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力行業的競爭,在不斷深化的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使電力企業的發展與新時期相適應,必須引入精細化管理,從而保證電力企業在面臨生存和發展的挑戰時能夠從容不迫。在本文中,筆者從各個方面分析了電力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實踐。
[關鍵詞] 電力企業 精細化管理 標準體系 ASM走動管理 編碼管理
一、電力企業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建立
為了拓寬標準體系的建立思路,電力企業應該到全國優秀同行企業中去學習,從而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身。然后,以精細化管理的基本定位為依據,進行標準體系的基本原則的建立:
第一、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同時還要與企業決策目標相符合;
第二、與企業管理現狀緊密結合,并將企業的目標定為對綜合管理效率的整合、優化、提升;
第三、在進行企業管理的過程中吸收和借鑒同行業企業的經驗和方法,與此同時,將典型的管理模式融合到企業之中;
第四、在進行電力企業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的建立時,其宏觀參照要以基本原則為準,微觀準則以三大標準為準。
在電力企業標準體系中,“三大標準”作為主體結構,為了使電力企業標準體系得到進一步地完善,必須在對比分析電力企業現有崗位標準的基礎上,與電力企業現存崗位實情相結合,進行崗位考核標準的建立,并對其進行完善和改進,使其具有綜合性。在崗位考核標準中,包含了任何一個企業的參與者,例如管理人員、行政人員、技術人員等,同時還涉及到了各個方面的實際內容,例如工作任務、行為規范、思想道德等。可以說崗位考核標準幾乎將每一個參與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的因子都涵蓋在其中。
二、電力企業管理人員ASM走動管理實施
為了保證電力企業對資源進行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必須確定和清晰的認識管理者所管理的每個階段一切活動的內容、方法、程度的控制等。
因而,電力企業以對管理要素的細化、量化為突破口,以“現場服務”為宗旨,以保證管理者全員參與的實時動態管理得以實現,確保ASM走動管理體系的建立。其中ASM中的A全稱為ambulation,意為走動;S全稱為service,意為服務;M全稱為moving,意為動態。
在電力企業ASM走動管理體系中,推行了“352”走動管理法,即管理人員走動管理精力分配結構: 30%的精力付諸于監督檢查, 50%的精力查找本職管理工作是否到位, 20%的精力為上級領導提供決策依據。
電力企業ASM走動管理體系中,可確定多個走動管理點,并分布于企業的各個管理區域。針對管理人員的不同層次、不同職責和不同管理范圍,可有針對性地確定多名管理人員的多個管理要素,減少了管理資源的浪費。最后建立管理人員走動標準。在這一標準中,無論是對管理層,還是對執行層,均明確了走動周期、走動區域、走動管理點、走動管理要素。
三、電力企業員工績效考核體系的優化
首先,需要設計電力企業績效考核體系的基本原則。
第一、以業績為主,量化評價的原則:實行以業績為主、量化評價,能夠科學、準確地評價員工履行和完成任務情況,便于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實施有效的獎懲和有針對性的培養和使用。
第二、差別性原則:因為電力行業特點,不同部門間的工作內容相差很大,對不同部門、不同崗位進行績效考核時,要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制定貼切的衡量標準,評估結果要適當拉開差距,防止平均主義。
第三、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圍繞電力企業的工作目標,充分考慮影響完成業績的客觀因素,力爭貼近實際,科學合理地制定考核指標、考核標準和考核辦法。
其次,進行電力企業績效考核框架再設計。
第一、電力企業績效考核的分類。根據電力企業績效考核體系的差別性原則,將企業績效考核對象主要劃分為兩類:業務單元考核,包括各部門、項目部;員工崗位考核包括主管類員工、一般員工、項目部成員。
第二、電力企業績效考核的組織單位設置。為確保績效考核的有效實施,必須設置相關部門來保障整個考核體系的有效運作,如績效考核領導小組、薪酬委員會等。
最后,電力企業考核流程的優化設計。
第一、指標確立與分解。通過企業的發展目標:總體目標→部門目標→個人目標的連接,樹立并貫徹連貫性的目標。總體指標=部門指標總和=個人指標總和。
第二、中間考核。中間考核是被評價者和評價者之間,根據年初設定的目標,對執行情況相互評價以及討論今后的改進計劃等的過程考核。
第三、年度考核和反饋:對年初確立的任務目標完成與否,即部門業績、員工任務、能力等進行考核。考核時重要的是要遵守已定方案進行考核,而且通過考核體現出來的組織及個人的業績、能力、管理績效、民主評議等優缺點必須進行反饋,為員工更好地發展提供方向。
四、編碼管理的實際應用
電力企業具體編碼包括安全生產管理編碼、工程質量管理編碼、設備管理編碼、物流管理編碼、人力資源管理編碼、財務管理編碼、電子政務編碼等內容。編碼管理可以對現場的每一個環節、每一件設施、每一臺設備、每一步作業都明確責任,并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支撐,實現執行和落實由“制約加自覺”向“自覺加制約”轉變,更加有效的控制人的行為和物的狀態,把管理的觸角延伸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及每一個角落,避免管理的盲區、漏洞和失誤。同時以網絡化建設為主線,搭建信息化平臺,形成縱橫交錯、相互滲透的信息交流互換體系,可以避免信息資源的閑置,實現精細化管理和數字化管理“自動、互動和聯動”的效果,把精細化管理提升到一個新境界。
五、結語
無論從精細化管理的內容方面看,還是從精細化管理的方法方面看,電力企業精細化管理涉及的方面都比較多,在本文中,筆者僅僅從標準建立、管理人員ASM起動管理、員工TSC績效管理、編碼管理幾方面進行分析,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為了保證電力企業精細化管理的高效運行,還要對ERP技術的應用、精細化管理保障措施的實施等環節多加注意。
參考文獻:
[1] 范愛民:精細化管理 [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5
[2] 汪中求 吳宏彪 劉興旺: 精細化管理 [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3] 趙銘巖: 編碼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 [J].工程機械,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