關鍵行為事件訪談法是提煉和構建素質能力模型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它是由美國心理學家McClelland提出來的。關鍵行為事件訪談法采用開放式的行為回顧式探察技術,要求被訪談者找出和描述他們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并且讓被訪者詳盡地描述整個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時間、相關人物、涉及的范圍以及影響層面等,具體包括:這個情境是怎樣引起的?牽涉到哪些人?被訪談者當時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在當時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實際上又做了些什么? 結果如何? 然后,對訪談內容進行內容分析,來確定訪談者所表現出來的素質能力。作為建立素質能力模型最主要的方法,行為事件訪談法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研究結果的支持。
遵循關鍵行為訪談法的步驟和要求,根據基層統計工作崗位要求,在從事該崗位工作的員工中,分別從績效優秀和績效普通的員工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員工進行調查訪談。因本次訪談主要目的提煉初步的素質能力維度,故本次訪談人數有限,僅有30人。
經過對收集到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主要通過行為訪談報告提煉能力特征,對行為事件訪談報告內容進行分析,歸納、統計出各種特征出現頻次。統計分析結果如下表2:
表2 基層統計人員關鍵行為能力素質維度表
能力要素頻次能力要素頻次能力要素頻次
政治思想素質9專業知識23遵紀守法8
敬業,奉獻17忠誠、原則性,實事求是22謙虛謹慎、平等待人4
專業技能26職業道德9溝通協調能力6
創新9公正無私3組織管理能力4
心理素質9以身作則2時間觀念與管理4
成就欲與事業心3風險意識5建議能力5
責任感15國際意識2團結協作3
法律意識6務實與實干精神4
從表中可以看出,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忠誠(原則性、實事求是)、敬業奉獻、責任感排在前五位,而對應的國際意識、風險意識、公正無私、以身作則、謙虛謹慎、平等待人等主要特征頻度較低,排在統計表中的后幾位。
5.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的形成
根據以上諸多方面的分析,結合2003年原國家人事部發布了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框架以及Hay集團公司1996年開發出21項素質能力詞典,從政治素質與職業素養、專業及管理技能、基本條件等三個維度來確定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
政治素質與職業素養主要包括:忠誠、奉獻、責任感、組織理解力、誠實正直、質量意識、服務意識、成就導向等素質能力維度。
專業及管理技能主要包括:調查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演繹歸納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與自我發展能力、心理調整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素質能力維度。
基本條件主要包括:統計理論及相關宏微觀經濟學知識、相關統計法規政策知識、從事統計的實際工作經歷與經驗等。
五、工作展望
通過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框架的構建,明確基層統計人員基本素質能力維度,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擬定調查問卷,展開調查與驗證,將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維度要素化、行為化,形成基層統計人員素質能力模型,用于基層統計人員培訓開發、招募甄選﹑績效管理等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德水:中國統計面臨的新形勢[J].浙江統計,2005(12)
[2]賈紅斌 陳增華:對新形勢下統計工作轉型的思考[J].現代金融,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