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南核桃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云南林業經濟的支柱。但也存在一些制約其健康快速發展的問題。本文通過調查云南核桃產業現狀,對其進行SWOT分析,旨在清晰、全面、系統的剖析該產業優勢、劣勢、機遇及威脅,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云南核桃產業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 云南 核桃產業 SWOT分析 建議
一、云南核桃產業現狀
1.生產栽培狀況
云南省是核桃原產地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栽培歷史,豐富的林地資源、良好的氣候條件、優良的核桃品種和廣泛的種植基礎,使云南發展核桃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云南核桃面積和產量均居于國內首位,全省有124個縣(市、區)種植核桃。
據《中國統計年鑒》,自1980年來,云南核桃種植面積、產量增長迅速,到2007年,種植面積達57.36萬hm2,產量達13萬t,位居全國第一。
2.銷售現狀
云南核桃銷售量概況是,國外、國內、省內市場各占總產量的1/3。國外市場主要出口日本、加拿大、俄羅斯及東南亞、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國內主要銷往上海、廣東、北京、天津、臺灣、香港等省市。
從50年代至今云南核桃市場不斷擴大,核桃價格一直穩中有升。近年來保持在20元/kg之間,2005年價格見漲,到2009年,價格已經突破40元/kg,價格雖然連年升高但仍供不應求。
3.核桃產業化狀況
隨著核桃業的發展壯大,企業紛紛投資云南。云南省引進組建了團山發展有限公司等55戶核桃精加工企業。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擁有最先進的年產2000 t核桃乳生產線、屋頂型 PE紙盒生產線,開發的袋裝核桃乳、花生核桃乳和屋頂型核桃乳等新產品,受到消費者歡迎,并榮獲國家金獎。2005年6月中國昆明出口交易會上,鳳慶巨達食品公司生產的精制核桃粉、核桃油軟膠囊等新產品,受到國內外商家的好評并當場訂貨。
二、云南核桃產業的SWOT分析
SWOT分析通過對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的加以綜合評估與分析得出結論,然后再調整企業(行業)資源及企業(行業)策略,來達成企業(行業)的目標。
1.優勢(Strengths)分析
(1)悠久的種植歷史
云南生產栽培核桃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3600多年前就有核桃分布,1000多年前就有栽培歷史。南詔、大理國時期,大理已將核桃作為商品。
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云南省運作核桃產業就會輕車熟路,可以就近遴選優良品種,吸收核桃種植的技術經驗等,這為云南核桃種植的高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優良的核桃品種
云南的“泡核桃”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為果大、皮薄、出仁率高、食味香純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漾濞核桃和三臺核桃,即過去云南泡核桃代號為YN101和YN102的兩個品牌,是全省主栽的優良品種。這兩個品種早在1979年被定為全國優良品種,其優良性狀優于國標的各項指標。
(3)地理環境優勢
云南94%的國土面積是山區、61%的土地為林業用地,所以種植核桃不但經濟價值高,而且特別適宜在山區種植。
據調查試驗,云南的氣候地理環境非常適宜核桃生長 。
(4)充足廉價的勞動力資源
云南省總人口4500多萬人,有彝、白、苗、壯、回、傣等52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8%。農村人口3000多萬,占總人口67%,貧困人口多。大量的農村人口給農業經濟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同時,由于栽培核桃的歷史悠久,這些農民大都具有核桃栽培經驗。
2.劣勢(Weaknesses)分析
(1)林木管理粗放,單產低。在云南的各大核桃主產區,絕大多數是通過爭取干果基地建設、退耕還林等項目發展起來的,政府無償提供種苗,鼓勵農戶種植。但由于在后期管護等方面政府沒有經費補助、農戶貧窮、產權不明確和缺乏管理技術等原因,絕大多數農戶基本上不管理,任其自然生長,結果導致核桃單產低、品質差。1987年頒布的《核桃豐產與堅果品質》國家標準中,株產是8KG,而云南的平均株產僅1.7KG。
