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畢業生很難滿足企業需求的現狀,明確目標崗位,實現典型工作任務到行動領域到學習領域的確定,以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為基礎,采用“串并結合”的教學模式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
[關鍵詞]高職高專 工學結合 電子商務 課程體系
進入21世紀以來,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并逐步成為企業的一種生存的形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09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3.84億,互聯網普及率進一步提升。據《2009年阿里巴巴企業名錄》統計:我國第三季度31個省市共有201萬家企事業單位,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已經通過互聯網拓展營銷渠道、開展網上貿易;各種統計數據表明,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正在井噴式的增長。由于我國的電子商務教育起步晚,電子商務專業建設與培養模式還不成熟,畢業生的知識能力結構與企業需求之間還存在很大差距。這種差距一方面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電子商務類應用人才,另一方面是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抱怨找工作難。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與專業培養計劃相結合,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實現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的統一。
一、電子商務人才需求分析
據有關部門抽樣調查,目前大概有接近50%的傳統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涉及電子商務,需要大量的電子商務應用人才。據人民日報報道,未來我國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每年大約20萬人,據調研機構IDC預計,2010年我國電子商務人才的缺口達到966萬人。由于電子商務涉及到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使得對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特征,在實際工作中,電子商務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有基層和高層之分。具體有技術類人才崗位(網站策劃員、網絡編輯員、網站設計與開發人員、網站美工人員)、商務類人才崗位(網絡營銷員、外貿電子商務員、網站運營員、網站推廣)和綜合管理人才崗位(電子商務項目經理、電子商務部門經理)。在招聘過程中,大部分的企業往往愿意用計算機和網絡專業的畢業生從事技術操作,在這個崗位上現在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沒有優勢。通過分析和研討,我們學樣將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在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上。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主線是“技術為輔,商務為主”。通過兩年實踐,學生的就業崗位和就業質量有了較大改觀。
二、重組課程體系
通過市場調研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就業崗位,我們確定電子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為重點培養面向中小企業的網絡營銷人員、電子商務交易人員、網站推廣人員、網站運營人員、電子商務客服人員和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管理人員等電子商務操作型崗位。根據典型工作任務確定了學習領域,依據學習領域形成了對應專業課程。
三、串并結合的教學模式
要使工學結合產生實效,必須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工作崗位,了解工作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工作崗位的操作技能,從而階段性的檢驗自己專業技能的學習水平是否達到工作崗位的要求,實現“以工促學”、“以工強學”。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們提出采用“串并結合”教學模式,在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多條主線并行,而在每一主線上又有由淺入深的過程,通過并行與串行的有機結合,達到培養不同類型人才的目的。
在這種教學模式中,一方面是教學與實踐并行,其一是讓學生在淘寶網上開店,其二是讓學生在校園網上通過學校的“虛擬主機平臺”建設、維護和推廣個人網站系統,以提高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另一方面是采用“先創業、后畢業”的人才模式,在課堂教學的同時,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大學生自辦“網上商店”的形式,積極與社會融合,培養其創業精神和能力,把理論教學和學生創業實踐進行有機的結合,鍛練了學生的綜合能力。這程方法對營造良好的大學生學習和創業的氛圍,對學生今后開展電子商務十分有利。
四、結論
為了達到高職高專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深化教學教育改革,電子商務專業教師逐漸改變了“以系統知識傳授為核心,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完善“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融課堂教學、技能實驗為一體的能力、知識、職業型教學新模式,將實踐教學滲透于整個教學過程。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斷探索,高職高專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將會得到更大提升。
參考文獻:
[1]http://www.p5w.net/stock/news/zonghe/200911/t2685409.htm
[2]董曉英: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09.2
[3]馬國勤: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改革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0,(0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