(2)產品附加值低。云南核桃加工業起步晚,發展緩慢,現有的加工企業多為初級產品的粗加工,且規模相對較小、工藝設備落后、效率低下、產品單一,直到目前大多仍以原料及初級產品形式銷售。近年來,雖然出現了少數擁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的核桃加工企業,采用了較為先進的核桃深加工技術和設備,但由于種種因素制約,仍未能形成規模。
(3) 市場混亂,銷售渠道不健全。農村種植業市場信息傳遞不靈通,農產品找不到市場,而市場也找不到物美價廉的農產品。這是云南核桃市場構建存在的一個重大不足。農民延續舊的銷售渠道,經過中間商的層層剝離,果農與地方收益在價值鏈的最底層。云南核桃雖然遠銷各地,銷售渠道仍相對狹窄,銷售網絡不夠健全,當地很少有企業做中間商和終端市場,尚未擺脫集貿式的出售、收購,導致了大量價格收入的流失。
(4) 品牌影響力不夠。在核桃行業內部,云南的泡核桃的優良品質自是無人不知。但是普通消費者對云南核桃知之甚少。就是云南本地消費者,提起滇系核桃,也只知道不錯,具體好在哪里,與其他核桃品質的差別就不太清楚了。這就說明云南核桃品牌建設存在重大不足,東西是好東西,別人卻不知道,這是一種巨大的潛在價值損失。
3.機遇(Opportunities)分析
(1) 廣闊的需求前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核桃的營養及醫療價值的認識得到了深化,對核桃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世界核桃消費水平總體還是很低,人均占有量僅0.15kg,其中美國人均占有量為1.1kg,中國只有0.24kg。從2004年至今,云南省的核桃收購價格以每年近20%的速度遞增,充分說明核桃市場前景廣闊。
(2) 政府重視與支持。“十五”期間,各地政府也出臺政策促進核桃產業發展:對完成核桃基地建設任務并驗收合格的縣市林業部門、鄉、村及農戶進行獎勵;對無煙烘烤技術在核桃及其它農副產品烘干中的推廣應用給予鼓勵等。這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為云南核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寬松而又優惠的政策環境。黨的“十一五”規劃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提上日程。確立山區經濟建設和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財源,是云南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這給云南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奠定了基礎。
(3) 生態農業經濟的需要。云南省是全國水土流失和自然災害較嚴重的省份。云南省的水土流失面積達14.6萬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面積的37%,水土流失已成為云南最大的生態環境問題。這就要求加大山林種植力度、退耕還林還草力度。
一方面,要發展農業經濟、提高農民收入,要求加大種植量與栽培面積,這勢必需要開墾更多的山地以提供足夠的種植面積。另一方面,為治理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又需要退耕還林,則農產品種植面積不增反降,這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一個難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
核桃栽培則可以較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核桃根系發達,枝繁葉茂,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多種效能,可以有效地改善種植區的生態環境。
4.威脅(Threats)分析
(1) 國內外核桃市場競爭者。中國各類市場巨大的市場購買力越來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世界核桃市場上,美國是中國最強勁的競爭者。其優勢是:良種化程度高;生產水平高;質量效益高;市場占有率高。
另外,我省雖在國內核桃產量據首位,但在種植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優良品種引進、單產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勢,稍有松懈,就有被其他地區趕超的危險。比如新疆對于核桃產業的發展一直給予了高度重視,可能成為核桃產業開發的后起之秀。另外還有河北、四川、遼寧等省區的核桃生產前景也十分看好。
(2)其他營養品、干果的替代效應。核桃營養價值極高,但就目前來看核桃接受度并不是太高。拋開市場占有率最高的乳、肉制品來說,四大干果中,核桃雖然營養價值最高,其公眾接受程度也不高。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旦核桃淡出公眾視線,被其他營養品填補,形成消費習慣后,核桃產業枉有高產量、高品質也只能望洋興嘆。
三、云南核桃產業發展的建議
1.合理布局提高產量
提高核桃產量,擴大生產規模是云南核桃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近年來云南核桃產業雖然發展很快,但其規模總體上仍偏小,產量不高,市場供應不足,導致價格過高,只有在提高核桃總產量的前提下,市場供應量才能得到保障,核桃加工業才能夠得以發展。
應通過結構調整、合理布局,從擴大種植面積和提高現有種植基地產量兩方面實現核桃產量速增。科學生產提高單株產量是提高我國核桃產量的關鍵因素。根據云南林科院研究,同一品種的核桃,科學管理與自然生長產量相差300多倍。要通過科學管理,引進先進栽培技術,加大病蟲害防治等手段提高單株產量。
2.轉變觀念質量為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質量已經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也是生產者和經營者發展核心競爭力,提高效益的關鍵。因此開展無公害核桃栽培,采用高新技術,實現云南核桃的優質栽培和標準化栽培,從優質產品上著手,把云南核桃打造成國內國際名牌。
3.注重市場渠道與品牌建設
增產是增收的基礎,但增產不一定增收。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市場因素,農戶找不到合適的銷售市場,在銷售鏈中利益層層流失,對市場反應不靈敏等等都導致核桃生產增產不增收,因此,在確保果農在增產的基礎上,注重市場與品牌建設,應從以下入手:
(1)構建健全的核桃市場。第一,投資興建核桃批發和交易專業市場。市場應根據實際需要分為低、中、高級,形成完善、高效、透明的市場體系以滿足核桃產業發展需要。
第二,以個體銷售大戶為依托開拓市場。要積極培植銷售大戶到外地闖市場,同時引進外地的銷售大戶來擴大流通渠道,并給他們創造條件,優化環境,保駕護航。
第三,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以開拓市場。雇傭有實力的專業營銷公司開展一系列營銷戰略,使得大眾慢慢養成核桃消費習慣,同時通過電視、報紙等多種形式宣傳,不斷擴大云南核桃產品市場占有率。
(2)要繼續實施品牌戰略
“泡核桃”、“漾濞核桃”、“三臺核桃”等全國知名,應該在現有知名度基礎上,進一步實施品牌戰略。在品牌構建中,可以縱向劃分高中低市場,也可以橫向打造不同核桃制品市場。如核桃乳,核桃粉市場的開拓,一定注意宣傳,開發潛力巨大的青少年市場。
另外還要注意品牌維護。一直以來,一些外地核桃打著“泡核桃”、“漾濞核桃”的旗號生產銷售,質量卻不能保證。為了保護品牌聲譽,應制定品牌的鑒定標準,實施核桃產品的標準化,對該品牌檔次劃分、合格認證、生產許可證認定標準等方面都作規定,以保證其品質。
4.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要加強投入。一定的資金投入是必要的。資金不應直接補給農戶,通過苗木補貼的形式補給果農。投入一定是可持續的,前期種植投入是前提,后期的管護更是必不可少。
其次政府要加大技術推廣及培訓力度,提高種植者育管果苗的素質,大力推行核桃培育技術。普及先進的核桃種植技術,綜合應用整形修剪、疏花疏果、配方施肥、果園管道化鼓勵、接水灌溉、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依靠科技進步,走生態型、效益型的林果發展道路。
四、總結
云南核桃產業對帶動地方經濟意義重大,且市場需求前景廣闊。通過分析研究云南核桃產業現狀,更清晰、全面、系統的了解其發展現狀,為云南省各市、地州尋找林業經濟方向,發展核桃產業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施斌:云南核桃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西部林業科學 2006年 6月137-141
[2] 熊竹蘭:永勝縣核桃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 2009年 第3期 91-94
[3] 尚曉燕:大理州核桃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林業調查規劃[J] 2006 第31期 207-209
[4] 陳麗麗:漾濞縣核桃產業發展對縣域經濟的影響分析[D].西南林學院 2007年5月
[5] 秦鏑:漾濞縣核桃產業發展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大學 2006年6月
[6] 周三多 陳傳明等: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年6月